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惠民普法慶賀農民豐收 法治先行助力鄉村振興
時間:2022-02-14 12:03:33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 作者: 字號:【

  2021年9月23日農歷秋分,我國迎來了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廣大農民和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慰問。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確定每年農歷秋分日為中國農民豐收節,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廣大農民的深切關懷,彰顯了中國農民豐收節的重要地位。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鄉村振興促進法的宣傳貫徹,中國農民豐收節期間組織全國農業農村系統以“鄉村振興、法治先行”為主題開展了普法活動,將鄉村振興促進法宣傳貫穿慶豐收活動,讓農民群眾共享法治大餐,在全社會營造了依法推進鄉村振興的良好氛圍。

  統籌組織強力宣傳。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將鄉村振興促進法普及宣傳納入總體方案,作為慶祝活動的“重頭戲”。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通過新聞發布會等形式宣傳普法活動,為普法活動順利舉辦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農業農村部法規司整體謀劃、系統設計“鄉村振興、法治先行”專項普法活動,構建工作機制,制定工作方案,明確目標要求、宣傳重點、責任分工、活動安排和保障措施,確保活動有序開展。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結合當地實際,從不同角度、多種方式在豐收節期間開展鄉村振興促進法普及宣傳,弘揚法律精神,傳播法律知識,使黨中央為鄉村振興擘畫的藍圖深入人心。

  突出主題精準宣傳。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法治先行”主題,在豐收節金秋消費季啟動儀式和浙江嘉興、湖南長沙、四川德陽三個主場活動上組織鄉村振興促進法普法宣傳展,在快手、抖音等多個平臺展播鄉村振興促進法專題宣傳片,在各地豐收節現場張貼鄉村振興促進法專題海報、派發宣傳資料。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縣鄉村共舉辦“鄉村振興、法治先行”普法活動3500場次,集中宣傳鄉村振興促進法以及其他涉農法律法規,形式多樣有特色,內容實際接地氣,干部群眾參與熱情高漲。有的鄉鎮組織干部到“鄉村法治講堂”講課,面對面宣傳鄉村振興促進法,暢通普法進村入戶“最后一公里”。有的鄉鎮運用“小廣播”“大喇叭”“短視頻”等載體對鄉村振興促進法等進行解讀,將法律知識送到群眾身邊、送到群眾心里。浙江、江西、山東、湖北等省在深入宣傳鄉村振興促進法的基礎上,以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對本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開展了有針對性的宣傳,取得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全國聯動持續宣傳。農業農村部法規司聯合中國農業出版社開發鄉村振興促進法知識問答小程序。豐收節前夕,開展上線預熱宣傳,組織各地干部群眾積極參加知識問答,營造濃厚的學習宣傳氛圍。豐收節當天,浙江嘉興主會場活動全場景融入“鄉村振興、法治先行”主題,在“唱贊歌·頌豐收”農民村晚、“憶民俗·曬豐收”農品集市活動中播放專題宣傳片,在“種業振興”希望之種接力活動中將“鄉村振興花車”作為頭車精心裝扮,集中宣傳鄉村振興促進法。湖南長沙、四川德陽主會場通過設置鄉村振興促進法宣傳臺、開展法律咨詢服務等形式宣傳鄉村振興促進法。

  31個省區市也結合當地實際,聯動開展“鄉村振興、法治先行”普法活動,推動鄉村振興促進法等涉農法律法規宣傳進村入戶,在廣大農村掀起了學習貫徹鄉村振興促進法的熱潮。豐收節之后,有獎知識問答活動在線持續開展,累計瀏覽量超過100萬人次,“鄉村振興、法治先行”普法宣傳活動持續升溫,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有的縣市區豐收節活動持續到國慶節前,在迎國慶的熱烈氛圍中將普法活動推向了高潮。

  多元組合廣泛宣傳。各地堅持農民主角、農業主線、農村主場,將“鄉村振興、法治先行”普法活動辦得有聲有色,為農民群眾打造了身邊的“法治大講堂”和掌上的“法律服務站”。黑龍江、河南、云南、貴州等省突出農業特色,將鄉村振興促進法解讀與趣味農事活動結合起來,在開鐮節、割禾賽、挑擔子賽、稻作文化展等活動中專門安排解讀鄉村振興促進法環節,寓教于樂開展普法活動,讓農民群眾在趣味農事活動中學法用法。江西、廣東等省利用報刊電視廣播傳統媒體和“兩微一端”新媒體平臺,對鄉村振興促進法等涉農法律法規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式宣傳。山東青島等地將普法與地方文化有機融合,組織創作了快板《鄉村振興法治先行》、柳腔《鄉村振興》、八角鼓《生態宜居新時代》等一批法治元素飽滿、藝術表現力強、群眾貼近度高的文藝作品,把枯燥晦澀的法律條文用生動活潑的語言講清楚,讓農民群眾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

  探索創新直播宣傳。手機是農民群眾的“新農具”,也是學法用法的新平臺。“鄉村振興、法治先行”普法活動,在創新內容形式、多元參與互動、提升質量效果等三個方面積極探索,開啟直播“帶法”新模式。農業農村部法規司聯合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在浙江嘉興、江蘇南京、山西晉中等地設立3個專題普法直播間,與農產品電商節、特色農產品交易博覽會等各類活動有機結合,邀請農業農村部管理干部學院、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以及中國農業大學、浙江大學等單位的法學專家,為農民群眾講解鄉村振興促進法,與農民群眾開展互動交流,實時回答農民群眾的問題。

  在普法直播間里,法學專家用深入淺出的語言,用家長里短的故事,講清法律的規定和內容,讓農民群眾在沉浸式交流中學法用法,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普法效果。普法直播節目通過中國三農發布全矩陣、農視NTV全矩陣聯動新華網、央視頻、學習強國、中國網、騰訊新聞等28家媒體及平臺進行網絡視頻直播。

  示范帶動拓展宣傳。培育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部署的重要任務。豐收節期間,農業農村部法規司制作推出有故事、有內涵、有感染力的“培育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暢通普法進村入戶最后一公里”專題宣傳片,并通過線上線下平臺展播,引發裂變式傳播。各地將培育示范戶工作和“鄉村振興、法治先行”普法宣傳活動結合起來,為示范戶工作的全面部署、示范戶的遍地開花夯實了群眾基礎。江蘇等地組織普法志愿者服務隊,包區包片講解鄉村振興促進法和示范戶培育工作,為村里種下法治“種子”,讓法治在村民心里扎根。山西等地組織法治工作者到農村廣場、鄉村禮堂開展有針對性的法治培訓,廣場成了農民群眾的“法學院”。

  各級農業農村部門通過上下聯動、整合資源、搭建平臺,采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線上與線下宣傳相結合等形式,有效推動了鄉村振興促進法進村入戶、推動了法治精神內蘊于心、外化于行,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是拓展了農民豐收節的內涵外延。法治宣傳第一次充分展現在農民豐收節的大舞臺上,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屬于農民的節日中,社會各界不僅在傳統的農產品展銷、農耕文明體驗、民俗文化展演等節慶活動中感受豐收的喜悅,也在法治文藝節目、普法直播、法律知識問答等普法活動中全方位感受農業農村法治建設的重要成果,感受鄉村法治文化的強大魅力。“鄉村振興、法治先行”普法活動進豐收節,豐富了豐收節的內容,深化了豐收節的內涵,讓豐收節既熱熱鬧鬧,又實實在在。

  二是夯實了依法推進鄉村振興的群眾基礎。通過全國農業農村系統全面廣泛的法治宣傳,基層干部和農民群眾更加準確理解鄉村振興促進法等涉農法律法規的核心要義和主要內容,增強了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能力,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營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圍,凝聚了強大的推動力量。

  三是開啟了農業農村普法新模式。農民豐收節期間,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第一次承擔重任,在主動學法用法的基礎上帶動周邊農戶學習鄉村振興促進法。這是培育示范戶工作的一小步,卻是農業農村普法模式創新的一大步。今后,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將成為暢通普法進村入戶“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依托,成為推動“被動式普法”向“主動式學法”轉變的重要力量。

  (農業農村部法規司供稿)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