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保障糧食安全,種子是要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瞄準生物育種等前沿領域,實施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要提高農業良種化水平。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解決好種子問題,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及中央一號文件對打好種業翻身仗作出了具體部署。今年的全國兩會對種業發展又提出了明確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加快推進現代種業高質量發展,筑牢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及人民美好生活的種業根基。
一、種業形勢怎么看,下一步怎么辦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種業發展,社會各界也十分關心關注。總體上看,我國農業用種安全是有保障的,風險也是可控的。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種業科技和產業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做到了“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為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穩產保供提供了有力支撐。當前,我國種業發展內外部環境正面臨深刻變化,在有些品種、有些領域和有些環節,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較,尤其是對標人民美好生活對種業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迫切需要我們下功夫趕上去。
圍繞打好種業翻身仗,黨中央作出了系統部署,涵蓋種質資源保護、育種科研攻關、種業市場管理等整個種業全鏈條各環節。總的來講,堅持底線思維和問題導向,圍繞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副產品保數量、保多樣、保質量的“三保”要求,遵循種業創新發展規律,突破卡點、補上短板、做強優勢,加快推進種業高質量發展。一要把種質資源保起來。組織開展全國性的農作物、畜禽和水產種質資源普查收集活動,推進種質資源精準鑒定評價,建好國家種質資源庫。二要讓自主創新活起來。加強種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特別是加快實施現代農業生物育種重大科技項目,深入開展農作物和畜禽育種聯合攻關,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同時加強基礎性前沿性研究,建設好南繁硅谷等創新基地。三要讓種業企業強起來。深化種業放管服改革,促進產學研結合、育繁推一體,建立健全商業化育種體系。讓市場的力量成為資源整合與科技創新的發動機,企業成為創新的主體。四要把基地水平提起來。加快發展現代化農作物制種基地,對國家核心育種場和水產原良種場給予更多支持,健全良種供應應急保障體系,夯實種源保障基礎。五要讓市場環境優起來。著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嚴格品種管理和市場監管,營造種業創新良好氛圍。今年將組織開展種子執法監管年行動,采取精準有力措施,凈化種業市場。
二、種業格局怎么建,幾個關系怎么擺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堅持全國一盤棋,更好發揮各方面積極性,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這對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進種業高質量發展,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針對性。構建種業新格局,特別要注意把握好三個關系。
一是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用好政府“看得見的手”和市場“看不見的手”,實現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2000年《種子法》頒布以來,我國種業全面進入市場化階段,現已形成居世界第二的種業大市場,擁有完整的種業產業鏈,但市場主體還存在小、散、低、重等問題,扶持政策還有待加強和完善。從市場端看,要遵循市場規律,善用市場機制,增強市場主體資源要素集聚、配置效率和競爭力。加快培育一批種子企業,既要扶持培育大而強的領軍企業,也要支持發展各類專而精的特色創新型小企業,提升企業差異化競爭能力,逐步構建大中小、多層次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從政府端看,要完善種業支持政策,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解決好市場不愿意干或干不了、干不好的事。組織開展農業種質資源普查,支持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及科研公共平臺等設施條件能力建設,打造高標準種子基地,培養種業科技人才和專家隊伍。政府要當好市場的裁判員和守夜人,在建設完善的市場體系和營造良好的營商生態、公平的競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