顆粒入倉后,晉西北的田野呈現一片安靜平和的景象。隨著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控趨嚴,特別是2020年5月《山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禁止野外用火的決定》的出臺,野外秸稈焚燒成為違法行為。忻州市五寨縣作為耕地面積75萬畝、年產秸稈20萬噸的農業大縣和產糧大縣,怎么處理秋冬季節大量的秸稈,成為鄉鎮基層干部和群眾非常關心的事。
為了切實解決好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問題,五寨縣本著“惠農、利企、綠色、循環、多贏、高效”原則,強化政策引導,創新工作機制,結合生產托管作業,探索出了“培養生產主體、實施綜合利用、培育產業鏈條”的秸稈綜合利用新路徑,取得了良好成效。2020年10月,五寨縣統籌制定了《五寨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方案》,整合生產托管及其他各類資金2000萬元,通過政府引導、政策扶持、市場化運作,引進專業公司,培養本土合作社,實施農作物秸稈收獲、還田、滅茬及深翻等4個環節的生產托管作業。具體實施中,每畝全環節財政補貼作業費用52元,農戶支出48元,實現秸稈飼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利用,并以此帶動綠色養殖、有機旱作農業等綜合利用相關產業鏈條的連接,形成企業增利、農戶增收、政府增效的互惠多贏機制。
綜合利用串起億元新產業
新寨鄉是產糧大鄉,年產秸稈2萬噸。2020年3月春季防火期間,該鄉政府幾乎全員24小時上崗,在各個路口、地頭值守,勸返、管控農民野外焚燒秸稈,但由于多年來的生產習慣以及秸稈難以處理等原因,防控效果差強人意。
為了徹底解決秸稈綜合利用問題,進一步延伸飼草產業鏈條,大力發展草食畜牧業,新寨鄉引進山西最大的飼草龍頭企業駿寶宸公司,同時牽頭組織小河頭、梁家坪、孫家坪等4個鄉鎮所轄7個村籌集350萬元,與駿寶辰公司入股新組建農業科技企業,啟動總投資1680萬元的萬噸檸條青儲玉米飼草綜合利用項目,以全縣65萬畝檸條和75萬畝農作物秸稈作原料,形成年產1萬噸全價檸條顆粒飼料的生產能力。
2020年10月,從丹麥引進的大馬力拖拉機、摟草機、撿拾裹包機等10多臺大型農機在新寨鄉莊窩村一字排開,緊張作業,廣袤無垠的沃野上,一卷卷整齊排列的秸稈裹包陣列儼然成為“明星”,從未見過飼草規模作業的農戶紛紛圍觀議論。“這是五寨興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實施的項目,僅前三天,我們就先后實施了秸稈回收、滅茬、犁地作業一千多畝。從效果上來看,畝均減少農戶生產投入60元,作業主體除了每畝100元收入外,還可以將秸稈銷往新建的生物質發電廠做燃料或者篩選后儲存做飼草出售,每噸價格從260至600元不等。2020年全鄉收獲秸稈4.5萬噸,秸稈變飼草和燃料的附加值留在了產地,留給了經營主體和農戶。這樣從源頭上解決了秸稈焚燒問題,減少了大氣污染,消除了火災隱患。下一步我們要依托引進的農業龍頭企業,把生產性服務業扶持好、培育好、發展壯大好。”縣委常委、新寨鄉黨委書記高躍龍說。
“如今,村里幫我們機收、滅茬、犁地,對村民真是有利。秸稈處理讓人頭疼,以往我們得自己花錢雇人,生產托管真是一項惠民工程。”新寨鄉莊窩村村民何雄高說。
在政策引導下,全縣3家飼草龍頭企業、20多家飼草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參與到秋冬秸稈綜合利用大會戰中,并帶動農機作業人員季節性務工150余人,解決生物質電廠秸稈供應15萬噸,銷售飼草2萬噸,五寨的秸稈、檸條等飼草加工倉儲業正在形成一個產值近億元的新產業新業態。
綠色循環打造有機新品牌
在做精做足秸稈利用文章的基礎上,新寨鄉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秉承“綠色化發展、循環化延鏈、集群化布局、園區化承載、品牌化提升”思路,打好“綠色環保、循環發展”牌。
新寨鄉通過深入發掘全鄉1萬畝檸條和3萬畝玉米秸稈經濟價值,進一步推進雜糧、飼草、藥材有機旱作示范種植,推進檸條、青儲玉米等飼草綜合加工利用,示范帶動小散戶發展牛羊等草食畜規模生態養殖,形成“糧—草—畜—糞—田—糧”的循環鏈條,全力打造“新寨有機優品”區域公用品牌,全面提升產品價值和品牌影響力。
目前,興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已經建成儲草棚3000平方米,購置玉米秸稈收獲、耕地、青貯裹包、篩選分級等大型農機設備20多臺(套),規劃新建一條檸條顆粒飼料生產線;除此之外,對接引進了存欄3萬只的有機檸條肉羊生態養殖企業,計劃用3年時間引領、帶動該鄉形成存欄達10萬只的有機檸條肉羊標準化養殖規模,打造產值2億元的草食畜牧業產業集群。
馬國鋒是新寨鄉百草溝村的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在脫貧政策支持下發展生態羊養殖,從2014年的30只發展到現在的500多只,年出欄達200只左右,全年收入達到40余萬元。“我自己種了90畝玉米,飼料能自給自足。但是每到秋收就得雇人,秋后開春還得掏茬子,費時費力?,F在好了,鄉里組織生產托管作業,不僅包收糧食、處理秸稈還負責耕地,解決了我的后顧之憂,這下放羊、種地兩不誤。明年我計劃擴大養殖規模。”馬國鋒介紹。
資源聚集引來產業新龍頭
五寨縣前所鄉實施的五寨縣國耀綠色能源有限公司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為當地帶來新的利好。項目投資達4億元,可年消耗五寨及周邊秸稈等農業廢棄物30萬噸,可提供清潔電量2.1億度,實現年營業收入1.4億元,利稅3000萬元,直接提供就業崗位100個,收集的秸稈可為當地創收6000余萬元。
“為了配合生物質電廠做好秸稈收儲,鄉里積極支持做好電廠儲料場征地租用工作,同時大力組織農民合作社做好秸稈回收工作。截至目前,前所鄉近80%的耕地已經完成滅茬、收草和犁地環節。不能用作飼草的秸稈全部供生物質電廠發電,不僅環保,還促進了農民增收,是一舉幾得的好事兒。”前所鄉鄉長沈文華說。
“五寨縣國耀綠色能源有限公司落戶到了我們前所鄉,給我們孤山村人帶來了福利,不僅通過生產托管解決了秸稈處置問題,還減輕了農民負擔。”前所鄉孤山村黨支部書記蘆俊生說。
“農閑了,跟著我們支書跑運輸拉秸稈,每個月收入五千元,還管飯。村里人也都有事干、有錢掙,老百姓的日子也一天天好起來了。”運輸司機郭金成說。
像新寨鄉、前所鄉一樣,五寨全縣上下全面動員,通過“政策支持+市場化運作”模式,全面推進秸稈綜合利用。截至2020年底,全縣范圍50萬畝玉米、高粱、谷子等高桿作物秸稈生產托管作業已經完成37萬畝,剩余13萬畝將在春節后完成,確保全縣高桿作物玉米、高粱、谷子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五寨的秸稈綜合利用正在成為串起種養殖加工各環節和一二三產業綠色高效循環融合發展的新路徑。#FormatImgID_0#
(作者單位:山西省五寨縣縣委黨校)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