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2020年新建高標準農田286.56萬畝,占目標任務的118.41%,改善了糧食生產條件、拓展了糧食生產空間、提高了種糧效益,為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甘肅貢獻。
強化工作調度,全力推進項目建設。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采取“不見面”“非接觸”評審、開辟采購招標“綠色通道”等措施,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全力開展“百日大會戰”,抓住秋收后、封凍前農田建設的施工“黃金期”,集中資源力量,打好項目建設“攻堅戰”,完成建設任務138萬畝,為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提供支撐。
堅持抓點示范,以點帶面掀起建設熱潮。選擇自然條件好、任務完成快、建設質量高、產業需求大、基礎工作實的縣區,在建設任務、資金安排方面給予傾斜,形成了“一戶一塊田”“一戶一臺地”“一企一基地”等符合甘肅實際的好模式好做法,并多次召開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會進行總結推廣,實現了農業農村部門抓高標準農田建設從“不會干”到“搶著干、干得好”的轉變。
強化支撐保障,全力推動建設任務落實落細。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農業農村部門牽頭、有關部門配合,縣市區政府為項目實施主體,鄉鎮為項目法人”的工作機制,建立了設計編制、項目管理、資金管理、項目驗收、建后管護等一整套政策制度,將高標準農田建設納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和市州領導班子經濟社會發展實績年度考核,凝聚了抓落實的強大合力。
突出建設重點,優化區域布局。全省今年建設任務已全部分解到縣,完成初步設計62.11萬畝。以保障糧食安全為底線,安排到永久基本農田、糧食生產功能區、產糧大縣、玉米和馬鈴薯制種基地的任務占總任務的92%。采取整灌區、整流域、集中連片規劃、整縣推進的方式,在大型灌區打造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糧食安全產業帶,結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在隴中隴東黃土高原區打造現代旱作農業示范區。確定6個縣為省級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整縣示范區。
著力綜合施策,強化聚集效應。充分發揮高標準農田的基礎平臺作用,將高標準農田建設與農機配套使用、土地流轉、代種托管等相結合,推進綠色標準化規模化基地建設。將高標準農田建設與撂荒地整治相結合,把符合條件的撂荒地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進行改造提升,改善耕作條件。將高標準農田建設與高效節水灌溉相結合,將高效節水灌溉任務增加到144.34萬畝,以工程措施推進深度節水、極限節水。
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提升建設標準和質量。積極協調省級財政,今年擬安排農田建設補助資金6億元、較上年提高50%。加大政府專項債的謀劃推進力度,2021年省發改委已入庫政府專項債高標準農田項目11個,申請發債15.27億元。在民樂縣開展新增耕地指標調劑收益全部用于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推進落實土地出讓收益優先用于高標準農田建設政策。組織開展已建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質量評估,有效防范化解質量風險。
總結推廣經驗,完善建管機制。召開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會,統籌撂荒地整治、種業基地建設,總結推廣好做法、好經驗。強化高標準農田建后管護,繼續安排專項管護經費,落實管護責任。以旱澇保收、高產穩產要求為引領,完善高標準農田建設評價機制,強化對地力提升、糧食產能的評價,確保高標準農田建得成、用得好、長受益。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