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小積分”積出鄉村社會新風尚——對寧夏固原鄉村文明實踐積分制的調查思考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羅全福 牛彥文 楊金龍 字號:【

  讓農村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是鄉村社會治理的基本要求。為有效解決村級組織號召力弱、環境臟亂差、社會治安隱患多、群眾自主發展意識不強等鄉村治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寧夏固原市探索引入文明實踐積分制,建立量化評價體系,讓群眾成為鄉村治理的主要參與者,走出了一條重塑鄉村治理、提升鄉風文明的新路子,不僅摘掉了“貧瘠甲天下”的“窮帽子”,也為鄉村振興、鄉村善治打下了持久而堅實的基礎。

  文明實踐積分制度,大概經歷了起步探索、試點推廣兩個階段:起步階段從2017年開始,固原市涇源縣興隆鎮紅星村創新開展了以撿拾垃圾獲取積分兌換物品的鄉村保潔機制;2018年5月,興隆鎮新旗村探索將積分內容拓展到村規民約,將村民的日常行為轉化為可量化、可評價的數據指標。試點推廣階段從2019年開始,固原市先后出臺了《關于在全市推行鄉村文明實踐積分卡制度的指導意見(試行)》等政策文件,在全市5個縣62個鄉鎮180個行政村開展試點推廣。目前已初步探索出以戶為單位,將村民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保護行為量化積分,再用積分兌換所需生活用品的新模式,群眾參與度高、運行效果好,為鄉村治理提供了有力抓手。

  主要做法

  完善積分體系,量化文明實踐內容。固原市制定了試點工作方案,印發了積分參考表,指導各鄉鎮村,因村制宜,確定積分內容,建立積分體系。一是明確積分對象。固原市將參與積分制管理的對象以戶為單位,大體上分為兩類:一類是本村戶籍常住村民,另一類是非本村戶籍常住村民。以本村戶籍常住村民為積分主體,將每戶家庭成員所得積分計入戶積分卡。對非本村戶籍常住村民,需經群眾代表大會認可后,參與積分制管理,發放積分卡,享受積分激勵待遇。二是科學設置內容。將積分設定為基礎積分、民主積分、貢獻積分三大類。基礎積分主要反映村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共性表現和最基本要求,包括脫貧攻堅、公德美德、遵紀守法、移風易俗、環境衛生、公益事業、學習培訓、黨支部工作等八個方面,涉及產業發展、經濟收入、家庭和睦、鄰里糾紛等38項賦分內容。民主積分主要反映村民在村務管理中的行為表現,包括村級事務參與度、在群眾中的影響力及群眾認可度等方面內容。貢獻積分主要鼓勵村民爭當先進、樹立標桿,包括表彰獎勵、先進事跡、立功表現三部分內容,涉及國家級、自治區級和市縣鄉五級獎勵。在設定獎勵積分的同時,設定了道德失范、鄰里糾紛、子女輟學、參與賭博、亂搭亂建等扣分項目。三是合理設定積分標準。基礎積分和民主積分由鄉鎮指導村級組織結合實際制定標準,分值從2分至100分不等,民主積分最高不超過30分。貢獻積分由市縣制定指導標準,分值從50分至2000分不等。同時,有針對性地設定扣分分值。對惡意上訪且不聽勸阻的每次扣5分;對參與賭博的,發現一次扣5分。各鄉鎮村可根據年度工作重點,有針對性地設置積分項目,合理調整賦分標準,建立起動態管理、可操作性強的積分體系。

  規范積分管理,健全監督機制。固原市從可操作性、實施效果、監督保障等多角度入手,完善制度,提升實效。一是明確管理主體。以鄉鎮為責任主體,以村“兩委”為管理主體,派駐第一書記全程參與,由村“兩委”班子負責組建積分評議小組和監督管理小組,解決好“誰來打分”的問題。二是民主評定積分。積分評定由積分評議小組直接負責,積分評議小組由村民代表大會選定3~5人組成,定期逐戶開展評比確定每戶積分。村“兩委”定期通過民主議政日會議、公示欄、微信群等途徑公示積分情況,對公示結果有異議的,經村委會調查核實后,做出相應處理。對公示結果無異議的積分,由村委會或積分評議小組建立積分管理臺賬,核發當月積分卡。三是強化運行監督。各試點村組建由村“兩委”班子、駐村工作隊為成員的積分評議小組,負責積分評議管理工作,嚴格落實申報、審核、評議、公示等環節,確保公平公正。村民可隨時隨地通過口頭、電話等方式反映農戶積分行為,并明確時間、地點、事由,提供相關證據。同時,從村“兩委”成員中評出3~5人組成監督管理小組,負責對評分小組評分的公平性進行監督。通過組建積分評議小組和監督管理小組兩支隊伍,確保群眾監督積分制公平有效。

  落實積分兌換,建立長效機制。實行積分制關鍵是要樹立正確導向,弘揚正能量,讓群眾自覺參與村級管理,逐步建立起有效的激勵機制。一是合理選址,方便兌換。按照面積適宜、便于管理的原則,各試點村主要依托現有的小賣部、便利店、村集體閑置用房等建設文明實踐愛心超市,由村民代表大會民主決定選擇運營者。截至目前,固原市180個村中利用村集體房屋建成的愛心超市有145家。二是豐富物品,滿意兌換。村民積分卡由村“兩委”統一制作,1個積分相當于1元人民幣,群眾憑借積分卡隨時到愛心公益超市兌換等價物品。各試點村堅持公益性與市場化并行的原則,由村“兩委”通過爭取民政財政等部門補貼、社團組織捐贈、村集體經濟收入列支等方式籌集兌換物品,一般以生活日用品為主,基本能夠滿足群眾積分兌換的需求。三是規范管理,持續運行。各試點村籌集的愛心超市物品,一般通過民政部門調度,鄉鎮按需派送,村“兩委”建立管理臺賬,統一登記備案管理。進入超市的愛心物品與其他經營物品分區擺放,接受村“兩委”監管。村民可持積分卡自由兌換等價物品,并簽字確認,積分卡原則上不得轉讓。愛心物品和社會捐贈物品只能等價積分兌換,不能對外銷售。

  強化積分運用,注重正向激勵。各試點村按照“立足需要、量力而行、功酬相當”的原則,注重精神激勵為主,積分結果與評先選優、政治待遇、惠民政策掛鉤。總積分在全村前10名的,公開張榜,在“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先進典型評選中優先安排,并作為年終鄉鎮表彰獎勵依據,增強了積分管理的“含金量”和吸引力。

  初步成效

  調動群眾參與積極性,形成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通過推行鄉村文明實踐積分卡制度,調動了群眾參與村級事務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涇源縣探索建立了對標五大振興,依托村民自治積分卡和愛心公益超市“兩個載體”,組建積分評議小組和監督管理小組“兩支隊伍”,突出增強基層組織號召力和凝聚力、豐富黨建內容、激發群眾內生動力“三個效果”的“5223”模式。增強了群眾的主人翁意識,成功破解了村民主體缺位、民主管理水平不高、村級組織號召力趨弱、基層治理較薄弱等問題,形成了廣大群眾“爭積分、比著干,作貢獻、搶著干,興產業、自覺干”的可喜局面。推行鄉村治理文明實踐積分卡制度以來,積極參與村級事務的人多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我行我素的人少了。

  促進群眾生活良好習慣養成,村容村貌得到了明顯改善。開展試點工作以來,村上說臟話、亂扔垃圾的不文明現象少了,主動撿垃圾、互相幫助、積極參與集體活動的現象多了,矛盾糾紛發生率明顯下降,村民生活習慣和精神面貌發生了明顯變化。村民對自己的勞動成果更加珍惜,亂丟亂倒垃圾現象得以改觀,庭院及巷道衛生有了很大改變。村民參加環境整治、公益活動,到扶貧車間務工等集體活動比以前更加積極。在積分制管理引導下,固原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越來越豐富,鄉風民風持續好轉。

  激發農民內生動力,向上向善文明新風逐步形成。推行鄉村文明實踐活動積分卡制度,將村民踐行村規民約情況與參與村級事務管理等切身利益掛鉤,讓村民爭相“攢分”,凝聚了合力,激發了干事的勁頭,村民紛紛把村里的事當成“自家事”來辦,“搶著干”的人越來越多,“站著看”的越來越少,有效激發了群眾的內生動力。在積分管理的引導下,將扶貧同扶智、扶志相結合,提振參與脫貧攻堅的“精氣神”,實現了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有機統一,激發了群眾脫貧致富靠自己的干勁和志向,為加強鄉村治理提供了定量化依據。

  夯實黨建基礎,基層黨組織號召力明顯增強。對積分靠前的黨員和村民家庭進行表彰、榮譽墻公示,并將積分排名情況作為黨員“評星定格”“民主評議黨員”和村民“兩評一創”評選的重要參考依據。將積分靠前的家庭戶成員優先推薦為“兩委員一代表”、村級后備干部、入黨積極分子等,豐富了“黨建+”內容,成功破解了黨員發揮作用弱、考核評議彈性大等問題,有效激發了黨員的為民服務意識,使優秀黨員添動力、落后黨員有壓力,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共用”的社會治理新格局。通過將愛心公益超市與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等工作相結合,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強化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也激發了廣大群眾參政議政的熱情,有效約束村“兩委”班子民主辦事,切實保障全體村民的知情權、監督權、參與權和決策權,進一步增強了全村的凝聚力。推行鄉村文明實踐積分卡制度,將積分制評價管理體系作為鄉村治理體系的必要補充,使村“兩委”組織發動群眾有了抓手,村黨組織凝聚力和群眾向心力明顯增強。

  幾點啟示

  堅持量身施策,因村制宜。固原市經過探索,已經形成了活用積分制、重塑鄉村治理的典型做法。各試點村結合實際,建立符合本村的積分體系,根據產業發展重點確定積分分值,產生了明顯的效果。農村地區在資源稟賦、經濟發展、社會狀況、風俗文化以及基層組織治理能力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在推廣過程中,不能簡單套用,照搬復制,必須結合當地實際,綜合考慮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等諸多方面的因素和條件,采取適宜的管理方式和機制手段,切實有效發揮積分制的功能作用。

  堅持精細設計,便于操作。鄉村文明實踐積分卡制是一項社會“細胞工程”,在制度設計上必須做到細而又細,實而又實,實行精細化、精準化管理。在積分內容、賦分標準設計上精細精準,著眼于解決本村在鄉風文明工作中亟需解決的突出問題。要根據階段性工作需要對積分分值進行調整,適當增減積分內容,合理調整賦分標準,加快建立動態管理、可操作性強的積分體系。在推廣過程中要避免軟指標過多,大而化之,難以操作或者偏離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現象發生。

  堅持有效激勵,相得益彰。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各有長短,只講精神,農村群眾看不到實惠,就會流于形式;只重物質,長時間會吊高群眾胃口,產生功利思想。必須將精神與物質激勵相結合,以精神激勵為主,逐步建立起多元化可持續的積分兌換機制。把積分卡制度與評定“守法好村民”“星級文明戶”“最美家庭”等榮譽掛鉤,堅持不懈地進行精神激勵。在推廣過程中要避免積分獎勵中物質與精神獎勵結合不緊,積分兌換過頻過快、物質獎勵過重、精神激勵過輕的現象發生。

  堅持公開公正,取信于民。在推行鄉村文明實踐積分卡制度過程中,村民是主體,能否順利推行最終由村民說了算。在鄉村文明實踐積分卡制度實施過程中,固原市始終堅持“實施方案、評分過程、兌現獎勵”三個公開,廣泛征求村民意見,通過村民代表大會審議,進行公開公示,確保積分過程公平公正,達到了“激勵先進、鞭策后進”的治理效果。在推廣過程中要避免優親厚友、暗箱操作、大包大攬等情形發生。

  堅持協同共治,形成合力。鄉村文明實踐積分卡制度是一項系統工程,關系農村發展和群眾切身利益,需要凝聚全社會力量,形成協同共建的合力。固原市在試點中,不斷規范愛心超市運行管理、物資采購等環節的工作,擴大社會來源資金渠道。實踐證明,推行鄉村文明實踐積分制度,必須構建長效保障機制。大力扶持和培育互助類、公益類、服務類等社會組織,吸引各方面力量參與,促進鄉村文明實踐積分制在農村社會擴面提質。

  (作者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農辦)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