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和要求,需要我們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奮斗,迎接更美好的明天。”浙江桐廬環溪村黨總支副書記周忠蓮說。
通過加快推進縣域美麗鄉村建設,統籌城鄉發展。為奮力扛起鄉村振興大旗,推動更高版本的鄉村發展,她提出四點建議。
突出黨建統領,為鄉村振興提供組織保障。要不斷提高農村黨員干部綜合素質,以此帶動農村群眾整體素質的提升。一是強化黨建統領鄉村振興的責任落實。配強鄉鎮(街道)抓黨建促振興的工作力量,強化資金、技術、人才、服務等資源要素配置。建立健全基層黨委定期研究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村黨組織書記定期交流、考核激勵等機制。二是培育和打造鄉村振興鐵軍隊伍。大力加強“領頭雁”隊伍建設,加大農村黨組織負責人培育力度,努力培養“發展帶頭人、新風示范人、和諧引領人、群眾貼心人”,打造一支鄉村振興的一流“施工”隊伍。三是發揮黨員示范帶動作用。加強農村黨員培育和教育管理,通過黨員示范帶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升廣大農民群眾的綜合素質,使黨員干部和基層群眾成為擔當勇為的領航人和鄉村振興的護旗手。
強化人才引育,為鄉村振興注入智力支撐。要充分調動農民群眾和各類人才參與鄉村振興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一是加強農村本土人才培育。培養一批鄉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遺傳承人、“土專家”、種養能手、農產品開發和銷售服務帶頭人等農村實用人才。健全技術人才教育培訓網絡,舉辦蔬菜、水果種植和漁業養殖等專業技術培訓班。二是加大引才集智力度。完善政策激勵機制,引進和培育高素質農民;實施鄉村振興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和農業職業經理人培養計劃,鼓勵引導工商企業主、創投人才、新鄉賢、高校畢業生、返鄉青年等下鄉創業創新。三是營造鄉村留人、干事創業的人才生態。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加快5G向農村布局推進,強化農村實用人才載體建設,完善農村各類休閑娛樂活動場所,不斷縮小城鄉差距。
發展集體經濟,為鄉村振興奠定發展基石。一要創新投入機制,增強發展動力。鼓勵政府主導,積極吸引社會和工商資本參與,建立鄉村發展基金,推出生態貸、扶貧陽光貸、物業貸等金融產品形式,為村發展集體經濟解決金融困難。二要盤活閑置資源,拓寬增收渠道。充分盤活農村各類閑置資源,加強謀劃包裝和項目招引,通過租賃、投資入股等方式盤活閑置資產,增加村集體收入。三要創新經營模式,促進產業振興。探索行政村抱團模式,發展異地物業。以縣級謀劃、鄉鎮統籌,在部分區位條件差、集體資產資源少的村,發展異地物業經濟,鼓勵相對薄弱村以各種資源入股,實現村集體穩定收益。
提升文化文明,為鄉村振興凝聚精神動力。堅持文化“鑄魂”。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進一步提升動農民精神風貌和鄉村文明程度。堅持文化“塑形”。加強傳統文化傳承,打造一批符號性、標志性的歷史文化村落,以舉辦農旅融合的節慶活動為載體,加大旅游、藝術振興鄉村的連帶效應。堅持文化“共振”。深化“千鎮萬村種文化”等活動,促進城市先進文化向鄉村傳播,深化“三治融合”,推行基層民主協商,切實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