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黎平鄉土專家歐幫根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青未了 字號:【

  去年,我到貴州黎平參加一個學術會議,認識了全國林業鄉土專家歐幫根。

  幫根快六十歲了,但并沒有什么顯赫的學歷,他被評為全國林業鄉土專家,因為他經營黎平縣天益家庭農場,在茶葉種植管理上的技術帶頭作用,致富了一方百姓。我就是在他的茶園認識了他。

  林業鄉土專家認定是中國林學會秘書長陳幸良研究員提出來的。黎平是他的老家,我一到黎平,幸良就拉我去看幫根的茶園。

  茶園在黎平東南高屯鎮,這是黎平山區的一個丘陵地帶,現有面積500多畝。我在全國看過許多大大小小的茶園,但現在展現在我面前的,卻像一個大花園。

  進入茶園,映入眼簾的是正在開花的油茶,有紅的,有白的,十分艷麗典雅。有結著紅紅的果實的紅豆杉,有尚有余香的四季桂,還有大量的楊梅、藍莓等等。幫根種的茶葉就在這些樹木花帶之間。十月底,已經是深秋季節,這里卻讓我看到了 “我言秋色勝春朝”的蓬勃生氣。再加上飛來飛去的群群白鷺,我敢斷言,這里的春天一定不是寂靜的,是花的世界,鳥的天堂。

  搞經濟林種植,盈利周期是比較長的。我問幫根,什么動力讓你選擇了建茶園?他不假思索地說,貧窮!這令我眼前一怔,“貧窮”這個詞,現在連經濟學家都不愿提了。現在流行的說法是欠發達,還有教科書說窮人不叫窮人了,叫“價格敏感人士”,幫根卻從貧窮那里找到了創業的力量。

  幫根是20世紀60年代初出生的,是很典型的“生下來就挨餓,上學不上課”的那撥人,貧窮在他生下來就是揮之不去的魔影。姐弟七人,他是家里的男丁老大,沒讀到初中就“棄”學幫父母維持生計,苦尋脫貧之道。他還種過稻田,種過蘑菇,劁過豬,但基本上都剛糊上口。他想脫離農門,26歲考到了高屯農技站,成了有薪水的國家事業編員工。但離開農門卻沒有跳出窮門,工資還不能按時發放,他又辭職自己打拼。他開過小雜貨鋪,租賃過推土機,稍有積蓄他又尋思新的致富門路,下決心幫父母兄弟拔掉窮根。2007年,他選擇了茶葉。

  幫根選擇種茶葉的天時并不好。2007年,中國茶葉產量突破了114萬噸,但僅銷售了82萬噸,茶葉產能過剩。種茶葉是一個典型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當時新勞動法出臺,推動了勞動力價格上升。再加上當時CPI指數上升超過了4.8,中央重視農業,糧食收儲價格提高,土地流轉費用也大幅提高。茶葉投入周期一般在5年左右,就資金能力來說,幫根的實力也明顯不足。但幫根有自己的小九九。他說,黎平種茶,大占地利。這里屬于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左右,年均降雨量1300毫米,平均海拔700米,是山區縣,也是林區縣,發展茶葉有優越的自然條件。另外,全國茶葉看上去是多了,但名優茶還是很搶手。全國20%的名優茶占了80% 的茶葉產值。CPI上漲,顯示了旺盛的消費熱情。茶為上品,質量為珍,自己要在黎平種出最好的、有機的、生態的茶葉。他流轉了520多畝地,走上了他的種茶之路。

  茶葉品種,他選擇龍井、安吉白茶、黃金芽等優質品種。種植上,他堅持自然的生態路子,他認為茶葉的香氣是大自然的精氣,好茶葉是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造就的。紅豆杉富含紫杉醇,有防癌、抗氧化的作用,他種;油茶,含有大量山茶甙等生物活性物質,他種;桂花,一桂贏得滿園香,他種;楊梅,春果早熟,他種。在茶園里,他先布局了春夏秋冬的花果若干,再在其中種上優質的茶苗。難怪人們都說幫根的茶園是一個百花園。

  他管理茶樹完全按有機標準。中國茶葉出口的一大詬病就是農藥殘留,他堅決不用農藥。太陽能誘蟲燈,他買;昆蟲粘合劑,他買;就連林業科研部門剛推出的生物治蟲辦法,他也現學現用。他不用化肥,全用有機的。他做過獸醫,認識一些養羊大戶,和他們簽訂合同,把羊糞拉來做肥料。他挖小塘,給鳥兒留下生活空間,這些小鳥還幫他消滅害蟲。

  他為這片茶園不僅傾注了全部的精力,還豁上了一生的積蓄,就連用來出租賺錢的推土機也賣了。兒子、女婿、夫人,都綁在茶園上,他給請來的農民工的工資都是優厚的,但有了小家的女婿兒子卻經常拿不到薪水。女婿堅持不下去,帶著女兒跑到浙江打工,至今幫根對此還有不快。我說,你誤解年輕人了,不是孩子沒親情,是你的薪情有問題,她夫人點頭肯定我的判斷。

  四年后,幫根的茶葉上市了。他參加全國的各類茶展會、林博會,雖沒有沖擊力的廣告,但他會帶著他的茶葉給人們泡茶、論茶,講茶的生長環境,講茶的培育過程,帶著感情、打著手勢、信手拈來,就像一篇篇親子日記。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食品及農產品的消費能力和生產能力都在提高,與此同時,食品安全事件頻繁發生。有震驚全國的蘇丹紅、三聚氰胺事件,還有毒生姜、毒韭菜,甚至毒餃子之類的消息也不斷地充斥于媒體。茶葉農藥殘留也成了這個行業的“癌癥”。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特別是那些被稱為中產階級的群體,都有一個共同的疑慮“誰能告訴我,還能吃什么”。幫根用他敦厚的面龐和誠實的語言告訴大家,天益家庭農場的茶葉沒有農藥,沒用化肥,沒用草苷磷。茶葉的清香是因為聚集了大自然的精氣,花草樹木的精華。

  幫根不知道是他那帶著濃厚黎平口音的普通話打動了人們,還是他那茶葉的清香征服了人們,青睞幫根茶葉的人越來越多,大多都是回頭客,還有去過他茶園考察過的茶葉發燒友。他們在幫根的茶園都會感受到如我這般的震撼。喝了幫根的茶葉,就是吸收了綠水青山的精氣!

  幫根的茶葉出名了,他在縣城唯一的四星級賓館設了一個茶攤,免費請顧客品嘗他的茶葉。他把茶葉銷售到茶產地浙江、福建,還在那里設了專銷店,獨樹一幟,香氣遠揚。

  幫根的茶葉出名了,鄉親們也都沾上了“光”。每年采茶季節,他要雇傭兩萬多個勞動力。他還幫扶了15個建檔立卡貧困戶,帶頭幫鄉親們拔窮根,帶動了周邊十幾家茶葉企業發展壯大。

  幫根的茶葉出名了,他也出名了。央視把他的茶園作為“心連心”慰問演出的外景拍攝地。國家工商總局認可了他的“歐幫根”商標注冊。他還是縣委縣政府力薦的“最具責任感民營企業家”。但他最珍重的稱號,卻是中國林學會認定的鄉土專家。他說,是黎平的山水哺育了我,鄉土專家這個稱號使我記住了鄉愁,讓我感到自豪和驕傲。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