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一碗板面 成就四大產業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徐功學 字號:【

  “太和板面”是安徽省太和縣的特色小吃,是太和縣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是太和縣的拳頭產品,也是太和縣的一張名片。“太和板面”特色小吃店,遍及全國各地。全縣約有2萬戶從事板面加工經營,年營業收入在80億元以上,年食材需求量相當于60萬畝小麥、3.2萬頭肉牛、3.2萬畝辣椒、1萬畝小青菜的產量。一碗板面,成就了“板面粉、板面肉、板面料、板面菜”四大產業,是“小產品”成就“大產業”的典型代表。

  板面粉產業。“太和板面”是用中強筋小麥面粉做成的,其蛋白質、濕面筋、沉降值、吸水率、穩定時間、延伸性等主要指標,都具有專用屬性。正常情況下,一個板面店每天至少需要35公斤板面專用粉,全年按320天經營時間計算,需要11.2噸板面專用粉,相當于30畝小麥加工出來的面粉,2萬個“太和板面”店,年需要60萬畝的專用小麥保供。針對板面專用粉的需求,太和縣因勢利導,積極創建綠色食品原料(小麥)標準化生產基地,其中縣政府創建40萬畝,企業自建20萬畝,共60萬畝;全縣優質專用小麥發展到85萬畝,其中專用品牌小麥占35萬畝;優質專用小麥不僅品質好,效益也高,每噸高出市場價約80元,畝均增收在40元以上;目前,太和縣優質專用品牌小麥是全縣的主導產業,并隨 “太和板面”而聲名遠播。

  板面肉產業。“太和板面”有羊肉板面和牛肉板面兩種,其中縣內多為羊肉板面,縣外多為牛肉板面。究其原因主要是飲食習慣形成的,牛肉更適合大多數消費者的口味,而羊肉的膻味部分人群不喜歡。太和本地人之所以喜歡羊肉板面,除飲食習慣之外,還因為肉用羊都是本地白山羊。太和縣是“皖北白山羊”保種基地,樣本數據顯示59043戶中,2019年白山羊養殖戶是3510戶,2020年是3581戶,分別占樣本戶數的5.9%、6.1%,戶均養殖9只白山羊。全縣40萬戶,約有2.4萬戶白山羊養殖戶,養殖量在21萬只以上,年產值在2億元以上。

  板面料產業。辣椒是“太和板面”的主料,一個店面1天需要5公斤辣椒,1年需要1.6噸,2萬個店面需要3.2萬噸。太和縣辣椒規模經營主體近100家,規模經營面積僅6000多畝,年產量不足1萬噸,有較大的需求缺口。“太和板面”料,除辣椒之外,還需要小茴香、良姜、毛桃、白芷、白蔻仁、花椒等30多種中藥材加工而成的“材料面”。太和縣近幾年來,通過特色種植業中藥材補貼,培育了近10萬畝的中藥材生產基地,個別鄉鎮的中藥材集中連片經營面積在3萬畝以上,全縣中藥材規模經營主體達233家,年產值達2.6億元,成為支撐當地農民收入的一大產業。

  板面菜產業。一碗板面,湯紅、肉香、面白、菜綠,其中一個店面1天需要15公斤小青菜,1年需要4.8噸,2萬個店面需要9.6萬噸,相當于1萬畝小青菜的產量。目前,太和縣小青菜的規模生產面積在1.5萬畝左右,其中設施生產面積約5000畝,露天生產面積約1萬畝。全縣小青菜規模經營主體約20家,主要集中在三堂鎮、苗老集鎮、桑營鎮等地。近幾年來,小青菜生產的效益比較穩定,其中設施生產,每年可以生產7茬,平均每茬產3000公斤,畝產2.1萬公斤以上,畝均純收益在2萬元以上;露天生產每年4~5茬,春秋兩季產量較高,價格較好,尤其是秋茬畝產在5000公斤以上,露天生產全年畝產在1.5萬公斤以上,畝均純收益在5000元以上。小青菜生產成本包括種子、化肥、人工、地租等,每公斤約0.6元左右,投資小、見效快,易學、易推廣,不僅板面需要,同時小青菜也是餐桌上的必需品,不愁銷,是農戶家庭經營或規模經營較為理想的一個產業。

  (作者單位:安徽省太和縣農業農村局)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