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今天上午的政府工作報告,自己深受振奮,報告提出要拓展農民就業增收渠道。支持農民就近就業創業,擴大以工代賑規模,讓返鄉農民工能打工、有收入。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我們元子河村更要積極發展鄉村產業,為老百姓創造更多家門口就業的機會,帶領老百姓奔小康。”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張家口市元子河村黨支部書記郭建仁在接受采訪時說。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發展養老、托幼服務,拓展農村消費。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健康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種普遍追求。同時,我國已經進入并將長期處于人口老齡化社會,養老問題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郭建仁認為,以康養產業為龍頭,帶動鄉村旅游、現代農業發展將是未來一些生態環境較好的農村實現增收致富的新途徑。
2017年1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張家口市考察,為張家口描繪出更加美好的冬奧圖卷。郭建仁回憶說:“作為一名村黨支部書記,習總書記的話讓我感到責任重大。這兩年,我們村積極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目前,康養產業配套項目正在建設落地,今后將成為帶動農民增收的又一利器,真正實現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元子河村所在的東望山鄉曾經以礦業為主,遺留的尾礦較多,如今主打生態牌,吃上生態飯。“生態本身就是產業”郭建仁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們這十幾個村地處城郊,依山傍水,適合發展康養產業。借鑒鴻福老年公寓的成功經驗,我們積極推進元子河村康養小鎮項目建設。”郭建仁介紹,這是一個集休閑觀光、特色鄉村旅游和健康養老于一體的項目,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冬奧會籌辦等,元子河村將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康養項目的落地讓更多村民實現“三金”收入。郭建仁介紹,康養項目租用村里空巢老人房屋實行庭院養老,付給老人租金,用于支付老人幸福院生活費用;各類養老項目可提供就業崗位150個,可獲得工資收入;村民建設農家樂、農家旅館,可獲得營業收入。
“發展康養產業符合鄉村振興的產業方向與要求,康養產業一頭連接民生福祉,一頭連接經濟社會發展,覆蓋面廣、產業鏈長,蘊含著拉動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郭建仁表示。
瞄準我國經濟步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這一轉型機遇,郭建仁又提出了圍繞康養產業做強綠色農業的發展思路,“康養產業不僅要為老人打造一個優美和諧的生活環境,可以就近呼吸到清新的空氣,還要讓他們吃到新鮮、綠色、有機的農產品。我們的農業產業園正在建設中,主要給老年公寓提供綠色蔬菜、有機蔬菜。這個園區基本上把村里的老百姓就業問題全部解決了,實現了家門口就業。雖然園區今年一季度一定程度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目前已經復工復產,村里老百姓積極性很高,村民收入基本上沒有減少。”
在郭建仁看來,產業是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根基,是實現穩就業的重要途徑、農村同步小康的重要基礎。如何將康養產業做大做強,實現長期發展?郭建仁建議,國家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利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農民宅基地發展養老產業,制定社會資本參與和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獨資的養老經營模式,把集體資產和閑置的宅基地利用起來。一方面解決了養老用地緊張問題,另一方面也解決了農村發展沒有產業的短板,農民實現就業,繼而實現永久脫貧。
“只要擼起袖子加油干,家鄉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富裕美麗!”對于未來,郭建仁充滿信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