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尚存在資金投入不足、區域發展不平衡、規劃標準不明晰、場地設施整體水平低等突出問題,影響和制約農村體育的發展。對此應予以高度重視,一是堅持普惠性、均等化和區別對待、分類施策原則,強化政府主導和部門職責,加強政策扶持引導,加大資源配置,著力解決廣大農村特別是“老少邊窮”地區底子薄、欠賬多、發展滯后,基本公共體育服務供給不足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二是公共財政更大力度向農村傾斜。設立專項資金,建立投入保障和以獎代補等機制。三是建立農村學校體育設施與農民健身資源共建共享和運行維護補償機制,提高設施利用率、管理服務水平和社會綜合效益。四是創新投入和發展方式,建立引導支持社會力量投資興建農村體育場地設施的激勵機制,落實財稅減免優惠政策,拓寬農村健身設施投入渠道,增強農村健身設施多元化供給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五是研究修訂《鎮規劃標準》,參照《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的做法,對農村體育健身設施類型、數量、規模、功能、服務半徑等作出明確規定,為農村體育健身設施規劃建設和提檔升級提供指導。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