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堅定“兩山”發展路 建設余村示范區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浙江省安吉縣余村黨支部書記 汪玉成 字號:【

  余村,位于浙江省安吉縣天荒坪鎮西側,因地處天目山余脈而得名,曾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上世紀末,為了生存與發展,走“靠山吃山”的老路,炸山開礦,灰塵遮天蔽日,飛石膽戰心驚,水泥廠、石灰廠冒出的黑煙似烏云翻滾,空氣中散發的刺鼻的怪味令人窒息……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走進余村,首次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十五年來,余村黨支部帶領全村干群高舉“兩山”旗,堅定“兩山”路,大念“山水經”,關停礦山、關閉工廠、修復環境,發展鄉村旅游,一產利用生態、二產服從生態、三產保護生態,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昔日的余村舊貌換了新顏。

  如今的余村,已成為國家4A級景區,280戶農戶鑲嵌在4.86平方公里的青山綠水間,1050名村民勞作在景區里,生活在圖畫中,如世外樂園。

  2020年3月3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時隔15年再次來到余村考察,叮囑我們要“再接再厲,順勢而為,乘勝前進”。我們感恩總書記的關懷,一定不負囑托,不辱使命,久久為功,以更嚴標準護美綠水青山,以更高質量做大金山銀山,以更實保障推動成果共享。

  回顧十五年來余村的發展歷程,我們在黨的領導下,走出了一條支部帶村、發展強村、民主富村、依法治村、道德潤村、生態美村、平安護村、清廉正村的路子,將一幅景美、民富、村強、人和的圖畫展現在世人面前。

  我們的實踐概括起來就是“六個用”。

  用“四化”機制鍛造村班子

  余村共有黨員55名,我們在“四化”上面下功夫:一是黨建責任剛性化。村黨支部書記作為黨建第一責任人,每年填寫“三張清單一張表”(基層黨建工作清單、問題清單、任務清單和基層黨建工作報表),通過黨務公開欄、微信公眾號等進行公示,逐件抓好落實,接受監督。二是黨性鍛煉常態化。每月25日開展“生態主題黨日活動”,通過“學、議、做、評、帶”五步法,使全體黨員得到經常性黨性鍛煉;同時,開展垃圾不落地、文明勸導等黨員志愿服務活動。三是紀律要求明確化。按照安吉縣制定的《黨員先鋒手冊》,黨員帶頭踐行“五帶頭十不準”,明確“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違反后怎么辦”。四是示范帶頭標桿化。在村黨建廣場建立“黨員樹”,每位黨員亮身份、亮承諾,無論是踐行“兩山”理念、推進綠色發展,還是遷墳修路、整治環境這些具體工作,黨員都干在實處、走在前列。

  用“兩山”理念走出致富路

  余村在“兩山”理念的指引下,轉型綠色產業、旅游產業,實現美麗環境與美麗經濟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我們抓住發展不放松,圍繞發展做文章,把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好、公共服務搞上去,幫助農民群眾把口袋富起來。

  余村的發展經歷了兩次重大轉折,第一次是2003年至2005年,關停了幾十年的礦山和水泥廠、石灰廠,第二次是2013年至今,工業做減法、旅游做加法。在“兩山”理念指引下,余村變靠山吃山為養山富山,從“賣石頭”到“賣風景”,實現了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雙贏。一是壯大集體經濟。依托土地、礦山、竹林等集體資產,成立“兩山”旅游公司,重點實施“兩山”展示館群、“兩山”講習所、礦山遺址公園等項目建設,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收入由2005年的91萬元增加到2019年521萬元。二是發展鄉村旅游。把全村規劃為五彩田園區、美麗宜居區、生態旅游區,由最初單純的自然觀光發展到現在的休閑度假、運動探險、健康養生、文化創意等綜合業態。目前全村從事旅游休閑產業的農戶42家,從業300多人。2019年接待游客90多萬人次。三是共建共享。村民以股權為紐帶組成利益共同體和經營共同體,通過流轉土地山林得到租金,在集體企業占有股金、工作得薪金,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5年的8732元增加到2019年的49598元。村里276名60歲以上的老人每年免費進行健康體檢,實現了勞動就業、衛生服務、養老保險等13項公共服務全覆蓋。

  用“三公”辦法確保民主權

  余村作為一個移民村,280戶人家有106個姓氏,但依托“兩山”議事會等平臺,大家的事大家參與、眾人的事眾人商量,形成和發展了一整套村民自治、民主參與的制度。一是“公開”:黨務、村務、財務“三公開”。村里的重大決策、重要信息,為民服務的辦事項目、流程、時限等,都通過村務公開欄和短信微信等方式向全體村民公開。依托浙江省“美麗鄉村信息平臺”,村民在家中通過電視可以隨時查看村務、黨務、財務情況。還將公開向村民小組下移,推行“組務公開”,規范“組賬村管”,設立組務理事會和戶主代表議事會,設置組務公開欄,做到工作透明化。二是“參與”:“兩山議事會”民主協商。余村發展兩次重大轉折都是全體村民集體商量、集體決策的結果。長期以來,余村形成了民主懇談、村“兩委”商議、黨員審議、村民代表表決和鄉賢評議的議事決策傳統,探索出一套“自主提事、按需議事、約請參事、民主評事、跟蹤監事”的議事機制。三是“監督”:村監委全程履職。余村較早成立了村務監督委員會,村里“三資”(資源、資產、資金)全部納入了監督范圍。村里的“三重一大”(重要事項、重點工程、重要工作、大額資金支出),村監委全程參與、全程監督。

  用法律武器建設法治村

  余村能夠始終保持和諧穩定,與秉持依法治村理念、持之以恒抓“民主法治村”建設是分不開的。一是普法教育深入人心。建設法治文化廣場,開展寓教于樂的法治文化活動,利用村里長廊、農戶圍墻等繪制法治宣傳畫,傳播與村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常識。二是法律顧問常在身邊。余村是全國較早聘請法律顧問的村莊之一,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專業的法律服務。三是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成立由村委會主任兼任主任的矛盾調解委員會,將矛盾糾紛解決關口前移,多元調處村民糾紛,將各類矛盾消除在萌芽狀態。近年來,余村的矛盾糾紛調解率和調解成功率均達到100%。

  用文明新風踐行價值觀

  堅持法德同行,以文化人、德潤人心是余村推進鄉村治理的有效手段。一是立村規村訓。在民主協商的基礎上制訂村規民約20條,并提煉簡潔明了的村訓,在踐行“兩山”理念、保護生態環境、誠信經營旅游等方面作出嚴格規定。二是傳家風家教。家家戶戶立家規家訓,亮在大門口,掛在客廳里,成為余村一景。三是樹身邊典型。開展“星級文明戶”“美麗家庭”創建和“最美余村人”評選活動。四是倡文化活動。村里投入1000余萬元,建成文化禮堂、“兩山”文化展示館等文化設施,村民成立了銀龍隊、舞蹈隊等9支群眾性文體隊伍。五是推移風易俗。開展以“全面雙禁、酒席減負、圈養家畜、餐桌光盤、限藥減肥、文明治喪”等為主要內容的移風易俗活動,凈化了自然環境,也凈化了村風民風。

  用精細管理編制綜治網

  如果說綠色是余村最靚麗的風景,平安則是余村最厚重的底色。一是網格管理延伸觸角。將全村劃分為3個網格,配備6名專職網格員,網格員走街串巷、進家入戶,履行行政法規宣傳員、民情信息采集員、社情民意聯絡員、矛盾糾紛調解員、社會事務管理員、網格居民服務員等“六大員”職能。二是實時監控治安狀況。建立浙江首個社會治理綜合指揮室,通過視頻監控系統,村內各個重要路段和廣場、居民小區等重要區域的情況實時反映在指揮室的大屏幕上,一旦發現治安狀況,隨時調度村治安隊員前往處理,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天天都平安”。三是“家園衛士”守護家園。戴金田、王月華、葉紅三人是安吉縣公安民警和輔警,同時又是余村人。根據安吉縣的統一部署,他們發揮熟悉余村、了解民情的優勢,擔任余村“家園衛士”,在崗時護衛平安,在家時守護家園,為維護余村平安發揮了積極

  作用。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