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山東東營市東營區 建管并重 改廁管護“一條龍”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楊鈺 字號:【

  碧水藍天,濕地公園,樓房林立,仿佛置身于海濱城市,這是東營區城區給人的第一印象。東營區位于山東省西北部、黃河三角洲腹地,石油資源豐富,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從城區到農村,地勢平坦,一馬平川。走在村道上,兩邊一座座農家小院美麗整潔。農家小院不僅“面子”干凈,“里子”也同樣干凈。這得益于東營區近些年努力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堅持建管并重,致力于打造綠色可持續的改廁后續長效管護模式。此次,記者跟隨調研組深入東營區,探尋改廁管護的故事。

  統籌城鄉 新舊難題一起破

  “我們還在進行農村改廁時,就已經開始研究糞污處理等后續管護問題了。”東營區住建局局長劉杰三說。按照省、市統一部署,2016年農村改廁由區住建局負責推進,到2017年底,改廁已超過2萬戶。此時,東營區已經意識到,農村改廁后續管護機制的探索及建立,是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課題。

  東營區改廁以雙甕漏斗式廁所為主。雙甕漏斗化糞池儲桶高、抽糞口小,若農戶自個抽取,則非常困難。因此糞桶滿時,很多人家只能花錢找個體吸污車抽取,而且抽取的糞污絕大多數被私排亂倒了,加重了當地水體惡化、土壤及空氣污染的風險程度。此外,廁具的維修也足以讓農戶愁上眉梢。

  不只農村廁所糞污處理,對于東營區來說,城市糞污處理也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據住建局村鎮股主任商新建介紹,居民住宅小區等場所的化糞池直接連著城市排水管網系統,糞污等其他生活污水進入化糞池后,上層液體會流入污水管網,之后被市政污水處理系統處理后排掉。糞渣等固體則慢慢發酵沉積,累積到一定程度需要清掏。而東營區沒有專門的城市糞污處理中心,因此居民住宅一般會請人清掏,但糞污被拉走后,大多數仍然逃不了被私排亂倒的命運。

  為此,在著手研究農村廁污問題時,東營區決定統籌規劃,找到一個“一石二鳥”的解決方案,將城市糞污問題一并解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17年,東營區住建局組織相關工作人員,一方面,赴本省淄博市周村區、濱州市陽信縣等地學習農村改廁后續管護機制;另一方面,赴濟南、上海等地參觀城市小區及公廁化糞池糞液處理廠。

  “小資本”撬動“大項目”。參觀學習后,東營區結合區財政等實際情況,參考其他地市優秀做法,計劃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將農村廁所后續管護工作發包給第三方公司,建設集廁具維修、糞液清掏及處理功能于一身的城鄉糞液處理廠。這樣能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提升運行效率,降低工程投融資難度,提高服務質量,實現政府和社會資本風險共擔,減輕政府財政預算壓力及運營管理負擔。

  管護工作計劃很快得到落實。2018年3月份,通過公開招標,確定了東營勝邦物業服務有限公司作為管護服務供應商,合同期3年,每年由區財政支付約800萬元的服務費用,由勝邦物業提供廁具維修及糞液收集、運輸和無害化處理為一體的后續管護服務。

  勝邦物業投資建設了勝邦城肥處理中心,位于牛莊鎮東北部的東營油地融合產業園。勝邦城肥處理中心占地26畝,每年可處理糞液11萬噸。除了處理農村廁所糞污外,該中心2019年11月開始對城市糞水進行試點處理,主要包括東營區城區所有的公廁、區政府辦公樓、城區學校以及部分住宅區的化糞池糞污。此外,還可以處理畜禽養殖場糞污、市政污泥及園林果蔬廢棄物。

  管護高效 抽廁維修一體化

  來到牛莊鎮王莊村村民譚雪梅家門口,推開頂有“家和萬事興”門匾的大紅門,繞過有山有水有帆船的迎門墻壁畫,經過欣欣向榮的小菜園,就來到了位于院子西南角的廁所。廁所是2018年由旱廁改造的,現在被打掃得干干凈凈,水泥地面上的潔白廁具十分顯眼。

  譚雪梅的孩子們都住在市區,平時就她和丈夫兩個人在家,廁所一年抽2次。“我們抽廁可方便了,打報抽電話就有人來,隨叫隨到。”譚雪梅說的報抽電話信息,就在她家廁所墻上的一塊紅色牌子上。牌子上印著報抽報修的電話及二維碼,還有無害化衛生廁所的使用說明。這樣的牌子,在東營區每個改廁戶家的廁所墻上都能看到。

  東營各區域都有對應的廁所管護負責人,負責人接到報抽報修單后,會及時進行抽廁和維修服務,工作完成后分別由服務人員、農戶簽字確認。雖然在村子里調研走訪時,記者沒有遇到抽糞作業場景,但在城肥處理中心見到了抽糞工王長周。王長周已經55歲了,是牛莊鎮官莊村村民,負責的抽廁范圍就是牛莊鎮,2019年3月正式開始抽糞生涯。“這會兒沒活兒。如果有活兒,這里的總服務臺就能接到電話,分配給我們,我接到活兒就立馬過去了。”身著藍色工作服的王長周說,“活多的時候大概一天抽十幾戶,最多能抽到三十戶。”

  和統一化的抽糞作業相比,廁具維修相對個性化,需要的維修材料也是因戶而異。為了方便抽廁維修工作,勝邦城肥處理中心設置了10處農村改廁后續管護服務網點,覆蓋了東營區全部改廁戶。在各管護服務點里,玻璃鋼蹲便池、化糞甕、保溫水桶、高壓水沖配件等廁具或配件一應俱全,墻上還張貼著管護服務流程、制度。

  抽廁維修一體化不僅體現在“線下”,更體現在“線上”。接到電話、派出車輛、抽取糞污等一系列抽廁管護流程都盡在“千里眼”——城鄉廁污信息化智能管護系統地掌握之中。在勝邦城肥智能運行中心的藍色大屏幕上,總訂單量、今日訂單量、今日完成率等數據一目了然,安裝有GPS定位系統的吸污車行駛軌跡實時呈現。城肥處理中心委托東營區黃河三角洲大數據港,打造了這個集用戶一鍵呼叫、各服務節點交接確認、數據統計、實時動態地圖展示、政府監管及報警等功能板塊于一體的“城鄉廁污信息化智能管護系統”,與線下管控相互配合,使得農村廁所后期管護更加高效、便捷、準確。

  不斷改進 提高糞污利用率

  晴空萬里,陽光熾熱,車行在牛莊鎮平坦的主干道上,從車窗往外看,麥田里碧綠的麥苗長勢旺盛,讓人仿佛看到夏糧豐收的場景。不遠處,一個四方形的白色鋼筋柵欄建筑物格外引人注目。這個就是牛莊鎮糞液中轉儲存池,容積為200立方米,暫時儲存半徑20公里以內區域抽取的糞液,確保糞液能夠得到暫時安全的存放。按照地域分布,堅持科學布局,城肥處理中心在鎮街共布局建設了8座這樣的糞液中轉儲存池。

  最初,糞污在中轉儲存池厭氧處理后,會全部被大型運輸車輛直接轉運至城肥處理中心進行無害化處理。但是運行一段時間后,東營區發現這樣做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糞污體積大,重量大,運輸成本十分高,不利于企業的長期運轉;二是糞污直接運輸到城肥處理中心進行固液分離處理后,含有營養物質的大量液體糞水就不能被利用,而是被進行污水處理后排放掉了。于是,東營區就將中轉池內的糞液部分就近還田利用了。這樣,既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又產生了收益,同時還提高了糞污的資源化利用程度。

  運回城肥處理中心處理的糞污,能被生產成有機肥料和營養基質。在城肥處理中心動態好氧發酵槽的廠房中,調研組一行看到,地上堆積著大面積的糞渣,正在經歷15~20天的發酵。不遠處擺放著一袋袋已經發酵并制作好的固態肥,其肥效已在東營利邦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果蔬生產基地上“初露頭角”。

  為了試驗固態肥施用于果蔬、園林等方面的肥效,城肥處理中心在其兄弟公司利邦農業果蔬生產基地進行了施用。“固態肥是從今春開始施用的,蔬菜種植是作為底肥施用,果樹種植上作為追肥施用。”利邦農業果蔬生產基地負責人楊明璽說,由于使用期較短,果樹的施用成效暫不明顯,但蔬菜種子發芽率正常,沒有發現燒苗現象,而且施用后的土壤比以前疏松,透氣性增強。

  據介紹,下一步,城肥處理中心將依托東營區現代高效農業產業園的建設發展,與園區企業、農戶對接,逐步打造形成糞污好氧發酵后就近用于高效設施農業的生態循環模式,促進東營區現代化農業產業提質增效。

  強化監督 改廁管護有保障

  在改廁規范升級和后續管護工作中,東營區政府作為領頭人、監督者、管理者,發揮著重要作用。管護工作由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負總責,區政府分管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的負責同志負責綜合協調、整體推動。區住建局加強組織協調、監督考核及日常管理,各鎮街具體負責推進改廁規范升級的實施,并配合做好管護工作,各相關責任部門切實履行職責,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我們作為主管部門,會不定期到鎮街、村里進行改廁后續服務等情況的核查,重點排查臺賬不準確、改廁質量不高、防凍措施不到位、改廁招標不規范、驗收監管不到位、群眾工作不細致、后續管護跟不上等七個方面的問題。”劉杰三說,廁所后期管護還充分發揮了村“兩委”的作用。各鎮街深入到每個改廁農戶,進行改廁相關問題的自查,也會監督企業在鎮上的服務情況,如是否按時抽廁、糞液運輸是否拋灑滴漏等。

  線上監管方面,區主管部門依托“城鄉廁污信息化智能管護系統”,實時監控服務企業糞液收集、運輸和處理的全過程,并在線接受群眾反映問題,有效防止私自隨意傾倒糞液、污染環境、服務質量差等情況的發生。

  為確保監管公正公平公開,東營區還委托第三方進行后續管護服務的跟蹤調查、群眾滿意度調查,將服務企業的服務質量與服務費用的撥付、企業信用加減分相掛鉤。

  2019年,東營區招募了15名青年大學生志愿者,分成了8個小組,對全區四鎮四街所轄村莊進行“全覆蓋”排查,按照“開門即入戶、入戶即拍照、問題全記錄”的原則,將農戶改廁中存在的問題及村民反映的問題記錄在冊。此次共歷時23天,入戶排查8467戶。通過入戶排查了解,全區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總體情況較好,但仍存在改廁政策宣傳不到位、改廁施工安裝不規范或質量差、管護服務不到位甚至農戶對新廁所改而不用等情況。

  對于排查發現的問題,歸納分析,查找根源,各鎮街建立問題銷號制度,進行全面整改。針對貯水桶易損壞不防凍等問題,發揮群眾創造性,有目的有實效地進行改造升級;對新舊廁所并存的,切實找到農戶的痛點并幫助其真正解決問題,逐步消除農村旱廁;對廁屋簡陋的,組織進行修建,同時統一做好廁屋的地面鋪裝、墻面粉刷和報抽報修標識牌的懸掛等工作。

  “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加強監管,不斷優化完善管護模式,讓糞污資源化利用程度更高,讓管護服務做得更好,讓群眾更加滿意。”東營區委副書記張奎濱信心滿滿。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