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在總結地方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深入分析鄉村治理中運用 積分制、清單制,以及整治高價彩禮、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等方面典型做法的內在規律、關鍵 環節,分別歸納提煉形成了三個“一張圖”,作為鄉村治理典型方式工作指南。本刊特將三個“一 張圖”予以刊發,并輔以相關案例,方便各地在開展鄉村治理工作中參考借鑒。
運用“積分制”注意事項
一、積分制工作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確保體現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規范有序開展,保障積分制沿著正確的方向推進。
二、積分制要結合當地農村發展實際情況,針對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從農民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治理問題入手,比如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推進移風易俗、營造文明鄉風等。
三、積分制要在堅持核心機制不變的前提下,圍繞鄉村治理的重點任務和突出問題,結合實際確定積分內容和對象,采取符合農民意愿和習慣的積分方式,建立動態管理、操作性強的積分體系,確保可量化、可計算,保證公信力。
四、實施積分制必須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積分制的懲罰性措施不得侵害農民合法權益。要防止積分制做法泛化,慎重研究將公民基本道德等要求納入積分制加分范圍,避免引發功利化風險。
五、引導農民群眾成為積分制的監督主體,在積分內容設置、申報審核等環節始終履行民主程序,全過程公開操作,鼓勵農民群眾自評、群眾之間互評、干部考評等方式相結合。
六、各地在推廣運用積分制過程中,要十分注意運行保障問題,堅持共建共治共享,凝聚各部門和社會各類組織力量參與,形成協同推進積分制的合力。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機制,在以精神獎勵為主的同時,鼓勵給予適度的物質獎勵。鼓勵各地充分運用信息化等手段開展積分數據收集、匯總及統計等工作,優化完善日常管理。
運用“清單制”注意事項
一、編制清單過程要依法依規,確定清單內容須遵照法律法規和政策,做到全面、規范,防止通過清單將部門攤派任務制度化。清單不求大而全,要突出問題導向,因地制宜編制。
二、清單應用過程中,切不可流于形式。要加強各級黨組織的領導,保障清單規范運行。要多渠道加強宣傳推廣,通過政府信息公開、印發流程圖手冊、村委會公示欄等途徑,讓農民群眾知曉清單內容,了解工作程序。要通過完善工作制度、加強業務培訓等,讓干部心中有戒,照單履職。
三、為保證清單制切實發揮作用,在編制清單、推廣運用的基礎上,要注重建立完善配套措施。推動加強鄉鎮行政綜合服務中心、農村綜合服務站點、服務信息平臺等硬件和軟件建設。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擴大智能化服務平臺在鄉鎮和村的覆蓋面。
四、各級農業農村部門、鄉村振興機構可將在鄉村治理中運用清單制作為減輕村級組織負擔、創新鄉村治理方式的重要抓手,主動加強與紀委監委、組織、農辦、民政、司法、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的協調合作,細化工作措施,形成部門工作合力。
“移風易俗”注意事頂
一、要選擇合適的治理區域。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的行為互相影響,如果整治范圍太小,難以形成氣候;如果范圍太大,各地情況差異明顯,難以制定標準,而且從上到下政策效應可能減弱。縣(市、區)是農民群眾親情交往的主要區域,以縣(市、區)為單位開展為宜。
二、在專項整治各項基礎性工作完成后,要全行政區域統一啟動,一鼓作氣,形成濃厚的氛圍,務求一舉突破,在較短時間取得效果。而且,必須堅持不懈抓下去,久久為功,切忌“一陣風”、雨過地皮濕。
三、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屬于道德層面、社會風氣的問題,須黨委政府主導,村民自治主推。在黨委、政府的統一組織領導和部署下,主要依靠村民自治組織的力量和方式,通過制定約束性的措施來推進。
四、出臺優惠措施重在引導,要務實,能兌現。出臺制約性措施要于法有據、合理合規。
五、要堅持黨員干部帶頭。農村社會“村看村、戶看戶,黨員看干部”,管好了黨員干部,群眾工作就好做。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