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大力發展鄉村文化產業,增加鄉村旅游的互動性、體驗性,帶動農村經濟持續發展,實現農村同步小康。”今年兩會,江蘇省宜興市白塔村黨總支書記歐陽華就此建議。
近年來,白塔村堅持生態立村、文化強村、旅游富民,通過打造7.6平方公里的鄉村旅游致富平臺,形成了生態養殖、觀光園區、鄉村旅游、農家樂等為一體的鄉村旅游產業鏈,讓老百姓都參與進來,實現了共同致富。目前白塔村農民人均收入近5萬元,每年接待游客80萬人次,被評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是遠近聞名的生態村、富裕村。
然而,實現小康后如何讓白塔發展得更好,讓村民富得更持久?歐陽華有更多的思考,“今后的鄉村旅游,不再是呆板的觀光式的鄉村旅游,沒有深入的體驗跟互動的鄉村旅游今后是沒有希望的。要加大鄉村文化產業投入力度,促進文化產業與鄉村旅游深度融合,增加互動感、體驗感,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鄉村旅游中來,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白塔村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以于伶為代表的紅色文化和星云大師的禪德文化遠近聞名。白塔村充分發揮文化優勢,先后建成了于伶紀念館、白塔味道展館、宜人書院、黨建展示館等七大展館。在此基礎上還成功創建了“江蘇省婦女微家示范點”和“江蘇省五星農家書屋”等。這些場館還成為《中國作家》雜志宜興創作基地、宜興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更是白塔村民自己的悠閑樂園。
為進一步做活文化旅游產業,近些年,白塔村打造了新媒體、大數據、微電影等一批年輕人喜歡且擅長的新業態。
“我們引進了一個微電影基地,已經啟動建設。”歐陽華告訴記者,朋友或家人來白塔村旅游時,可以請專業團隊給自己排個劇、拍個微電影,過過癮、發發朋友圈,最重要的是,通過編劇、拍攝、后期剪輯等,一大批年輕人就能參與到白塔村建設中來了。
不僅如此,微電影還可以帶動方方面面的產業。“晚上留下來看微電影,里面就是小吃一條街,還有節目表演,可以繁榮鄉村夜經濟。”歐陽華介紹。
“只有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進白塔村、關注白塔村,來互動體驗、來打卡,未來的鄉村旅游才有希望,未來的美麗鄉村建設才有質量,才有生命力。因此,做年輕人喜歡的產業,做好配套服務建設,才能留住人才、聚起人氣。就拿我們的白塔心巴克來說,現在只要一個電話,咖啡就直接送到家中,很符合年輕人的消費習慣,深受歡迎。”歐陽華說。目前白塔村全村已經有超過30%的年輕人回到白塔、扎根白塔,參與鄉村建設,極大地提升了白塔村的知名度,為白塔村振興注入了青春活力。
談到未來,歐陽華認為,實現農村同步小康,要始終圍繞老百姓的心愿打造產業,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希望政府出臺更好的土地政策,簡化申報程序,把更多的民間資本引進農村,共同支持休閑農業發展。希望國家能出臺關于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更多更詳細的法律條款和政策指導基層發展,從而把鄉村振興做好做實做到位。“我要把白塔故事推向全國,成為一個地區乃至全國鄉村振興的引領者、示范者、推動者。”歐陽華充滿期待。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