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陳曉華:以改革創新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李錦華 字號:【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引導銀行擴大信用貸款、持續增加首貸戶,使資金更多流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也提到,推進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建設,突出抓好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兩類經營主體,鼓勵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通過這些年的發展,目前我國各類農業經營主體總量達到300多萬家。可以說,這一群體在推動我國農業規模經營、提高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都發揮了顯著的作用,加速了我國農業現代化的步伐。兩會期間,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陳曉華圍繞加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提出相關建議。

  增強主體發展帶動能力,對鄉村振興意義重大

  陳曉華認為,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加快培育從事農業生產和服務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于實現產業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建設現代農業的前進方向和必由之路。“十三五”時期,中央專門下發了《關于加快構建政策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意見》。這對于解決“未來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促進農業全面升級,加快農民全面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意義重大。

  在各方面的大力扶持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進入了快車道。據陳曉華介紹,目前各類經營主體達300多萬家,其中農民合作社有200多萬家,農業服務組織近90萬家,國家級產業化龍頭企業近10萬家。新型經營主體日益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主導力量。他表示,實踐證明,在我們人多地少、小農占絕大多數的條件下,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形成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聯合和合作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有利于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動農民就業增收,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從他的調查來看,近些年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很快,數量增加很多,平均每個村已多達6~7個,但總體發展質量還不高,作用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有的是名不副實,空殼社仍不少見;有的實力不強,難以經受自然和市場風險;有的與農戶聯結不緊,缺乏應有的帶動能力;還有的運行機制不健全,缺少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人才。因此,加強扶持引導,不斷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和帶動能力,提高發展質量,是“十四五”期間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任務。

  突出扶持重點,提高扶持效能

  陳曉華表示,從一些地方的經驗來看,增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和帶動能力,既需要加大扶持力度,更要突出扶持重點,在完善扶持方式、提高扶持效能上下功夫,分類施策,精準發力。當前,應從經濟增速放緩、財政收支壓力增大的現實出發,爭取增量、用好存量,真正把好鋼用在刀刃上;應從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產業體系的目標要求出發,著力打通產業鏈堵點難點,更好地支撐產業循環;應從農業各行業各產品的特征特性出發,發揮好各類經營主體的自身優勢,加快形成各具特色、多種形式的農業規模經營路徑方式。總之,要通過改革創新,充分發揮扶持資金和政策工具的引導作用,抓住關鍵環節,補齊短板弱項,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走上高質量發展的軌道。

  “十四五”時期,陳曉華建議針對不同農業產業、不同經營主體、不同生產環節重點采取以下扶持措施:

  第一,重點扶持“糧棉油”生產性服務組織,提高為農戶服務的能力。“糧棉油”大田生產的規?;?,一直是農業規模化經營的難點和重點。實踐證明,在土地家庭承包的基礎上,通過有效的社會化服務,可以實現連片種植、降低成本的規模效應,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農業規模經營道路。據統計,目前全國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總面積已達15.1億畝次,其中糧食托管服務面積占57.2%,深受農民歡迎。因此,應在現有農機服務、植保服務、供銷服務的基礎上,扶持引導各類專業服務組織向農業生產綜合服務方向發展,支持服務組織根據農民意愿廣泛開展單項、多項或全程托管的服務??梢钥紤]擴大農機以舊換新補貼的范圍和品種,加快淘汰高耗能農機,更新農機裝備。可以實行作業補貼制度,對深松深翻、秸稈還田、秸稈打捆回收等作業,通過互聯網大數據,根據作業面積直接補到機手,推動農業綠色發展??梢圆扇∫元劥a的方式,支持服務組織發展糧食烘干、代儲等設施,盡力減少糧農損耗,為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撐。

  第二,重點扶持“果蔬茶”農民合作社,提高農產品的營銷能力。“果蔬茶”供應鏈不暢,產品買難賣難一直困擾著果農、茶農和菜農。采取“農戶+合作社”的生產經營模式,可以有效緩解農民單打獨斗、打造品牌難、產品營銷難等問題。近些年,隨著產業扶貧工作的開展,“果蔬茶”特色產業和專業合作社發展很快,僅蔬菜合作社全國就近20萬家,幫助“果蔬茶”合作社盡快提高產品營銷能力,對鞏固拓展脫貧成果至關重要。因此,應在政府各類農村冷鏈物流、產地初加工建設項目中,優先安排“果蔬茶”農民合作社項目建設,擴大投資規模和范圍,提高建設補助標準,力爭在幾年內使每個生產基地、每個農民合作社都具有產品清洗、分級、包裝、預冷、轉運的能力。同時,支持農民合作社通過電商平臺,開展線上線下的營銷,對受消費者歡迎的品牌,鼓勵地方政府給予獎勵,努力為社會提供更多綠色優質的菜籃子產品。

  第三,重點扶持“畜禽水產”龍頭企業,提高規模化養殖的能力。養殖業產業鏈條長、自然和市場風險大,靠一家一戶生產難以適應市場需要,因此依托龍頭企業走規?;?、標準化的路子是必然選擇。目前,養殖及加工龍頭企業已占到各類農業龍頭企業的27.6%,向市場提供的養殖產品超過了60%,顯示了龍頭企業獨特的優勢和作用。但從調查看,一些企業重加工、輕養殖的問題仍然存在,引導“畜禽水產”龍頭企業下決心建設好原料基地,盡快提高規?;?、標準化養殖水平,構建較為完整的現代產業體系應成為政策扶持的重點??梢灾贫▽m椥袆佑媱?,大力支持龍頭企業與村社、農戶合作,運用信貸保險工具,通過政府貸款貼息和保費補貼,企業承貸或擔保,在符合環保和防疫要求的條件下,規劃建設養殖小區和養殖基地,農戶出勞飼養保底分紅,企業提供統一供種、統一供料、統一防疫、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產品回收等服務,農戶、企業合作雙贏,促進我國規模化養殖水平大大提升。

  第四,重點扶持“鄉村旅游”村,提高集體經濟組織公共服務能力。鄉村旅游以地域風光、民俗文化為支柱,是農村最具潛力的新產業。據統計,每年鄉村旅游接待游客超過10億人次,帶動上千萬農民就業增收,但仍與旺盛的需求存在差距。突出的問題是一些村基礎設施落后,接待能力和條件較差。因此,應整合各方資源,制定統一規劃,結合農村“村村通”“廁所革命”和環境整治、電網通信設施改造等工程行動,在村黨組織統一領導下,發揮村集體經濟集體資產管理運營的功能作用,集中把“鄉村旅游”重點村的公共基礎設施改造提升一遍,拓寬進村公路和村內道路,建好停車場和公共廁所,改善用電通訊條件,完成生活垃圾和水體整治,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示范帶動鄉村振興。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