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的經驗做法——基于對陜西、新疆村鎮的調研
時間:2022-02-14 12:05:07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周向陽 朱寧 韓煒 字號:【

  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是當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然而,隨著農村社會變遷,鄉村治理面臨一些新問題新挑戰,“干部干、群眾看”,農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和熱情不夠高,與經濟利益掛鉤的矛盾糾紛還時有發生,道德文化素質有待提升,人才儲備不足等。陜西、新疆兩地村鎮在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鄉村治理體系進程中,加快鄉村治理創新是破解上述治理難點堵點問題的關鍵,激發了群眾參與治理的積極性、提升了治理效能,取得了顯著效果。

  調研組共走訪調查陜西省楊凌示范區楊陵區、合陽縣、藍田縣、西安市長安區、新疆阿克蘇市等5個縣(區、市)7個鄉鎮(街道)10個村(社區)。其中,楊陵區、阿克蘇市為鄉村治理體系試點示范單位。調研的這5個縣(區、市)可分為三個類型,一是都市圈地區,楊陵區、藍田縣、長安區位于西安市1小時經濟圈范圍內,經濟發展活躍,城鄉人口流動相對較大。二是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地區,合陽縣于2019年5月實現脫貧摘帽,但農民收入總體水平還不高,2020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12350元,低于全省平均值13316元。三是邊疆地區,阿克蘇市地處南疆中部,也是多民族聚居地區,維護社會安定顯得尤為重要。

  加強基層黨組織領導

  藍田縣董嶺村以“黨建+”方式,推動黨建與改革創新、產業培育、脫貧攻堅、精神文明等農村工作融合發展。以“黨建+改革創新”為例,董嶺村通過采取“黨員建議、黨支部提議、‘兩委’會上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大會決議”的規范流程,顯著增強黨組織、黨員在議事中的作用,實現了精簡職能、提高服務效能的目標。

  合陽縣坊鎮印發實施方案,分別在鎮村兩級成立鄉村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嚴格落實鎮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村級黨組織“三會一課”制度,有效整頓了軟弱渙散黨組織,全面提升了村“兩委”班子成員的素質。

  阿克蘇市依干其鄉通過選好村黨支部書記、從機關干部中選拔合適人員到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充實基層黨組織力量等方式,強化了黨組織的政治功能;通過開展黨員聯系農戶行動(平均每名黨員帶動2個農戶)、定期走訪特殊人群等方式,強化了黨組織對鄉村治理的領導地位,引導群眾聽黨話、感恩黨、跟黨走。

  深入推動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

  楊陵區田西村通過利用群眾喝大碗茶文化活動開展法律宣傳,聘請司法局法律工作者和法院法官開展案例教學、運用微信群推送法律知識、組織放映法治電影等方式,提高法律宣傳效果;通過堅決抵制和依法處置惡意損壞侵犯村集體資產行為等方式,有效化解矛盾糾紛、提高村干部治村威信。

  合陽縣坊鎮成立心連心工作室,實施創立五步工作法(知心事、聽心聲、解心結、暖心窩、定心丸)開展矛盾糾紛調解。干部下沉基層,主動摸排轄區內各類矛盾糾紛,做到心中有數,定期收集群眾信訪問題,傾聽民情民意,對信訪問題對癥下藥,推動矛盾科學處置、有效化解。

  長安區勞動村大力傳承弘揚柳青“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創業精神,將鄉村文化資源融入道德建設,繪制“二十四孝”主題文化墻,修建“二十四節氣”扇形文化廣場、村史廣場。

  合陽縣靈泉村通過利用國家傳統古村落保護資金,加強傳統古民居、文創院落等傳統古村落示范區保護,為加強德治挖掘傳統文化

  底蘊。

  阿克蘇市尤喀克科克巴什村加強村級陣地建設,通過投資新建辦公樓、村民活動室和村民大舞臺等方式改善道德文化建設的硬件條件,利用農民夜校、村民大舞臺開展黨的各項惠民政策宣講,組織開展各類文體活動,2021年開展各類宣教活動38場次,受教育群眾多達4000余人次。

  將鄉村治理與集體經濟發展結合起來

  藍田縣董嶺村十分注重村莊人居環境整治,借助當地影視基地建設機遇,結合影視城演職工作人員臨時住宿的實際需求,加強民宿、農家樂、農特產品商店等新業態開發,有力帶動了村集體經濟發展。實施“三變”(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通過成立村集體建設公司,建立現代農村產權制度,以入股的形式讓村民參與其中,用每年年底統一分紅等方式,帶動了農民群眾增收致富。在發展鄉村旅游業和綠色生態產業、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運營等方面,董嶺村重視村民參與治理,充分保證村民參與決策權和監督權,做到還權于民,推動村民“共同締造”,打造“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村莊治理閉環。同時,實施黨支部零控股、對重大決策享有一票否決權的制度,既保證黨組織對村莊集體經濟工作的領導、集體資產經營安全,又避免了支部班子成員因持有股份產生不必要的爭議。

  創新鄉村治理方式

  楊陵區王上村專門制定出臺積分管理辦法,以農民行為表現為主要考核內容,引導農民參與鄉村治理,消除“干部干、群眾看”的怪現象。在精神獎勵方面,優先推薦積分高的農戶參評各類榮譽稱號;在物質獎勵方面,允許村民使用積分到超市兌換日用品,對年度總積分排序前5名的村民給予額外更加豐厚的物質獎勵;在服務獎勵方面,允許村民兌換健康服務卡、免費健康體檢等。在積分制的激勵下,村民行為明顯改善,參與村級公益事務的積極性大幅度提升。

  阿克蘇市巴格其村制定了積分制管理辦法及兌換細則,以農戶家庭為單位進行積分管理,村黨支部負責記錄,駐村聯系領導負責審核,對村民參與志愿服務、扶貧幫困、義務監督、環境衛生等集體活動的行為進行加分,對破壞民族團結、鄰里和睦、環境衛生、參與違法活動等行為進行扣分。積分制不斷激發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內生動力,提升村民精神文明素質,實現了用積分記錄美德、用積分認可表現、用積分傳遞正能量的目的。

  強化鄉村治理的人才支撐

  楊陵區田西村在2020年村委會換屆選舉中,積極推動青年委員、婦女委員通過民主選舉選入村委會擔任村干部,改善村干部隊伍結構,為村莊未來5年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儲備。該村還通過社交軟件加強與本村籍在外各類人才的溝通聯絡,引導在外人才通過資金回饋、捐贈物資、出謀劃策等方式直接或間接參與鄉村治理。

  長安區勞動村在街道的領導和安排下,力促基層干部年輕化、專職化、知識化。該村積極發揮大學生村官作用、選好后備干部,落實黨員包片制度、村干部包組制度,增強村“兩委”凝聚力。

  藍田縣董嶺村黨總支吸納3名70后、1名80后和1名90后等年輕人作為成員,同時改善總支部成員學歷結構,目前黨總支成員大部分具備高中以上學歷,還有研究生學歷成員1名。

  新疆阿克蘇市全面推進218名大學生和留疆戰士到村任職,實施116名村黨組織帶頭人整體優化提升行動,針對706名村級后備基層干部開展專題培訓。

  陜西、新疆兩地典型村鎮做法各有千秋,但殊途同歸。一方面,不斷保障農民群眾在農村社會事務中享有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鞏固農民群眾作為鄉村治理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村莊內外的有利條件,不斷增強農村集體經濟的帶動力,形成推動治理有效的強大合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在完善現代鄉村治理體系、提升鄉村治理效能方面發揮明顯作用。

  (作者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