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陜西涇陽 引入市場化服務 改善農村環境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近年來,陜西省涇陽縣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圍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持城鄉環境衛生治理統籌規劃,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建設。結合農村人口規模、自然環境、垃圾產生規模等情況,因村制宜,通過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方式,實現農村環境衛生由“無人管、管不全”轉變為“專人管、全面管”,滿足農村居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全面提升農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政府主導

  引入市場化機制

  發揮政府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主導作用,積極引入市場機制,徹底打破政府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尷尬局面,形成全縣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一盤棋,花最合理的錢,讓百姓享受最優質的環衛服務。

  群策群力,引進第三方公司。2018年以來,涇陽縣圍繞解決農村環境“臟亂差”的突出問題,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向多家環衛服務專業公司征詢城鄉環衛一體化實施方案,經公開招標,確定引入山東滿國康潔環衛集團作為第三方公司,負責涇陽縣農村環境衛生作業服務。

  強強聯手,明確職責和分工。2019年1月,涇陽縣與山東滿國康潔環衛集團簽訂合同,按照政府監管、企業運營的工作分工,后者全面負責全縣清掃保潔工作。近一年來,環衛公司累計清運垃圾近四萬噸,全縣村莊環境衛生得到全面改善。

  專業運營

  依托企業管理模式

  涇陽農村的環境改善離不開企業管理模式下的專業化運營。

  統一管理,網狀布局。按照事企分離、管干分開的原則,建立“一桿到底”運營機制,變“村、鎮、縣”三主體共管為第三方公司統一管理;在此基礎上,鎮設項目部,片區設管理員,自然村設保潔員,每十戶設垃圾桶,每萬人設收運車,鎮設中轉站,縣設處理廠,網格式布局,項目化管理。

  分類施策,標準作業。根據農村衛生實際,村內巷道采取“人工保潔”的作業模式清掃保潔;從馬路到廣場,排水溝到綠化帶,線桿到圍墻,橫到邊、縱到底、墻到墻、戶到戶,環境清潔做到“一潔、三無、四凈”,垃圾轉運做到“收集運輸全封閉、日產日清不落地”。

  多級考核,激勵到人。涇陽縣政府每月對第三方公司環衛作業情況進行考評,并將考核成績作為環衛保潔費用撥付依據;同時,公司定期檢查鄉鎮項目部,項目部考查片區管理員,管理員考評村莊保潔員,一級抓一級,層層有考核,考核結果與工資掛鉤。

  理清賬本

  整合環衛資金

  涇陽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不僅改善了農村衛生環境,而且減少了環衛資金投入,可謂“一舉兩得”。

  有力有效統籌環衛資金。引入第三方公司后,本分散在各鎮村、各部門的環境衛生經費得以統籌使用,過去經年累月投入農村環境衛生的“糊涂賬”逐步理清,農村環衛經費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

  無縫銜接新舊治理機制。項目實施后,政府將原來購置的灑水車、垃圾壓縮收集車等環衛資產交由第三方公司管理,抵扣部分服務費用;將原有保潔員隊伍整體移交給第三方環衛公司管理,原有公益性崗位保潔員工資依舊由中央和省市財政專項資金發放,實現新舊環衛體制機制的順利銜接。

  完善垃圾處理收費模式。目前,全縣100%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縣域工商經營戶實現垃圾處理收費制,60%的村莊開始實施垃圾處理收費制,有力支撐了農村環境衛生治理的費用投入。

  對癥下藥

  提升垃圾處理效能

  涇陽依托市場化服務一體化運營的優勢,積極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處理,大力探索智慧環衛。

  抓好垃圾分類和源頭減量。推廣農村生活垃圾分類“二次四分法”經驗,引導農戶通過初次分類將可腐爛的垃圾集中收存,就地就近粉碎加工堆肥;保潔員針對不可腐爛的垃圾按可賣、不可賣進行二次分類,不可賣垃圾經收運后集中焚燒或填埋處理,可賣垃圾回收并轉化成積分,農戶可用積分在定點機構兌換商品。

  推進垃圾資源化利用。依托第三方公司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就農村生物質資源化利用開展深度合作,探索研究生物質垃圾處理,緊抓全縣首座生物質垃圾堆肥站建設,加快補上農村垃圾治理“統一收集、統一清運、集中處理、資源化利用”的最后一環。

  探索發展智慧環衛。引入智慧環衛發展理念,將信息平臺管理終端延伸到農村垃圾整治的片區管理員,建立農村保潔作業協調聯動機制,實現人員、車輛實時調度;探索建立物聯網垃圾桶清運管理系統、環境監控系統和車輛定位系統,推動環衛整治智能化管理“全覆蓋”。

  專家點評:陜西涇陽結合農村人口規模、自然環境、垃圾產生規模等情況,因村制宜,通過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方式,有效破解中西部地區農村環境衛生治理誰來干、怎么干、錢從哪兒來的難題,對創新公共服務經費投入機制、運維機制不失為一種積極探索。更重要的是,通過提升垃圾處理效能,做好垃圾分類,積極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處理,同時,大力探索智慧環衛,為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插上現代信息技術的翅膀。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