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念,浙江麗水率先實踐,并于2019年列為全國首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國家試點市,經過實踐探索,鄉村涌現出一個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鮮活樣本,值得在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其中景寧畬族自治縣東坑鎮就是這方面的一個樣本。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東坑樣本
東坑鎮地處景寧縣城東南32公里處,是典型的少數民族鄉鎮、生態鄉鎮和后發偏遠鄉鎮。廣大干部群眾協力奏響生態環境保護、利用、提升的“三部曲”。經過5年多努力,東坑鎮實現了由傳統工業小鎮向畬鄉小花園的華麗轉變。
舍小利謀大局,守護一方山水,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奠定首要前提。一是打響“四大保衛戰”。2015年,東坑鎮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決關停涉污企業,以“兩山”理念為指引,重整思路再出發,先后打響“四大保衛戰”。經過幾年的努力,全鎮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9.8%,出境水質全部達到Ⅱ類以上。二是保護與修復雙管齊下。在做好環境保護的同時,全力修復已破壞的環境,通過土地整治復墾耕地1700余畝,完成天然林封育32573畝,建成面積510余畝的大徑材培育基地;在推進下山搬遷過程中,對原遷出地實施退耕還林,實現下山搬遷與生態保護雙推進。三是利用現代技術探索生態環境智能化監測模式。與鐵塔公司開展合作,建設生態指標預警監管系統,通過安裝現代化設備,對鎮域生態資源進行全方面立體實時監測和精準分析,促進了對生態資源的實時監測與管控。
建平臺強招商,瞄準價值轉化,把開發利用作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根本途徑。一是通過專業化、市場化平臺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成立東坑鎮聯振生態發展有限公司,探索公司實體化、市場化運營模式,確保公司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提升。二是全民參與,拓寬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廣度。積極發動本地農民,開展全民創業大行動,出臺一系列產業發展增值扶持政策,讓農民成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主人”。開展星級農戶評定,探索形成了農民創業信用核定機制,全鎮3000余名在家農戶參與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工作中來。三是招商引資,提高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質量。大力推進“兩進兩回”行動,積極吸引鄉賢、青年參與鄉村各類項目,引入招商項目14個,落地10個,實現投資額6.4415億元,有效帶動東坑鎮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如德易富等2家竹木加工企業入駐后,有力破解了鎮域賣竹難的問題,使得東坑最多的竹木資源價值得到提升。
重文化育品牌,聚焦內涵開掘,把品質提升作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基本方法。一是依托傳統技藝,提升生態產品附加值。持續開展鄉村匠人大賽,挖掘培育藥膳師、咸菜師等54名“鄉村匠人”,讓有一技之長的人成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主力軍。如咸菜匠人通過傳承和開發制作技藝,使得傳統咸菜的價值和文化得到提升。二是依托地域品牌,提升生態產品的經濟效益。借力“景寧600”區域品牌,建成“雅景多肉基地”、香榧產業基地、畬鄉“水果溝”等多個新產業基地,成功創建市級農業綠色發展示范區。三是依托畬鄉文化特色,提升生態產品的文化內涵。積極推進“紅+畬+綠”特色發展模式,開展深垟“森林人家”創建,推進美麗河湖游樂園、畬藥養生度假村等一批項目,年旅游人次突破40萬。生態產品價值在東坑老百姓追求“三美融合”的征程中逐步實現。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鄉村訴求
在調研中發現,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鄉村實踐中也存在著許多來自基層的訴求,需要在試點實踐中不斷加以回應,推進基層試點不斷向前發展。
生態發展公司管理運營亟待專業化人才的加盟。由于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生態修復治理以及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都是非常專業的事務,公司運營需要深厚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運營經驗,但鄉鎮缺乏專業人才,現有的公司管理團隊難以真正發揮出生態發展公司的作用。鄉鎮依靠自己力量去聘請專業人才存在涉及面不廣、吸引力不足等問題,生態發展公司這一重要平臺的作用并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需要引入持續的市場力量。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只有政府單方面力量的推動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持續引入市場力量,才能可持續、長效發展。如何吸引廣大市場主體、消費者以及普通民眾積極參與到這一項工作中來,是試點工作最關鍵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工作需要不斷總結完善推廣已有機制。目前各鄉村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試點,均能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沒有統一的模式,有利于發揮各鄉村自身優勢與特色,但也存在著各自探索不能形成規范化運行機制的問題,亟待市縣各相關部門及時總結提升現有的經驗做法,形成完善成熟的機制與模式。
政策建議
把鄉村生態發展公司置于鄉村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核心位置上。鄉村生態發展公司上承基層政府,把政府的生態保護與發展政策融匯于公司發展目標與任務之中,下接鄉村農戶,使鄉村各類資源與工商資本對接,發揮出更大效益。應抓住鄉村生態發展公司建設這一“牛鼻子”,加大財力、人力投入,賦予其全盤掌管鄉村生態保護監管、生態效益提升、生態效益轉化等職責,盡快做大做強鄉村生態發展公司,為鄉村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提供持續的市場化力量。
加強鄉村生態發展公司專業運營團隊的培育與調配。目前各試點鄉鎮大都建立了鄉村生態發展公司,但存在運營團隊專業人才缺乏等突出問題。因此建議:一是出臺相應政策與辦法,由市縣國資公司建立專門的人才招聘平臺,開展相關專業人才的遴選與聘用,形成常態化專業人才聘用、使用、考核辦法與渠道。二是把上級政府選派的各類駐村指導員納入到生態發展公司專業人員選用視野中,讓他們以兼職形式加入生態發展公司運營團隊,以此彌補專業人才短板。
從市縣層面加大鄉村生態產品的市場化營銷力度。市縣相關部門要整合力量,組成專門統一的營銷團隊,就本市鄉村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相關產品進行專業化推介與營銷,建立長遠的戰略性營銷規劃,分步驟、有重點、針對特定目標市場進行精準營銷。近期許多地方特色農產品通過直播帶貨而熱銷,麗水也在這方面走在了前列。要總結鄉村生態產品直播帶貨的經驗與模式,不斷完善并優化各環節,探索帶貨模式下消費者消費心理與特征,提升產品品質。
建立廣大村民全員參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機制與制度。市縣出臺村民全員參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相關政策,動員其參與到鄉村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項目中,探索村民參與環境保護并從中獲得收益的機制。開展創業星級農戶和生態信用村評定工作,確保鄉村生態效益不斷增長。除此之外,最大限度盤活鄉村要素資源,開發利用閑置農房、荒山荒地、河流、林地,通過市場化運作不斷提升各類資源利用和轉化效益。
總結提升近期已經成型的鄉村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成功模式。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要在試點期內取得明顯成效,需要兩條腿走路。一是對原有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經驗做法及時總結提升,并在適當范圍內進行推廣;二是對目前正在探索實踐的工作機制進行深化與優化,提煉成可學可復制的經驗做法,以此推動此項工作上新臺階。#FormatImgID_0#
(調研組成員:張永忠,謝炳麟, 何躍武,浙江省麗水市委黨校;李穎,浙江省麗水市農業農村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