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采訪活動中,全國政協常委、四川涼山州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達久木甲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脫貧攻堅有多難,扶貧干部有多拼。在涼山,活躍著一支天天走村入戶、狗見了都不咬的扶貧干部隊伍。”這一句“狗見了都不咬的扶貧干部隊伍”讓人印象深刻,應該為他們點贊。
為完成繁重的脫貧攻堅任務,很多機關單位干部下沉到基層一線擔任駐村干部。他們從城市到鄉村,和農民群眾打交道,初來乍到,上門免不了被狗咬兩聲,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了。能讓“狗咬”變得“狗見了不咬”說明扶貧干部常入戶、真入戶,從生疏到熟悉,能被農民群眾所接納、所歡迎。
筆者在基層采訪中發現,這些干部的扶貧生涯遠比想象中艱苦,尤其是在“三區三州”這樣的深度貧困地區,要做到經常入戶,就得翻山越嶺到村或者常駐在村。這其中還有飲食的不適應、居住環境的惡劣,甚至是語言的不通等。在此,達久木甲用一句“狗見了都不咬”,來形容扶貧干部隊伍著實很貼切,反映了眾多扶貧干部敢于擔當、踏實真干的工作作風,反映了他們是真正沉下心、俯下身,進村入戶辦實事。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目前全國仍有52個未摘帽貧困縣、1100多個脫貧難度大的貧困村,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需要更多“狗見了都不咬”的扶貧干部繼續堅持,同時也需要我們給這些扶貧干部多一分理解和支持,更多地關愛他們,多了解他們的苦辣酸咸,多為他們排憂解難。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