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貧困小山村譜寫小康曲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張曉東 陳琳 字號:【

  仲夏七月,距離四川閬中城區45公里處的石灘鎮藥柏村處處皆景。田地里秧苗茁壯成長,玉米成排成行;脫貧奔康產業園里群眾辛勤勞作,果實綴滿枝頭;村子里水泥路蜿蜒延伸,農家院舍修葺一新……

  培訓給力

  農民爭當技術掌門人

  位于閬中市東南方向的藥柏村是一個典型的貧困小山村,貧困戶數占總戶數26.8%,貧困人口數占比重,受長期環境因素制約,許多村民清潔衛生差、生活習慣差,群眾普遍缺乏戰勝貧困的信心和決心。

  怎樣拔掉窮根,帶領本村群眾致富?作為幫扶單位的閬中市社保局決定首先從轉變群眾的觀念出發,在全村進行“志智幫扶”,在脫貧路上不落下一戶、不落下一人。

  扶貧扶智,重在引導。“我們堅持年初做好培訓規劃,圍繞老百姓切實需求,開設種養殖技術、家庭生活技能、日常安全知識、環保衛生知識、文明新風等課程,培養脫貧攻堅明白人、勤勞致富自強人,進一步激發廣大村民特別是貧困村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內生動力,促使他們通過勞動技能知識的掌握,改變貧窮落后面貌,增強創造幸福生活的能力,從而鞏固已取得的脫貧成果,徹底擺脫貧困!”閬中市社保局局長石凱介紹說。

  為了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閬中市社保局組織培訓老師在藥柏村蹲點調研,認真聽取村“兩委”關于本村項目建設、惠民措施、民情民俗等相關情況介紹,走訪聆聽群眾意見,結合實際因地因材施教,并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充分調動村民參與的積極性,涉及內容大到國家政策法律,小到家庭經營理財、環境衛生、待人接物、文明禮儀,一樣都不落下,把知識講解、矛盾化解、人文關懷做到有機統一。

  今年52歲的貧困戶侯開波原來在廣東一家酒店打工,后來因為妻子得病,雙方父母都年事已高需要照料回到家中,卻一直苦于沒有技術找不到活干。村上的技術培訓和農民夜校,讓他興趣倍增,每次都參加,僅有桑樹修剪基礎的他學習了田間農作物的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技術,以自家果園做試驗,反復鉆研果樹栽培及養護技術。2017年,他取得全國新型職業農民致富帶頭人證書,成為當地的“土專家”。村上的150多畝奔康產業園建成后,他第一個入園,成了奔康園管理的技術管家,工資也由以前每年的1萬元漲到現在的3萬多元。“我雖然是一名貧困戶,但是通過自己的勤勞脫貧致富,實現了自身的價值。我們就是要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造福社會。”快言快語的候開波說道。

  據初步統計2018年-2019年,全村共開展了7輪35場農民夜校培訓,參訓數量達到3000多人次,把知識、信心送到了每一位村民的心坎上。同時為了促進培訓效果,在全村大力實行“六順、六凈、六知曉”先進家庭評比活動,按照指導—整理—打分的方式督促村民全面整治家庭環境衛生,配合展板、專欄、廣播多種方式宣傳引導,把健康衛生知識、好習慣、好風氣帶到各家各戶,人居環境得到大改善,村風村貌得到大轉變。

  電商助力

  “土貨”走向全國各地

  網絡銷售新風撲面,社保局也給藥柏村帶來了電商“福音”。

  6月27日,在藥柏村電商服務站,站長侯林正忙碌著整理相關農產品訂單信息,組織貨源和加工服務。“前幾天剛把上萬斤掛面賣掉,近期需要新菜籽油的訂單又多了起來,我正在準備菜籽加工!”

  隨著全村的脫貧摘帽,種植養殖業蓬勃發展,農副產品日漸豐富。為了把生產出來的農副產品迅速銷售出去,社保局聯合樂山商業銀行、石灘鎮村“兩委”一起行動,在全村大力推行農產品“產、供、銷”一體化消費扶貧模式,擴大上下游產業鏈條連接,于2019年在藥柏村成功建立起了產業扶貧電商服務站,精準服務每一戶貧困戶。

  該村電商服務平臺是由藥柏村老村委會為陣地升級改造而來,并引進了該村米面油加工坊負責人侯林為電商平臺管理業主,先后投入資金5萬余元,按照電商平臺建設標準,對平臺辦公室、倉儲室、加工房、包裝室、網絡電腦設備等基礎設施全面升級改造,總建設面積達600多平方米,建立起了適宜加工、存儲的良性環境,同時建立了收購價格、加工、銷售、產品質量等完整的標準體系。

  2019年10月,奔康產業園3萬多斤“愛媛38”柑橘大面積投產,面對幾萬斤水果,電商平臺發揮了積極作用,一時間,社保局會同村干部篩選分類、印制包裝、營銷宣傳、打包運輸,忙得不亦樂乎,在20天時間內就將柑橘外銷成都、云南、廣東等地售盡,并由此增加了村集體近20萬元收益。

  如今只要廣播和微信一個通知,村民們就會將農副產品送到電商服務站,或者侯林親自上門收購,在較短的時間,藥柏村的農副產品就隨網絡和物流銷向全國各地。

  “有這樣的電商平臺真是太好了,農民不再為種植養殖銷售發愁了!我們把農產品收購加工環節與電商平臺無縫對接,使農副產品變成了商品,藥柏村的土貨走向全國各地了。”第一書記趙興文說道。

  據了解,該平臺運行一年多以來,全村541戶村民中的145戶貧困戶、310戶非貧困戶通過電商服務平臺,把大米、小麥、水果、雞、鴨、蛋類、水產品等農副產品全部銷售,累計收入60多萬元,90%農副產品在市內基本全銷售不滯留。目前整個村的農副產品供不應求,集體、個人收入明顯增加,當前全村人均收入在15600元以上,有效鞏固了脫貧成果,如今以藥柏村為中心,服務周邊村鎮千家萬戶農村生產單元的電商網絡已經悄然形成。

  扶持加力

  山村群眾住在福窩里

  鄉村振興,產業當先。為了調動藥柏村農民種植養殖積極性,促進產業規模化、管理效益化。2017年以來,社保局先后投入70多萬元進行產業發展扶持,邀請專業機構對全村小麥、水稻、玉米種植和家禽飼養等跟蹤服務,農藥、病蟲害預防全部實行統防統治,保障產品生態綠色、高品質輸出;同時對村150多畝的柑橘“愛媛38”奔康產業園,從樹苗施肥、防蟲、掛果護理、銷售等全方位一條龍管理、服務到底,大大保證了農副產業發展的產值產量。

  “我們幫扶干部和貧困戶、非貧困戶就像親戚一樣親密無間,我們和他們建立了微信群,隨時在群里互動,了解每家每戶的情況。哪家老人生病了需要什么藥物,哪家需要什么生活物品,我們的幫扶干部隨時可以給他們帶過去。”藥柏村老黨員鄭登茂說道,“在每年的春節、元旦、中秋節等節日,幫扶干部還和村上的黨員群眾一起開展活動,交流思想,共話脫貧奔小康!”

  在2020年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社保局和村民們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疫情期間,20多名幫扶干部和100多名村民積極捐款捐物,其中資金3.94萬元,口罩、方便面等物資若干……共產黨員侯華昌義務消殺40多天,分文不取,在廣東打工的村民李天容為村上和鎮上捐獻口罩、方便面和礦泉水等物資上萬元。

  “現在的生活,與以前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我們村上的公路暢通,水電氣都有,土地流轉有補償、到園區務工有收入、年底有分紅,老百姓簡直生活在福窩里!”村民候開波說道。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