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紙螃蟹”經濟學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李文學 字號:【

  金秋十月,稻谷飄香,蟹腹滿黃。

  過去,在偌大的中國,螃蟹只是江浙人餐桌的美味佳肴。物以稀為貴。由于螃蟹的生產技術高,養殖條件苛刻,所以產量低下,長江以北廣大地區的居民少得品嘗。現今,隨著水面的開發,養殖技術的提高和稻田養蟹的興起,螃蟹的年產量大幅度上升,于是這種昔日的稀罕物,其物流觸角早已打開了地域界限,成為多地居民的時尚美食,也是秋季人們人情往來、串親訪友的伴手禮。

  由于螃蟹是鮮活的水生動物,提籃送禮有諸多不便。現在,生產經營者另辟蹊徑,發明了“紙螃蟹”,一解送禮之愁苦。透過由送實物到送禮券這種現象看本質,不單純是解除了送與收的諸多不便,更重要的是可以窺見農產品流通方式的變化和農業經濟學的升華。

  改進了禮儀。過去送螃蟹,必須解決保潔、保水、保及時送達三大難題,商家千方百計在改進包裝上下功夫,從單包袋到精美紙箱,即或是采用保冷隔熱的塑殼提箱,也仍然有提物送禮的諸多不便。現在好了,商家發明了“紙螃蟹”,即螃蟹流通禮券。僅此一改,使鮮活禮品寓于紙質上運行,送者實現了紙輕情意重的心愿,收者也具有了更多的時空選擇,可以什么時間用,什么時間送。從這個意義上說,由實物到禮券的改進,不啻為是禮儀形式上的巨大跨越。

  改善了流通。中國是禮儀之邦,中國人歷來有轉送禮品的風俗習慣,“凡為禮物,多為傳奇”。過去一份禮品二傳、三傳,甚至是多傳的現象并不少見。而“紙螃蟹”,即使是多傳,都是紙質證券的傳遞,非實物的位移。這樣方便、快捷、可選擇、省略中間環節的物流形式,無疑提高了物流的精準性和流通效率,節約了流通成本,使廠家、商家和終端消費者多方受益,是一種多贏的經濟行為。這種新的禮品流通方式,更符合選擇的經濟性和精準度的要求。

  延長了產業鏈。現代農業,極力拓寬功能,追求產業鏈的前展后延,主張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力求將農產品“吃干榨凈”,實現多次增值。“紙螃蟹”這種經濟形態,正好適應了上述建設現代農業的基本要求,使蟹農可以借助互聯網電商的平臺進入廣闊的市場,實現了由初級產品生產者到生產經營者的華麗轉身;同時,也實現了產品對市場的預期性、計劃性對接,初級產品生產者可以在延長的產業鏈條環節上分得過去沒法得到的“一杯羹”。這樣的產業鏈延伸,還有一方面的好處,那就是生產者直接進入市場的“汪洋大海”,在“游泳”過程中發現產品價格,捕捉市場信息,前瞻產品走向,為下一個生產周期的決策提供可靠的市場依據。

  派生了貨幣職能。人類經濟發展的歷史早已揭示,在原始社會,剩余產品的交換是采取“斧頭換綿羊”的方式實現的。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剩余產品的不斷增多,以物易物這種交換方式遠遠不能適應發展的需要,于是作為等價物的貨幣應運而生。在現實中,根據產品個頭大小、質量優劣分別標價的1288元、988元和888元螃蟹禮券,雖然本身沒有使用價值,但是,因為它已經具有了取得使用價值的標的,即具有了貨幣職能。順著這樣的思路往下討論,還會發現,“紙螃蟹”的貨幣職能還不止于此。送禮券與送實物相比較,其轉手次數大大增多,有的一券可轉送兩次、三次,甚至更多。這種梯次轉手,是有價格標的的轉手。以988元的禮券營銷模擬,初次銷售優惠,打八折,收790元;如接禮者覺得不對路,不適用,商家以六折回收,得592元。這一轉手和回收的流通過程,將“紙螃蟹”的貨幣職能表現得淋漓盡致,不用多敘。

  升華了經濟形態。一張“紙螃蟹”凝結著現代經濟形態的創新。據觀察,絕大多數“紙螃蟹”是利用互聯網這個現代營銷方式得以交割的。信息透明、購銷方便、質量約定、定址定時送達,大大壓縮了產品到商品的轉化時間。在既不觸及實物,又可確保產品質量的前提條件下,也是在使用價值不變的情況下,實現了價值的多次交換,從而打破了經濟學說中“物品價值與使用價值的相對固化”屬性,創造了一次性使用價值能夠實現多次價值交割的營銷方式,從而改變了螃蟹作為商品的價值與使用價值的轉換軌跡。

  “紙螃蟹”這種市場營銷方式,其歷史作用和經濟學意義,不但體現在商品與貨幣演進關系的更改,而且還體現在這種新業態的創新為若干市場主體提供了借鑒之益。在物質再生產過程中,成功模仿的事例層出不窮。比如利用互聯網開鎖即可付費騎行的單車,精準定時定點服務的網約車等等。今天,“紙螃蟹”開辟了禮品的先河,緊接著的“紙海參”“紙茅臺酒”“紙牛排”等一系列高檔消費品營銷的紙質化,可能成為勢不可擋的潮流。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