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如何鞏固拓展脫貧成果、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站上新起點如何邁向新生活?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
云南抓緊建立“一平臺、三機制”,實現四個全覆蓋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強調,要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全國人大代表,云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阮成發說,為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云南正抓緊建立“一平臺、三機制”,實現四個全覆蓋,千方百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一是建立全省統一的政府救助平臺,實現農村低收入人口幫扶全覆蓋。打贏脫貧攻堅戰后,幫扶工作重點從原來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轉為農村低收入人口,目標是防止返貧致貧。二是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產業幫扶全覆蓋。云南將在全省建立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村低收入家庭的利益聯結機制,形成利益和風險合理匹配的產業聯合體,實現對農村低收入家庭產業幫扶有效覆蓋。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每個村培育出1個以上由龍頭企業帶動的專業合作社,建成1個“一村一品”生產基地,提高產業扶貧組織化程度,促進農民收入穩定增長。三是建立股份合作機制,實現村級集體經濟全覆蓋。云南將深入實施村級集體經濟強村工程,加強政策支持,力爭用2至3年時間,實現村級集體經營性收入“空殼村”清零。四是建立扶志扶智長效機制,實現培訓就業全覆蓋。就業培訓優先滿足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人口,確保他們掌握一技之長,具備就業能力。轉移就業、公益崗位、以工代賑等項目,優先滿足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實現全覆蓋,持續激發脫貧群眾內生動力。
黑龍江把發展縣域經濟作為根本保證
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能否有效銜接的關鍵,在于是否有一套完善的對接機制。黑龍江省全國人大代表認為,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二者的有效銜接,不僅有利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預防和化解返貧風險,而且對促進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全國政協常委、黑龍江省政協副主席趙雨森認為,要對脫貧攻堅政策全面梳理,把教育、醫療等涉及民生領域的扶貧政策作為常量政策繼續實行以確保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對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作為增量政策加大執行力度;對產業扶貧等基礎性扶貧政策,作為變量政策適時調整,不斷增強政策的針對性、科學性。
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關鍵,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點。“要部署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后由點到面的戰略轉移,推動到村到戶為主的支持政策與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相銜接,發展縣域新興產業,把發展縣域經濟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推進鄉村振興的根本保障。要充分利用好新媒體新技術手段,做好電商助農工作。要完善縣鄉村的物流基礎設施網絡,為農產品運輸開通綠色通道。”趙雨森說。
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縣長張家文提出,各地要抓住5年的過渡期,在目前探索脫貧長效機制基礎上,構建完善一套強有力的防止返貧機制,扎實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要以織密“監測網絡”為切入點,完善監測發現機制;以實施“針對措施”為切入點,優化精準幫扶機制;以強化“綜合保障”為切入點,夯實鞏固拓展機制。壓實黨委政府主體責任,嚴格落實“四不摘”要求,優化產業、就業、保險、金融等政策舉措。扶持帶貧新型經營主體、開發農村公益性崗位和扶貧車間、設立防貧保險等,在“兩不愁三保障”基礎上,對脫貧人口扶上馬送一程,堅決防止發生返貧致貧現象。
貴州繼續推進12個特色產業發展
貴州曾經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貧困面最大、貧困程度最深的省份。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諶貽琴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持以脫貧攻堅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