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和非洲豬瘟疊加影響,今年生豬保供形勢十分嚴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多次強調,要確保今年年底前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常年水平。但不少地區擴大生豬養殖還面臨著資金、用地等許多困難,迫切需要相關政策支撐。
江蘇是我國東部地區生豬生產大省和消費大省。2018年底,江蘇全省生豬存欄為1552萬頭,2019年底下降至577萬頭。面對2020年1044萬頭存欄的目標任務,近日,江蘇出臺“新九條”專項政策措施,針對財政、土地、環保等關鍵領域,通過“給錢”“給地”“松環保”“嚴督查”破解當前生豬生產恢復面臨的難題,為實現今年生豬穩產保供目標按下“加速鍵”。
錢從哪里來?——10億元財政資金補貼規模豬場
近日,位于南京江寧區和溧水區的兩個規模豬場舉行開工儀式,其中江寧牧原農牧有限公司設計年出欄15萬頭,建成后將是南京最大的生豬養殖場。規模豬場是生豬生產的“主力軍”和“基本盤”,針對規模豬場面臨的實際困難,“新九條”提出三條財政支持政策,著力解決“錢從哪里來”的問題。
一是實施“先養后補”綜合獎勵政策。自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省財政對規模豬場新增出欄1萬頭商品肥豬給予100萬元獎勵;超過1萬頭的據實獎勵,做到“一頭也不少”。
二是加大貸款貼息力度。一方面,擴大養殖場戶貸款貼息補助范圍,由年出欄5000頭以上調整為500頭。這意味著貸款貼息門檻降低了,有助于中小規模豬場申請貸款貼息補助,為建設更大規模、更高水平的養殖場提供了機遇。另外,“新九條”提出對種豬場和年出欄50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本年內的新建擴建資金貸款在2%貼息的基礎上,由省級財政再給予1%的貼息補助。
三是扶持種豬生產。種豬和豬仔的數量直接影響生豬補欄的數量,當前種豬和豬仔供不應求、價格較貴,從源頭上加大對種豬場的補貼是“新九條”的重要著力點。相關獎補資金由省財政從“2020年非洲豬瘟防控及穩定生豬生產預撥資金”中安排,對徐州、連云港、淮安、鹽城、宿遷等蘇北5市新增的符合條件的種豬給予每頭700元獎補,對蘇中3市、蘇南5市給予每頭500元、400元的獎補。
“‘新九條’重在獎補基礎產能、突出獎補規模企業,多達10億元的資金投放將有助于提振規模豬場生產信心,激活盤活現有生豬產能,加快新建產能投產達產。”江蘇省農業農村廳畜牧業處處長楊瑛說,“目前我們正在研究制定針對家庭農場等中小規模養殖戶的扶持政策,幫助他們解決沒錢養豬、防疫措施欠缺的問題。”
用地咋保證?——建設用地、農用地應保盡保
“市長現場辦公,幫我們解決了土地規劃問題,30多畝一般農用地加上之前的舊廠房共有265畝地,可以盡快開工建設新的育肥豬舍了。”揚州三生畜牧有限公司總經理杜磊說,“我們日夜奮戰確保8月底投產,爭取今年出欄8萬頭以上,才對得起政府對我們的支持和幫助。”江蘇土地資源供應整體偏緊,缺少新建擴建土地曾是制約規模養殖場發展的因素之一。“新九條”提出“生豬養殖用地應保盡保”,從土地規劃、用地審批和設施建設上為生豬穩產保供讓路。
一是盡力安排建設用地。對新建規模豬場按每5萬頭產能安排3畝建設用地,并明確用地指標由省級統籌解決。同時“新九條”重申把符合規劃、生態循環型豬場的發展用地需求,列入用于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不少于5%的新增建設用地計劃,鼓勵使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有了這3畝建設用地,工人宿舍樓、公司辦公樓都有了保障,我們擴大規模更有動力了。”杜磊說。
二是允許在設施農業用地上建設生豬養殖多層建筑。據楊瑛介紹,傳統的生豬養殖設備多為單層建筑,對養殖用地數量要求較高,允許在設施農業用地上建設多層豬舍,實行立體養豬,不僅拓展了生豬養殖空間,提高了單位面積的養殖效率,還有助于推動生豬養殖方式的變革。
三是鼓勵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配套建設生態循環型豬養殖場。種養循環是現代農業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