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時期,也是備春耕生產的重要時期。當前農民群眾對大春備耕有不少期盼和訴求。對此,各級各部門要引起高度重視,從以下六個方面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讓農民群眾的備春耕期盼落地有聲。
一是提早確定種植意向。各地要在穩步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前提下,繼續深化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手機平臺等多種方式,為農民提供指導,幫助農民算好效益賬,引導農戶合理確定種植意向。
二是做好農機具準備。要根據各種農藝措施和栽培技術模式,利用網絡、電視、廣播等媒體,以視頻、講座和連線講解等方式,指導農戶在家中對自有農機具進行檢修和保養,緩解疫情結束后農機具集中檢修的壓力,確保春耕生產順利進行。
三是抓好備耕資金落實。各地要及時指導農民加強對手中余糧保管,確保不焐糧、不壞糧。要加強糧食銷售調度,及時發布糧食市場價格信息,幫助聯系銷售門路,引導農民及時銷售手中余糧,確保賣得出、賣上價。要積極協調涉農金融部門繼續創新金融產品,加大貸款投放力度。
四是加快春耕物資訂購和下擺。引導種子經營企業加快種子生產加工,協調供銷、石油等部門及時組織肥、藥、柴油等農資貨源,保證市場供應,平抑市場價格。引導廣大農戶利用自己熟悉的有經營資質、信譽好、能開具正規發票憑據的經營業戶或銷售渠道,通過微信或電話等方式預購預訂,待疫情穩定后再送到農戶,避免在疫情發生期內產生不必要的人員流動。
五是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在不干擾疫情防控、保證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及早安排開展農資春季打假活動。在種子市場監管方面,要深入開展“打假打轉”行動,始終保持對套牌侵權等違法行為嚴查嚴打的高壓態勢。在農藥市場監管方面,嚴厲打擊非法生產經營禁用高毒農藥、假冒偽劣農藥等行為。在肥料市場監管方面,嚴肅查處有效成分不足、非法添加農藥等行為。
六是加強農業科技培訓。各地要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形勢,通過農村廣播、編印宣傳資料、編發短信、微信推送等多種方式,圍繞科技示范園區建設、農業結構調整、強農惠農政策落實、綠色栽培模式、秸稈綜合利用等方面,強化新技術、新模式、新品種的推廣應用,避免人群聚集,降低疫情傳播風險,提高農業科技指導的到位率。
(作者單位: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樹掌鎮中心學校)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