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深化農村改革 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安徽鳳陽縣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 李錦柱 字號:【

  2月5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攻堅克難之際,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三農”工作的重視。文件對標對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集中力量完成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兩大重點任務。其中壓軸第二十七條專門強調“抓好農村重點改革任務”,表明農村改革是激活主體、激活市場、激活要素的關鍵所在,是鞏固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需要,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對推動鄉村富民產業發展,加強農村基層治理,促進農民增收,提升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重要意義。作為農村改革發源地,小崗村需深入貫徹執行。

  回顧來時路,改革是小崗村發展的制勝法寶

  小崗村是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改革是小崗的基因,四十多年來伴隨小崗與國家一路同行。2016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小崗村并主持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總書記感慨:“當年貼著身家性命干的事,變成中國改革的一聲驚雷,成為中國改革的標志。”希望“小崗村繼續在深化農村改革中起到示范作用”。小崗牢記總書記囑托,不斷深化農村關鍵領域改革。

  小崗村在安徽省率先對集體土地進行了確權,鞏固了所有權;率先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穩定了承包權;推動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流轉面積達到六成多,用活了經營權,“三權分置”成效明顯。探索了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拓展村民股權證權能,設立風險補償基金,推廣“興農貸”,讓“紅證書”變成“活資產”,破解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題;完成了小型水利“兩證一書”改革,突出水利工程管護責任和使用成效;實施現代農業“三大體系”改革,以高標準農田治理為抓手,提高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水平,打造生產體系。

  小崗村在治理過程中實現“小田變大田、碎田變整田”和大部分“一戶一塊田”,鼓勵土地向種田能手集中,組建家庭農場和合作社,培育經營主體;在大田機械化、規模化、標準化基礎上,一產接二連三,實現三產融合,培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啟動了農村宅基地和農房“三權分置”改革,為農民實現財產權奠定了基礎。

  小崗村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2019年村集體收入1120萬元,連續三年實現集體資產收益分紅,人均1450元,村民從“戶戶包田”到“人人持股”再到“人人分紅”,分享了集體經濟的紅利。集體經濟積累為村民修了路,搞了綠化,統一通了電、自來水、燃氣、網絡,村莊常態化保潔;同時設立了教育獎勵基金,對老師、學生和考取大學以上學歷的小崗孩子實行獎勵。

  小崗村實施農村土地增減掛鉤項目,累計完成土地驗收指標1050畝,為國家新增基本農田,為城市建設、園區發展提供了土地指標,99%的村民實現新區集中居住。創新發展機制,創建小崗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為小崗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引擎;組建了小崗村集體控股的旅游公司,更多的村民參與到旅游產業發展中;建成小崗干部學院,打造培訓產業,讓小崗品牌成為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支撐。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年達到25600元。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升。

  小崗村的改革實踐,從人民公社的合到大包干的分,再到土地集中流轉適度規模經營的統,是一部鮮活的農村改革史;從大包干“紅手印”到確權頒證“紅本本”,再到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分紅利”,實現了百姓紅紅火火的美好生活。

  發展再啟程,改革是推動鄉村振興的第一動力

  突出一條主線,以農民和土地的關系為主線推動重點改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深化農村改革的主線是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因此,繼續深化土地“三權分置”改革,重點圍繞放活土地經營權,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培育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專業合作社、鄉村企業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農業農村發展增添新動能;積極探索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規模經營形式,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積極探索農房和宅基地“三權分置”的有效實現形式,盤活農村閑置農房和宅基地,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深化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同時在賦予村民占用和收益基礎上,探索抵押、退出等其他權能,讓股權活起來。繼續深化“三變”改革,進一步清理集體資產,如村已征用或流轉的土地,政府投資形成的新資產等,納入“三變”范疇,壯大集體資產。繼續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幫助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解決發展資金難題。成立大包干研究會及農村改革研究院,講好小崗故事。

  推動兩翼齊飛,鄉村富民產業發展和鄉村有效治理。著力構建以現代農業為基礎,以農產品加工為核心,以旅游、培訓教育、農村電商為三產“三駕馬車”融合發展的產業格局。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導向,圍繞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一產做優;繼續深化與北大荒集團、安徽農墾集團、安徽科技學院合作,積極引進恒大集團田園綜合體項目,大力發展現代生態農業、高效農業和特色優質農業,推動實現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

  堅持品牌引領,以小崗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為載體,二產做強,力爭到2025年實現“百億小崗”。堅持因地制宜,三產做旺。突出旅游龍頭,創新融合發展模式,將紅色旅游融入創意農業、觀光農業之中,聯結一產、促進二產;探索景區與群眾共享發展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景區發展、農戶受益。依托小崗干部學院和農業農村部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大力發展培訓經濟。拓展“互聯網+大包干”模式,推動電商產業發展。

  構建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社會治理體系。充分發揮自治的矛盾消解作用。進一步健全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村民自治機制,提高新區治理社會化、法制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共建共治共享。堅持“四議兩公開”,發揮黨員議事會、村民理事會等作用,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項目,聽取群眾意見,接受群眾監督,發動群眾參與,讓農民自己說事、議事、理事。

  充分發揮德治的春風化雨作用。扎實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以文化人”和村規民約作用,常態化開展文明衛生戶、小崗好人、好媳婦好婆婆等評選表彰,大力推進移風易俗,遏制大操大辦、厚葬薄養等陳規陋習。

  發展不止步,改革再出發。新時代的小崗村厚積薄發,氣貫長虹的改革發展新畫卷必將在這片熱土上徐徐鋪開。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