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南省洛陽市孟津區堅持把“廁所革命”作為“一把手”工程,高標準、嚴要求、系統化、人性化推進農村污水治理,以治污“小成效”推動農村“大變樣”,農民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全面施策治污,打造“有品質”的人居環境。一是全域規劃。按照“村里村外不見垃圾、房前屋后見縫插綠、廁所污水一并治理、清潔家園人人出力”的32字工作思路,高質量編制孟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計劃以及農村污水處理專項規劃,推動農村污水治理與垃圾清零、廁所革命、一村萬樹、清違治亂等協同推進。二是全域統籌。把地形地貌、人口規模、聚集程度、村莊區位條件等作為選擇改廁治污的重要因素,創新實施農村污水治理“三定三分類”工作思路(根據人口定規模,根據水量定管網,根據水質定工藝),加快構建“一網一線一單元”規劃布局。織好中心鎮區“一張網”,將中心鎮區及周邊村莊的生活污水統一截污納管,實現達標排放、循環利用;串好重點村莊“一條線”,將各鎮地勢平坦、人口集中、相鄰相近的重點村莊“串點成線”,完善“線”內各村污水管網,將村組農戶生活污水接入處理站點,實現閉環處理,確保達標排放;建好偏遠村落“一單元”,對人口較少、居住分散、位置偏遠的村落,以一戶或多戶為單位,建設規模不等的三格化糞單元,對生活污水就地處理。三是全域治理。堅持“一鎮一方案、一村一圖紙、面上全推開、鎮有示范村、村有示范街,街有示范戶”,分類分批、梯次逐輪推進農村污水治理工作。堅持改廁與污水處理同步推進,以水沖式為主,以集中收集糞污模式為輔,兼顧三格式、雙甕漏斗式廁污同治,通過鋪設污水管網、新建污水處理站,逐步實現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從無到有到全。目前,已實現鎮(辦)級污水處理廠(站)全覆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覆蓋率達80%以上。
整村推進治污,打造“有活力”的人居環境。一是全面推進。圍繞農村污水治理,以改廁為重點,同步推進改廚、改浴,對達標的農戶一次性獎補800元。目前,已改建水沖式廁所4.1萬余座,“三改”覆蓋率達85%以上。二是全程監管。堅持求好不求快、質量第一的標準,統一制定村級污水管網造價標準及施工規范標準,統一按照污水處理標準技術要求對施工人員集中培訓,統一委派專業公司技術人員對工程施工各環節全程提供技術支持,統一聘請專業監理公司與村監委會組成監理小組對項目進行監管,確保農村改廁改一個成一個。三是全員參與。積極構建“政府主導、部門主抓、市場主建、鎮村主責、農民主體”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引導各村將農村污水治理寫入村規民約,以“五美庭院”“星級文明戶”等評比為抓手,充分調動了群眾的積極性。
全力保障治污,打造“可持續”的人居環境。一是解決“有人管事”的問題。成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專項小組,并從財政、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等部門抽調干部專職專責集中辦公,全面推進農村污水綜合治理。成立孟津區水投公司,牽頭推進農村污水治理工作。二是解決“有錢辦事”的問題。健全多元投入機制,堅持“財政擠一塊、融資投一塊、群眾籌一塊、集體兌一塊”,截至目前,全區累計整合財政資金、政府債券資金、社會融資等達5億余元。堅持遵照上級政策、尊重群眾意愿、遵循節水原則,根據用水量每戶每月收取不超過10元的污水處理費(特殊群體免費)。三是解決“有效干事”的問題。成立專業運維團隊,搭建農污智慧管家系統,全天候不間斷對污水管網和設施運行情況進行遠程監控、應時管護、常態管理。
(作者系河南省洛陽市孟津區區委書記)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