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讓“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共同富裕
時間:2022-02-14 12:28:08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楊圓華 王鵬翀 戴世勛 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期間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既要有城市現代化,也要有農業農村現代化,浙江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率先突破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浙江歷屆省委、省政府沿著“八八戰略”指引的路子,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接續實施統籌城鄉系列工程,持續縮小城鄉之間、工農之間差距,城鄉融合發展走在全國前列。進入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重心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黨中央賦予了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新使命。這對浙江農業農村現代化和城鄉融合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深化城鄉綜合配套改革,高質量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高水平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促進農業農村共同富裕。

  立足發展新階段,深刻把握新形勢新變化

  全面建成高水平全面小康社會、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階段后,浙江的發展階段、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等宏觀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2020年,全省人均GDP達到1.46萬美元,城鎮化率達到72.1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1930元,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到1.96。針對這些變化,要全面分析城鄉融合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新思路和新任務。

  立足“三大新形勢”。從工業化后期、城市化后期、老齡化加速期等新的視角,分析城鄉人口結構、發展空間、產業融合等新變化。認真分析新發展格局下,如何用好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等問題,推動更多資源要素向鄉村傾斜。著眼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構建進度滯后于農民群眾期盼熱度、農民掌握新技術新業態深度滯后于區域產業鏈提升速度等問題,重新審視發展遇到的新難點、新痛點、新堵點。

  把握“三個新態勢”。隨著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工農城鄉關系的改善,三農內部發展分化態勢明顯。在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構建過程中,科技引領對于農業結構調整的凸顯,城鄉之間、三次產業之間加速融合,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但傳統種養業、加工服務業利潤偏低,受土地、勞動力等成本制約明顯,鄉村產業之間分化加劇,優勝劣汰、結構性調整更加明顯。在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村莊建設加快,示范村、精品村、風景線層出不窮、爭相斗艷,但還有一些村落發展滯后、甚至萎縮消亡,村莊之間分化加劇,整體空間布局更加優化。在現代農民培育過程中,更加突出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導向,呈現出鄉村人口規模減少、農業人口減量和鄉村老年人口增加、鄉村外來人口增加的“兩減兩增”態勢,農村居民之間分化加劇,流進流出、階層性重構更加明顯。

  緊盯“三個新要求”。第一,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的深入落實,干部配備上優先考慮、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速構建。第二,共同富裕的全面推進,既要在現有城鄉制度加速并軌的基礎上,深入推進城鄉全方位、系統性融合,加快消除城鄉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的差距;也要及時洞察新的城鄉差距,如數字化差距、發展機遇差距、資源資產增值差距等。第三,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進一步推進,將會涌現更多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方面的突破性舉措,形成一批城鄉融合發展的標志性成果。

  緊扣四化同步,優化新目標新要求

  高質量推進城鄉融合,要緊盯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這個總目標,以建立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為方向,推動城鄉居民基本權益平等化、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城鄉居民收入均衡化、城鄉要素配置合理化、城鄉產業發展融合化、城鄉生態保護一體化、城鄉同步實現現代化,著力打造國家城鄉融合發展樣板區。在推進過程中,重點強化三項驅動。

  強化改革突破驅動。堅持集成改革和單項突破并進,以“三位一體”農合聯改革為重點,深化農業經營體制改革,從體制機制上破解大國小農國情。以農村“三塊地”改革為重點,推動城鄉要素流動,打通關鍵堵點、取得標志突破,基本構建制度體系。

  強化科技創新驅動。搶抓“互聯網+”、生命健康、新材料發展機遇,引導和吸引優質要素流向鄉村。搶抓數字化改革機遇,加快鄉村生產生活方式數字化變革。強化農業科技支撐,聚力主攻現代農業生物、綠色智慧高效生產、農產品質量與生命健康。實施三農新基建,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

  強化綠色發展驅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鞏固綠色生產方式轉型成果,推進農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深化“三大革命”,倡導生態倫理,形成綠色生活方式。健全生態價值實現機制,培育發展區域性主導產業,形成現代鄉村產業體系。

  堅持系統集成,協同落實系列新舉措

  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堅決破除體制機制弊端。

  健全城鄉要素自由流動機制。協同推進城鄉戶籍制度改革和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推動農業轉移人口由外出就業向安居樂業轉變。完善“人地錢掛鉤”配套政策體系,資金、土地等要素向人口集聚地傾斜。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基本實現產權交易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擴大宅基地“三權分置”試點,探索開展有期限的使用權出讓租賃試點,分批推開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深入實施“兩進兩回”行動,暢通城市優質要素資源“上山下鄉”通道,增強鄉村人才、智力、要素支撐。

  健全城鄉基礎設施統一建管機制。加快推進農村基礎設施擴容提標,基本實現自然村通等級公路和有條件行政村通雙車道、鄉村穩定可靠供電和快遞網點服務全覆蓋,推動城市天然氣配氣管網向鄉鎮和城郊村、中心村延伸。大力開展農村5G網絡、冷鏈物流和自動化倉庫物流、智能化產銷市場、智慧農業等新基建,打通農產品進城和商貿品下鄉高速通路。強化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政府投入和主導責任,加快健全城鄉基礎設施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護機制。

  健全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機制。實施清單化推進、標準化建設、制度化落實,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標準統一、制度并軌、質量趨同。支持在有條件地區,先行開展12年免費基礎教育、農村養老保險提標等試點。

  健全開放包容的合作體系。依托大灣區、大花園等建設,打通區域間的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市場鏈,促進鄉村之間開展更緊密合作。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跳出鄉村發展鄉村,積極開展更為廣泛的對外合作交流。

  (作者系浙江省委黨校中青一班三支部學員)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