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來,在農業農村部的支持指導下,山東省把穩定生豬生產作為農業工作的重點,堅持疫病防控與穩定生產兩手抓。8月份以來,生豬、能繁母豬存欄已連續4個月環比上漲,率先實現止跌企穩。截至12月8日,已調出生豬295萬頭,提前完成承諾目標。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狠抓責任落實。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先后作出批示43次;省政府常務會議6次專題研究。把穩產保供目標分解落實到市縣。建立政策措施跟蹤問效機制,先后開展4次督查暗訪。加強養殖、調運等全環節監管,落實監管責任。
二是強化政策支持,穩定市場供應。2018年11月山東省就出臺生豬生產扶持政策,落實穩產保供10條硬措施。統籌落實省以上財政資金近5億元,實施種豬直補、貸款貼息、擔保補貼等支持措施。取消養殖用地復墾費用。調整優化禁養區。擴大肉品供給,肉禽產能提升20%以上。
三是強化技術服務,嚴格疫病防控。2018年8月3日,山東省率先放開縣級、企業、第三方實驗室檢測權限。立足全產業鏈防控,組織專項整治。落實屠宰環節“兩項制度”。組成8個巡回指導組,開展技術服務專項行動。
四是強化體系建設,構建長效機制。加快無疫省建設,縣級獸醫實驗室基本具備病原學檢測能力。率先啟動村級防疫員管理制度改革,43個縣(市、區)已全面完成。推進生豬健康肉一體化示范行動,構建“1+2+N”全產業鏈運行模式。與京滬寧杭等主銷省市建立對接機制,做好點對點跨省調運。
下一步,山東省將認真貫徹落實穩存量、優增量、提質量、強供給,全力確保“兩節”“兩會”期間豬肉市場供應基本穩定,堅決完成承諾任務目標。
一是抓跟蹤問效穩生產。統籌推動財稅、金融、土地等系列支持政策落地見效。持續抓好監測預警制度,嚴格落實防控措施,強化技術服務,保持重大動物疫病穩定控制。深化龍頭企業、規模養殖場定點聯系機制,發揮大型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作用,構建現代產業格局。
二是抓結構優化增供給。推動傳統主產區提升水平、潛力區擴大產能。提升家禽生產,擴大牛羊規模養殖,推進奶業振興。開展標準化示范創建,推進屠宰企業標準化建設,加快養殖屠宰加工一體化發展,率先實現“調豬”向“運肉”轉變。加快42個畜牧大縣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實施。推動糧改飼面積穩定在260萬畝以上。
三是抓科技推廣強支撐。實施遺傳改良計劃,推動種豬企業育繁推一體化發展。推廣普及智能養豬裝備,推進畜產品精深加工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示范。加快建設智慧畜牧大數據平臺。開展畜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推動抗菌藥物減量使用,調整優化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廠布局。
四是抓體系建設促長效。著力構建現代養殖、疫病防控、屠宰加工、市場流通、監管服務“五大體系”。開展基層防疫檢疫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加快無疫省建設。推動村級防疫員管理制度改革2020年底前完成90%以上,膠東半島率先創建非洲豬瘟無疫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