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日,在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農業機械化管理司等指導下,《農民文摘·2020年春耕生產專刊》出版發行。據統計,包括人民網、半月談網、光明網、新浪網等在內的30余家網絡媒體平臺轉載刊登了專刊的出版消息。廣大農村基層干部和普通農民能否真正從專刊中受益,是衡量??焚|的重要標準,更是辦好??闹匾笜?。
為有效追蹤項目落實情況、傾聽農民讀者心聲,近日,中國農村雜志社組織專人陸續對河北、內蒙古、四川、甘肅、陜西、江蘇、寧夏、湖南等全國多個省(區、市)的讀者通過問卷調查、電話訪談等形式,走訪、調查《農民文摘·2020年春耕生產??坊鶎愚r業工作者和廣大農民群眾讀刊用刊效果。
為抓緊春耕提了醒
今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搞好春耕生產,奪取農業豐收,對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意義重大。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春季農業生產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如何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春季農業生產成為擺在各級農業農村部門面前的一個重大挑戰。
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鴨溪鎮仁合村和白臘坎村黨總支書記對此深有感觸。閱讀???,他們專門給編輯部來信表示:“時間不等人。??谶@樣一個特殊的時間節點出版,非常及時,讓我們提高了思想認識、強化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迅速抓好春耕生產的意識。”
陜西省山陽縣小河口鎮人民政府工作人員寧坤在接受電話訪談時說:“鎮里一手要抓疫情防控,一手還不能放松抓春耕備耕,確實是時間緊、人手少、任務重。專刊讓我們在思想上的認識提高了,特別是‘卷首’的評論員文章以及‘政策指南’‘部委行動’等欄目刊登的黨中央、國務院的政策和國家部委的具體措施,進一步讓我們意識到抓好春季農業生產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為抓好春耕指出方向
突如其來的疫情干擾了正常的生產秩序,打亂了農民的生產節奏。一些地方疫情防控“一刀切”的做法,讓農資供應、農機作業、農業生產都成為難事,春耕生產遭遇諸多堵點。農民能不能下田,春耕備耕能不能開展、何時開展、如何開展成為困擾農民的難題。
3月3日,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印發《當前春耕生產工作指南》,傳遞出一個重要信號:春耕生產能否順利開展,關系到全年糧食生產,關系到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為小康之年如何開好局、起好步,如何不失時機抓好春耕農業生產指出了方向。
專刊及時刊發了《當前春耕生產工作指南》,指導各地分區按時抓好春管春耕,贏得全年糧食豐收的主動權。刊發了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印發的《奮戰100天奪取夏糧豐收行動方案》,要求各地農業農村部門抓住當前春季田管的關鍵時期,科學運籌肥水,狠抓促弱轉壯措施落實,全力奪取夏糧豐收。詳細介紹了農業農村部等有關部門出臺的支持春耕生產措施方案,回應了農民的所急所盼、滿足了基層的迫切需要。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茶產業聯合黨支部委員朱小根告訴筆者:“春耕對于我們農民來說,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時節。突然碰上了疫情,我們也不知道還能不能下田,心里很慌。專刊上接天線、下接地氣,讓我們及時了解中央以及農業農村部門的政策,心里踏實了不少。”
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鴨溪鎮工作人員鄒光捷也在來信中寫道:“春耕等不得。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農業生產的嚴重影響,??皶r將黨中央、國務院涉農政策及措施刊發宣傳,讓縣鄉村圍繞政策抓好農業生產,讓村民安心抓好農業生產,確保穩糧增產,并分區分類別及時指導夏收作物種植、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等技術,為爭奪夏糧豐收提供強有力支撐。”
吃下政策“定心丸”的,還有河北省保定市易縣東紹新村村干部李東航:“??堑恼咧笇院軓?,要求也很具體,相當于幫我們做了一個涉及春耕生產政策的梳理、匯總,大大方便了我們對相關政策的學習、理解和把握。”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和智能手機的迅速普及,通過網絡檢索信息正越來越成為很多人的選擇。但是,網絡檢索雖然便捷卻難以保證真實性,依靠有權威性、可信度高的刊物作出科學判斷就顯得尤為重要。不少地方將《農民文摘·2020年春耕生產??窋[進了村里的閱覽室,供有需要的村民自行取閱。河北省邢臺市內丘縣金店鎮金店南關村村干部段建文說:“現在大家的生活條件好了,手機都能上網,網上查信息方便是方便,但是信息太多,不知道該看哪個,也不知道真假。這本??怯蓢肄r業農村部直接指導辦的,又是專門針對咱們農業農村領域的,內容可信度高,更有權威性。”
技術指南實用及時
春耕時節,春季小麥、油菜怎么管,水稻育秧泡田、大田灌溉施肥有哪些措施要點,農作物得了病蟲害又該如何防治……針對農民朋友關心的問題,專刊詳細介紹了小麥、水稻、油菜等主要糧油作物的灌溉施肥等春耕春管技術措施,小麥、油菜重大病蟲害及草地貪夜蛾等的防控技術指導,農機的安全使用與保養維修技術要點,為廣大農民提供了技術指導和服務。
陜西省洋縣黃家營鎮蔡壩村村民王關順告訴筆者:“??榻B了很多不同作物的田間管理技術措施,內容覆蓋全國,基本上各地都用得上,很科學實用也很及時。”
廣大農戶對學習掌握科學實用的農業技術愿望非常迫切,通過??坏珜W到了技術、增長了技能,更進一步堅定了種糧的信心。朱小根無不感慨地說:“隨著現代農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正在逐漸告別靠天吃飯的傳統農業生產方式。但對于我們西南地區的偏遠農村來說,農民獲取資源的渠道有限,信息閉塞,現代化的農業管理方式和技術指導在我們這里還是很缺乏的。??笇院軓姡夹g指南進行操作準不會錯。我們學得踏實、用得放心!”
“實用”,是農民讀者在訪談過程中提及最多的詞。
“我正在農戶家里給他們養的??床∧?。”電話那頭是寧夏涇源縣香水畜牧獸醫工作站的工作人員王必強,一直在基層從事為農戶提供畜牧獸醫相關的技術指導服務工作,“我覺得基層最缺的還是科學、實用的技術措施,農民碰到技術問題不知道該怎么解決。春耕專刊介紹了很多科學、實用的農作物管理技術措施,時效性也強,農民用得上。而且,雖然在農村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習慣通過手機、電腦上網查詢資料、獲取信息,但還是有一部分人,特別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農戶,他們還是喜歡到村里的閱覽室翻閱紙質版的刊物小冊子。春耕??男宰樱笮『线m、內容豐富、排版簡潔,農民挺愛看。”
聆聽訴求,精益求精辦好專刊
權威性、指導性、實用性是《農民文摘·2020年春耕生產專刊》編輯的準繩,通過傳遞權威政策信息、介紹科學實用技術措施、展示各地生動實踐樣本,實現幫助全國各地農民有序開展春耕備耕、不失時機抓好田間管理的目標。開展讀者讀刊用刊調查,既能了解項目實施的成效,更明確了下一步為農民繼續辦好??呐Ψ较?。
基層讀者建議,在內容上,保持現有政策性、權威性宣傳黨中央、國務院政策措施的同時,進一步豐富農業種植管理技術措施,分區域、分緯度介紹不同地區、不同農作物的科學種植管理方式,指導各地因地制宜開展好農業生產;適當增加發達地區在農業生產的典型案例、好的經驗和做法,促進各地加強借鑒交流。在行文上,介紹各地實踐案例和科學實用技術盡量減少理論性,增加可操作性,讓農民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在形式上,多用明白紙、順口溜等群眾喜聞樂見的表達方式,圖文并茂、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地用農民的語言為農民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農民讀者。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