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深入實施“五大工程” 有效銜接鄉村振興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河北張家口市蔚縣縣委書記 梁昆 字號:【

  近年來,河北蔚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要論述,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重點實施強基、造血、塑型、鑄魂、健體“五大工程”,統籌謀劃、一體推進,走出一條鞏固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路子。

  實施“黨建強基”工程,在激發干部活力中筑牢戰斗堡壘。基層黨組織是鄉村振興的基石。蔚縣深入推進“抓黨建、促脫貧、保小康”示范活動,選好配強村“兩委”班子,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堅持拓寬視野配書記。從本村致富能手、合作社負責人、復員退伍軍人中優選一批,從在外民營企業家、經商務工人員、走出去的大學畢業生中回引一批,從縣鄉機關干部和提前離崗人員中派任一批,“選、引、派”三力同發,激活村干部隊伍源頭活水。全縣546名村書記中,三類人員有289人,占到52.9%。堅持強化培訓提素質。圍繞脫貧攻堅、基層治理等內容,兩年對村書記集中輪訓10次,組織32名村書記赴四川、重慶、貴州等8省18縣學習取經,全面提升村黨支部書記綜合素質能力。堅持嚴管厚愛增動力。實施村級黨組織“星級化”管理,對評為“差”等次的列入后進整頓范圍,取消村“兩委”干部績效補貼;定期研判村黨組織書記履職情況,及時撤換調整58名。同時,選拔18名優秀村書記進入鄉鎮領導班子,積極打通村干部成長通道,增強農村一線工作崗位吸引力。選取90名優秀村黨組織書記,編印《蔚蘿大地上的農村領頭人——蔚縣優秀村黨組織書記事跡選編》,引導全縣農村黨員干部比學趕超、真抓實干。

  實施“產業造血”工程,在三產融合發展中實現增收致富。特色產業是鄉村振興的新引擎。蔚縣堅持以產業融合為引領、特色發展為方向,打造“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產業格局,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力。支持多元主體合作,拓寬增收致富路徑。立足縣域特色優勢產業,引進培強龍頭企業,創新實施金小米、金剪刀、金樹花、金豬仔、金雞蛋、金煙葉、金杏仁、金白菜、金藥材、金太陽“十金”扶貧產業模式,不斷完善“龍頭企業+合作社+村集體+農民+基地”利益聯結機制,實現鄉有主導產業、村有特色品種、戶有產業幫扶。目前,全縣培育省市級龍頭企業19個、農業產業園區26個、農民專業合作社1338個。做大做強文化旅游,推動三產融合發展。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剪紙藝術之鄉等品牌為依托,以小五臺山、空中草原、暖泉古鎮等3A級以上景區為支撐,建設30家高端民宿和16個鄉村旅游點,做精剪紙、青砂器、古典家具等傳統手工業,打造農旅產業融合新載體,7.1萬人實現在家門口靈活就業,人均增收6000元。支持返鄉創業創新,助力家鄉產業發展。連續兩年開展“鳳還巢”行動,邀請100余名蔚縣籍政商界人士返鄉發展,簽約項目30余個,田園蔚州綜合體、蔚縣返鄉創業園等12個項目落地見效,累計投入資金1.7億元,1100余農戶在返鄉產業的帶動下實現增收。

  實施“環境塑型”工程,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改善生活品質。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關鍵。蔚縣通過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大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著力構建“整潔美麗、和諧宜居”美麗新農村。狠抓農村生態建設。圍繞首都“兩區”建設,深入開展國土綠化行動,鼓勵發展杏扁、沙棘、枸杞等特色經濟林,三年高標準造林74萬畝,全縣林草綠化率達到72%;對長達57公里的壺流河沿線進行濕地生態修復和保護,建成2000畝濕地公園,形成“河暢、水清、岸綠”的全域水生態。西部礦區生態修復、壺流河引流補給等項目列入“十四五”規劃,225個村將從兩大生態工程中受益。狠抓人居環境整治。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硬化、亮化、美化等“雙基”建設項目1404個,對2165戶B級低端房和有礙觀瞻的房屋進行了住房環境及適住度提升。新建生物質資源化處理中心,探索出廁所糞污、生活污水、有機垃圾與農業有機廢棄物協同治理新模式,1000座新型廁所引領廁所革命新高度。引進中節能(山東)環境服務公司,全面啟動環衛外包工程,打造“垃圾不落地示范村”“垃圾分類示范村”各25個,在全市率先實現城鄉環衛一體化;加快建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逐步實現無害化垃圾終端處理設備全覆蓋。狠抓特色村鎮發展。以“讓古堡活起來、讓百姓富起來”為主題,突出重點、全域推進,投入資金3.67億元,對玉皇閣等22個國保單位和暖泉古鎮、宋家莊村等40多個傳統村落進行了維修保護,打造省級重點美麗鄉村片區蔚縣古城堡片區,實現了農村由“一處美”向“處處美”轉變。

  實施“文化鑄魂”工程,在重塑精神家園中凝聚發展力量。文化最能鼓舞人心,鄉愁最能喚起認同。蔚縣實施“文化扶志”“文化扶智”,讓文化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不竭動力。發揮傳統文化引導力。以弘揚中華尊老孝親傳統美德為主題,實施“洗手洗臉”工程,鄉村干部和志愿者入戶幫助村民洗手洗臉洗衣,打掃屋內院外衛生;建起“孝心浴室”51處,子女帶著老人洗澡一律免費,引導村民樹立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白后堡等43個村通過建村史館、民風街,幫村莊找史、村民尋根,展示村莊發展變遷,教育引導村民以史鑒今、傳承文明。發揮精神文明推動力。縣鄉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80個村級講習所常態化開展活動,舉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文化、家風家訓、衛生健康等專題宣講1200余場,幫助群眾筑牢思想根基、樹立文明理念。以“自強做人,自立做事,講誠信,懂感恩”為主題,開展“四星四戶”“雙向積分”等大比評活動,通過選標桿、樹榜樣,讓群眾在鄰里示范中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開展“健康扶貧、太極先行”系列活動,帶動全縣26個村掀起學習太極、強身健體熱潮,太極隊員發展到1000余人。發揮時代鄉音凝聚力。開展“感黨恩·唱鄉音·助脫貧”原創村歌比賽活動,編創村歌489首,擇優100首成冊,群眾自己編、自己唱身邊的事。

  實施“治理健體”工程,在創新治理體系中構建和諧穩定。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2020年,縣委研究制定《關于全面加強鄉村治理的實施意見》,切實提升鄉村治理現代化水平,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分類創建村級綜治中心。借鑒移植新時代“楓橋經驗”,推行“山區、川區、礦區、景區、移民區”五區聯建聯創模式,高標準打造省市級鄉鎮綜治中心示范點3個、縣級鄉村綜治中心示范點56個,綜治中心與群眾工作站融合打造,推行村干部輪流坐班制度,真正實現“門常開、人常在、事常辦”。高效構建鄉村網格體系。將全縣561個農村(社區)劃分為3360個網格,3925名扶貧、民政、黨建等工作人員全部整合為網格員,形成“多網合一、一崗多能”網格化服務機制,實現“小事不出網、大事不出村、難事不出鄉”的目標。三支隊伍解決群眾難題。2000余名黨員志愿者組建“蔚小代”愛心服務站689個,開發“蔚小代”APP線上服務,群眾下單、黨員跑腿。疫情期間,為群眾代銷農產品31.6萬斤,服務群眾1.3萬余人次,有效解決了群眾“買難”“賣難”問題。全縣駐村干部持續推行“吃派飯”群眾工作法,通過與群眾“碗碰碗”“心貼心”的交流,飯桌上發現問題、飯桌下解決問題,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困難6500多個。18名退休干部組成河北省第一支“退休干部脫貧工作隊”,為幫扶的18個村解決問題110余個,引進資金1710萬元,發展產業項目12個,帶動1000多戶貧困群眾穩定脫貧,獲得全國“離退休老干部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指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在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的歷史交匯期,我們只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找準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結合點,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蔚縣的鄉村振興之路才能走得更穩、更遠、更開闊。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