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區鐘靈毓秀,鳳臨之地人才輩出。
有個土家姐姐懷抱夢想,以不讓須眉的決心和闖勁,種植來鳳藤茶,積極開拓市場、致力打造品牌,幫助老百姓銷售農產品,帶動來鳳的老百姓脫貧致富。她就是湖北恩施州來鳳縣三合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湖北酉鳳來硒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楊藝瓊。
短短幾年內,楊藝瓊參加大大小小的推介展會100多場,舉辦藤茶體驗品鑒會30多次,在全國各地建立品牌形象店8個,輻射帶動全縣1萬畝藤茶基地,直接帶動217戶農戶,常年解決建檔立卡貧困戶76戶就業,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增收1200元。
懷揣農業夢想
發展來鳳藤茶
“我們的藤茶一定要按照綠色健康的標準去種植,因為產品是根基,服務定江山,然后才是銷售治百病。”楊藝瓊在合作社百福司木車壩基地里語重心長地對負責種植的陳永勝說。除了在外跑銷售,楊藝瓊最關心的就是產品的品質。
2001年,楊藝瓊開始經營商貿生意,外出進貨、聯系物流、管理員工、經營店面。經過近20年的艱辛打拼,楊藝瓊早已是一名成熟干練的商人,家里的商貿生意也頗具規模。
2016年,經商多年的楊藝瓊回到村里,發現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老人在家留守,土地只種苞谷、紅薯等傳統農作物,不僅收益不高,如果遭受災害,就很可能陷入飯都吃不飽的境地。
“我是做商貿生意的,要能在縣里發展農業產業,一方面可以‘盤活’自己的生意資源,另一方面還可以解決縣里部分貧困戶就業。”楊藝瓊琢磨著。
2016年,楊藝瓊了解到家鄉的藤茶銷售困難,種植藤茶的老百姓都愁眉不展,如果不做好市場開拓,整個產業可能面臨滅頂之災。一方面為了帶動縣里老百姓脫貧致富,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給消費者帶去健康的產品,她開始嘗試種植、推廣來鳳藤茶。
就這樣,懷揣著農業夢想,楊藝瓊組建了三合專業合作社,從商人變成了農民。
“只有打造品牌,來鳳藤茶才有未來。”楊藝瓊說。2016年以來,楊藝瓊一直奔走在打造來鳳藤茶品牌的路上。
為了把來鳳藤茶加入到“全球十佳網商、互聯網茶葉領導品牌”的藝福堂電商平臺中,從2018年開始,楊藝瓊開始持續不斷地把產品介紹、監測報告發送到藝福堂公司,并積極跟進對接,在長達一年多的積極聯系后,楊藝瓊的堅持感動了藝福堂的李曉軍董事長,他說:“你的堅持讓我看到來鳳藤茶的品質,讓我們一起踏踏實實為消費者做一款好茶,同時也為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貢獻一點力量。”從2019年7月開始,來鳳藤茶產品開始入駐藝福堂電商平臺。
為了讓更多人在線下了解來鳳藤茶,楊藝瓊又積極聯系湖北交投公司,以連鎖加盟的形式,把來鳳藤茶引進到湖北名優品牌“荊品惠”連鎖店內。在武漢城市中心、機場、高速路口等人流量大的地方以統一的“山貨捕手”品牌形象,向廣大消費者展示來鳳藤茶、來鳳特色農產品。
奔走一線
宣傳推介藤茶
“只要能推廣來鳳藤茶,大小展會我都要參加。”楊藝瓊說。2016年以來,楊藝瓊帶著藤茶到北京、武漢、杭州、徐州、南昌等地參加全國優質農產品展銷周、第十六屆武漢農博會、第二十二屆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第十七屆農交會等大型展銷活動。
在2019年的第十六屆武漢農博會上,酉鳳來硒公司的“山貨捕手”藤茶榮獲“金獎農產品”榮譽稱號。
短短幾年內,楊藝瓊已經參加大大小小的推介展會100多次,開展藤茶體驗品鑒會30多次。通過楊藝瓊了解到來鳳藤茶的人已經遍布國內外。其中,馬來西亞亞羅士打市議員廖勇華對楊藝瓊豎起大拇指,“來鳳藤茶口感獨特,功效顯著,非常難得,更難得的是你還能把它從大山中推廣出來,我歡迎你把它推廣到我們馬來西亞”。
楊藝瓊經常在展會之間輾轉奔波,熬夜、趕場是家常便飯,甚至經常因為趕時間買了站票,這對于一個年輕人來說都十分困難,但是50多歲的楊藝瓊卻說:“和把來鳳藤茶推介出去的難度比,這點困難都是小事。”
除了參加線下的展銷會,楊藝瓊還通過線上推廣的方式推廣來鳳藤茶。當楊藝瓊聽到農業農村部在來鳳定點幫扶的掛職干部說拍攝抖音視頻能推廣農產品后,她馬上就注冊了抖音賬號,還經常拿著手機向掛職干部討教錄制推介視頻的方法。
2019年4月,為幫助縣里致富帶頭人更好地利用抖音等新媒體推廣特色農產品,農業農村部掛職干部聯系了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邀請他們到來鳳為農業產業大戶開展新媒體內容創作和運營的培訓。楊藝瓊知道后,立刻報名參加培訓,并開始在抖音上發布推介視頻。自去年5月開始,在掛職干部的支持和激勵下,楊藝瓊不斷利用抖音宣傳推介農產品,至今已發布近600個視頻,其中部分視頻瀏覽量超過10萬次。
這不僅為楊藝瓊贏來了“藤茶姐姐”的美譽,還有效提升了酉鳳來硒公司“山貨捕手”藤茶品牌,擴大了市場影響力,為來鳳藤茶引來貨真價實的大訂單。2019年以來,酉鳳來硒公司已經與央聯扶貧優選平臺、浙江清亦潤公司、恩施龍馬聚優電子商務公司等多家公司簽訂購銷合同,總金額超500萬元。
助力脫貧
邁向共同富裕
經過幾年的發展,三合合作社發展藤茶種植基地1000畝,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增收1200元。
“楊姐,我看你品牌做得很好,能不能也幫我帶一帶面條,我們只會做產品,可是要怎么才能賣得好,真是讓人腦殼疼。”來鳳縣“巧手面條”的李總向楊藝瓊求助。“沒問題,只要能夠幫到大家,我一定盡力,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楊藝瓊說。
除了自己基地生產的藤茶,楊藝瓊還充分利用多年開展商貿生意的貿易伙伴優勢,積極推介來鳳縣的中華蜂蜜、香菇、特色面條、百合、土雞蛋、鳳頭姜、松花皮蛋、山茶油等來鳳特色農產品的銷售。
在參加展會推介、品牌打造的過程中,楊藝瓊總是帶上縣里的特色農產品,有時候公司的員工不理解,“自己家的牌子還沒打出去,怎么老是幫別人帶貨”,這時,楊藝瓊總會說:“都是鄉里鄉親,大家團結起來,相互扶持,才能把我們縣里的品牌打出去,我們公司的發展不也是得到政府和合作伙伴的幫助嘛,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
楊藝瓊積極開展藤茶種植,致力開拓藤茶市場的舉動獲得了當地政府部門的支持和點贊。來鳳縣農業農村局、扶貧開發辦、商務局等部門積極支持她參加各類展會,協助她開展品牌宣傳。縣扶貧辦彭昭元主任鼓勵她說:“希望你繼續堅持以誠信為本,踏踏實實開拓藤茶市場,為來鳳縣老百姓的藤茶事業再立新功,老百姓不會忘了你的。”
“生命的擁有在于時時感恩,感恩國家及政府的支持與關愛,讓來鳳貧困縣找準支柱農產品及生態農業產業鏈,逐步脫貧。感恩社會各界對藤茶的關注。感謝大家的愛心幫扶!”回顧來時路,楊藝瓊不忘初心,一直奮斗在路上。
(作者系農業農村部在湖北來鳳縣農業農村局掛職干部)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