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位于海拔1100米大山深處的重慶市深度貧困鄉、革命老區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貧困戶夫妻要求入黨的事成為佳話。走進其間,背后的故事耐人尋味。
這對貧困戶夫妻家住該鄉坪壩村石橋組,男主人叫向大忠,妻子叫鄒小珍。
見到向大忠,他長期露天勞作,黝黑的皮膚展示出強壯健康的體魄,精氣神十足的進取氣質令人佩服。妻子鄒小珍滿面春風,聲音婉轉如黃鸝,滿是繭子的雙手格外靈便。
農民夫妻遞交入黨申請書
2019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中益鄉視察調研精準扶貧,鄒小珍作為群眾代表受到了總書記的親切接見。隨后的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播放了這位農家婦女在現場流下幸福淚水的感人畫面。
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在向大忠夫婦腦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勤勞樸實的夫妻倆,在“如今政策就是好,我要努力往前跑”的扶貧精神鼓舞下,有使不完的勁。
“他倆口兒個頭不高,但脫貧增收致富奔小康的信心蠻高。”市委辦公廳扶貧集團駐坪壩村第一書記韋永勝笑著說,向大忠干活兒像“拼命三郎”,認真執著很有責任心,種中藥材是把好手,外出打工技藝出眾。鄒小珍賢惠手巧,能說會道,唱山歌那可是信手拈來,生動悅耳,家務事、地里活兒、喂豬喂雞樣樣都是行家里手。
采訪中,巧遇夫妻倆鄭重地向其入黨介紹人遞交入黨申請書。
在他們家的堂屋里,只見夫妻倆各自拿出一份寫得密密麻麻的入黨申請書,在結尾處一筆一畫莊重地簽上了自己的姓名。
“韋書記、韓干部,這是我和我妻子鄒小珍寫的申請書,想請你們兩個做我們的入黨介紹人。”向大忠、鄒小珍將入黨申請書遞給坐在身旁的兩個同志——韋永勝和農行重慶市分行駐中益鄉定點扶貧干部韓玉川。
接過這飽含貧困戶對黨感恩情深的入黨申請,韋永勝、韓玉川鄭重地在介紹人處簽名。
用勤勞雙手實現“兩不愁”
向大忠、鄒小珍識字不多,導致過去沒有啥技能,僅靠種植傳統的“三大坨”(紅苕、洋芋、苞谷)農作物和喂豬喂雞維持生計,一直在貧困線上掙扎。
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政府和農行想盡辦法幫助其穩定脫貧。
“在扶智上,政府可以說是下足了功夫。”該鄉駐村副鄉長郎滔說,一方面,對夫婦倆進行了多項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先后掌握了黃連、前胡等中藥材種植技術和電工、電焊技術。另一方面,特地安排韋永勝作為幫扶人,教夫婦倆識字學文化。
技術資料夫婦倆看起來吃力,韋永勝就不厭其煩上門輔導,反復講解書中所描述的知識要領。打工時,聰明肯動腦筋的向大忠還自己琢磨掌握了泥水工、木工技術。妻子鄒小珍除了參加政府組織的產業技能培訓外,還虛心向其他農戶請教。
就這樣,夫婦倆成了栽種中藥材的能工巧匠,鄒小珍通過參加廚藝技能培訓,成了小有名氣的“廚大嫂”。
“在資金幫扶上,農行可是立了大功喲。”郎滔說,重慶農行的扶貧干部了解到他家情況后,多次上門幫助其規劃產業,并及時發放了5萬元小額扶貧貸款,支持他家種植了5畝黃連、3畝前胡、12畝辣椒,還養起蜜蜂、生態豬和土雞。
政府和農行的傾情幫助,給向大忠夫婦倆無窮無盡的動力。夫妻倆分工協作,聯手推進自家產業的發展。一有閑暇,他倆還要到周邊打工掙錢。
夫婦倆用勤勞的雙手,鼓起了腰包,真正實現了“兩不愁”。
“三保障”讓生活有幸福感
腰包鼓起來了,向大忠、鄒小珍萌發了改善居住條件,拆“破屋”建新房的念頭。
申請提出,政府不僅立馬按程序批手續,還幫助其規劃設計。開工后,獲取了建房補貼。毛坯房建好后,外墻由政府按照統一風貌施工,廚房、衛生間、院壩地坪都納入政府“三改”范疇。
國家一系列優惠措施,使住房安穩有了可靠保障,讓他們從此告別了昔日破舊不堪的陋舍,過起了像城里人一樣的幸福生活。
夫婦倆的兒子讀小學是義務教育,享有教育資助。2019年,農行還專程將其兒子接到重慶主城區參加“‘精準扶貧,攜手同行’暑期社會實踐公益活動”,讓小朋友走出大山,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兒子很有感恩情懷與愛心,今年疫情防控期間,主動捐了10元愛心善款。
家里醫療也有堅實保障。鄉衛生院的醫生定期會到向大忠家,為全家人把脈問診、普及健康知識。
不忘黨恩,夫妻同行。他們把自己之前破舊不堪的房子照片貼在新房子里,時時對比。每每有人到他新房子來,他倆都要帶人參觀,向來人傾訴心里話:“黨的政策好,我們現在吃得飽穿得暖又修起了新房子,娃娃讀書不花錢還有補助,醫療也無后顧之憂,生活真是一天比一天好!”
“黨的恩情永不忘,我們要努力奔小康!”向大忠夫妻又有了新的奮進目標。
發展旅游辦起“飄香里”
在韋永勝和西南大學派駐該村掛職副鄉長秦松的悉心傳授指導下,夫婦倆在院壩種滿了各種各樣的花草;在住房旁建起了一畝多觀賞荷塘……
向大忠家發展康養民俗旅游條件得天獨厚——所處地理位置好,海拔1100米左右,特別適合城里人夏天來消暑納涼;新房子醒目矗立在剛剛鋪設好柏油的公路邊,交通便利;房前有寬敞的院壩……
翻修房屋幾乎用盡了他家的積蓄,一家三口只能住在簡單裝了一下的底層樓。二樓、三樓因資金斷鏈無奈閑置,發展農家樂遇到了瓶頸。
就在這節骨眼上,中益鄉政府出臺了大力發展民宿康養旅游的規劃。夫妻倆喜出望外,向政府提出了發展民宿旅游的申請。政府收到申請后積極跟進,為他家免費進行裝潢設計。
裝修沒有資金怎么辦?農行為中益鄉量身定制的“中益‘黃水人家’康養民宿旅游”專項創新性信貸產品為其送來了“及時雨”。通過韓玉川多次上門宣傳和“免擔保、免抵押”優惠政策的激勵,向大忠很快向農行提出了5萬元貸款申請,短短三天時間,貸款到賬。
政府的幫助,農行的支持,使他的裝修進度加快,家具、家電、廚具等陸續到位。“飄香里”的店招牌很快聳立在公路邊熱情迎客。
韋永勝、韓玉川等又趕緊幫其找客源。去年年末短短一個月時間,農家樂實現“開門紅”,讓向大忠夫妻倆對發展康養民俗旅游更是信心滿滿。
(作者單位: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委宣傳部)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