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媒體報道了山東部分海參養殖場戶違法違規用藥等問題,在消費者和同行業內引起軒然大波,消費者擔心自己日常所食海參是否安全,同行業最擔心的是,此次海參事件是否會波及整個海參產業的發展。因為一小撮人的不法行為,而給整個產業帶來不必要的“陰霾”,甚至重創,代價沉重,教訓深刻。
至于這些海參養殖戶為何要鋌而走險呢?其重要原因莫過于法律意識淡薄。他們或利欲熏心,心存僥幸;或知法犯法,追求眼前利益。但實踐證明,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是行不通的。進而推之,不只是海參養殖戶,包括搞其他養殖的農戶必須著眼長遠,依法依規搞健康養殖,這才是長久之計。
科普健康養殖知識極為必要。養殖業與消費者生活息息相關,科普健康養殖知識,為消費者釋疑解惑,是消費者放心消費的重要需求。事實上,依法依規健康養殖的農產品是可以放心食用的。政府部門可以向廣大消費者編印健康養殖明白紙,充分利用手機、網絡等新媒體科普相關知識,使消費者能夠放心消費。
更為重要的是,確保養殖全流程的依法合規。養殖戶應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養殖標準健康養殖。一是不亂添加。《獸藥管理條例》規定,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添加激素類藥品和其他禁用藥品,禁止將原料藥直接添加到飼料及動物飲用水中或直接飼喂動物,禁止將人用藥品用于動物。二是不亂用藥。禁止使用假、劣獸藥以及國務院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規定禁止使用的藥品和其他化合物。三是養殖流程規范化,應嚴格按照標準化程序操作,養殖場(區)與辦公區、生活區嚴格分離,生產工藝流程合理,飼養技術符合所養動物的生活習性和生理要求。四是加工方面,農產品加工前、加工中和加工后的各項要求均應符合國家標準。
食品安全是產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發現一個、查處一個、一查到底、絕不姑息,這是目前我國嚴厲打擊海參違法違規養殖的態度,也是對整個養殖行業的震懾。《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獸藥管理條例》等均對違法違規養殖采取了相應的法律措施。《獸藥管理條例》規定,未按規定使用獸藥或使用禁用藥品和其他化合物的行為,將責令改正,無害化處理,罰款,銷售含有違禁藥物和超標的動物產品用于食品消費并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最好讓那些從業者,一次違規,永不翻身。
只有養殖不出法律法規的圈兒,老百姓才會吃得安,行業才能發展得好。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