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見證脫貧攻堅成效 感受鄉村振興潛力——貴州營盤和陶營兩村回訪調查報告
時間: 來源: 作者:王忠海 張斌 馮丹萌 字號:【

  2020年年底我們赴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陶營村、六盤水市水城縣營盤村開展了為期一周的調查。這兩村是2018年農業農村部“百鄉萬戶”活動中農研中心調研組的駐村調查點,我們曾蹲點調研30天。通過干部座談、入戶訪談與實地查看,比較前后兩次調查情況,我們切身感受到了近三年來兩村發生的巨大變化,對國家“三農”政策有了更為深刻的思考。

  近年來兩村的巨大變化

  營盤村和陶營村所在的縣都是國家級貧困縣,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兩村以脫貧攻堅統領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經過幾年努力,“兩不愁、三保障”的目標要求如期實現,村民的錢包更鼓了,村莊的環境更美了,鄰里更和諧了,老百姓的精氣神更足了。

  一是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實現全部脫貧。營盤村位于水城縣順場鄉中部,是一個藏在大山深處的普通村莊,全村19個村民組共1265戶5742人,其中建檔立卡戶378戶1504人,占全村人口的26.2%,2018年初全村貧困人口仍有224戶835人。近年來,營盤村交通條件大幅度改善,精準扶貧措施扎實推進,截至2020年10月底,所有立卡戶均已實現穩定脫貧。陶營村位于納雍縣總溪河風景旅游區,地處杭瑞高速公路出口,距畢節市區僅30分鐘,是一個緊靠城市的特色旅游小鎮,全村11個村民組共769戶308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2戶306人,約占全村總人口的9.9%,2018年初全村還有貧困人口44戶139人。在特色產業和鄉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帶動下,陶營村貧困人口生活水平顯著提升,2020年10月經縣級自查、市級初審,所有貧困人口均已達到脫貧標準。

  二是村莊主導產業蓬勃發展。比較前后兩次調研,我們發現最可喜的成就是主導產業發展快速,這對調動內生發展動力起到了關鍵作用。以農村“三變”改革為抓手,近年來營盤和陶營兩村的主導產業都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目前營盤村已形成以茶葉產業為重點、獼猴桃、芋頭、養殖為特色的多產業協同發展格局,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14年的5200元增長到2020年的9500元,年均增長率超過10%。營盤村規模最大的茶葉合作社理事長徐祥輝告訴我們,村里的茶葉加工廠建成后,當年就把之前的幾百萬元貸款全還完了,社員也獲得了分紅。陶營村充分借助良好的地理優勢,已形成以瑪瑙紅櫻桃為重點、旅游服務等非農產業為特色的產業融合發展格局,5000多畝瑪瑙紅櫻桃基地的產業路、灌溉設施、停車場、加油站等服務設施不斷完善,櫻桃網上銷售、企業訂購等銷售渠道不斷拓展,產品深加工逐步推進,產業鏈不斷完善,2020年全村人均收入超過15000元,村集體經濟積累達176萬元,獲評第一批“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省鄉村振興示范點。

  三是鄉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在茶葉、櫻桃等特色產業的帶動下,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政策的引導下,營盤和陶營兩村的鄉村環境更美、更綠、更亮了。曾經堵塞河道的垃圾堆已經不見了蹤影,曾經泥濘破碎的街邊道路已經修葺一新。如今的營盤村放眼望去,是整潔的道路和每家井然有序的門前屋后。用廢棄瓦片修建的步道小圍墻、菜園柵欄更是讓人眼前一亮,既實現了變廢為寶,還彰顯了鄉村特色。2019年以陶營村為核心區的總溪河風景區成功創建為國家4A級景區,美麗風景加快轉變為美麗經濟。鄉村環境的大幅度改善,也悄悄改變了老百姓以往的生活習慣,對自己家園環境美化意識和保護意識逐漸增強,現在不用監督、不用檢查,老百姓也會把自家小院收拾得干凈而美觀。

  四是干部群眾精神面貌煥然一新。近年來營盤和陶營兩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顯著改善,不僅群眾擁有了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干部也更有成就感了,干群關系更為融洽,大家對未來的美好生活都充滿了信心和希望。營盤村易地搬遷戶葉榮仲一家,2018年從破舊的木房搬到了嶄新的樓房,如今已適應了社區新生活,自己有穩定的工作崗位,一年收入近2萬元;妻子主要照顧在小區上學的小兒子和女兒,平時打個零工加上種地收入也有近2萬元;大兒子買了小汽車,去年9月辦了婚禮,兒子和兒媳現在浙江打工,全家對目前生活都非常滿意。葉榮仲反復表示,能有現在的好生活,要感謝總書記。陶營村支書肖軍說,現在每年都有很多地區的村干部來學習經驗,還有中央領導專門到村里調研,自己為村里的發展變化感到十分自豪。因工作成績突出,他還被評為2019年貴州省脫貧攻堅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

  兩村發展的典型經驗做法

  在全面貫徹落實上級政府決策部署的同時,貴州縣鄉村各級干部堅持因地制宜、創新引領,創造性地落實政策,從近三年的發展變化來看,一些探索和嘗試初見成效,值得推廣借鑒。

  一是創新“三變”改革模式,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2014年以來,以“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為核心的“三變”改革在貴州各地廣泛推進,并作為一項重要的政策創新寫進了2017、2018和2019年的中央一號文件。近年來,營盤村在茶葉、獼猴桃等產業發展中均采用了“三變”改革模式,按照“平臺公司+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方式進行管理和經營,由村集體協助統一流轉連片土地,承擔基本的服務組織功能,農戶以土地入股,并參與日常生產經營活動,平臺公司負責前期投資和后期銷售等市場行為,三方以2:4:4的比例進行經營效益分紅。在政策落實過程中,為克服前三年只投資、無收益的情況,營盤村積極引導農戶發展蔬菜套種,如在獼猴桃樹下種植芋頭,畝均收入達3000多元,有效調動了農戶參與產業結構調整的積極性;為克服后期銷售風險,水城縣聚焦幾大核心產業,分別成立了產業園區,營盤村所在的南部園區以茶葉產業為重點,采用保底收購方式降低農戶經營風險,并提供技術指導、加工包裝、品牌營銷等服務,為推進茶葉產業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是創新組織管理方式,增強基層治理能力。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2014年水城縣推進村干部專職化管理,逐步建立了崗位公職化、管理制度化、責任明晰化、報酬工薪化、服務便民化、辦公現代化等“六化一體”的專職化管理體系,改變了村干部“半工半農”的傳統管理方式,實行工作日統一上班、全天24小時輪流值班制度,提高了村干部薪酬,打通了村干部晉升通道,實現村干部吃住在村、工作落實在村、服務群眾在村、矛盾化解在村。2017年該做法得到貴州省委省政府肯定,進一步在全省范圍內推廣。營盤村外地來的村文書周泳君說,這幾年感覺最大的變化就是農戶來村委會不會亂找人了,對村干部的業務分工都已經很熟悉了。據鄉干部介紹,實施這一制度以來,群眾辦事難的問題得到了很大緩解,老百姓的滿意度提高了,鄉里的工作也更好落實下去了,不像以前有事只能找支書和主任。

  陶營村只有4個村干部,人少事多。近年來,陶營村緊緊抓住被選為全國“三治改革”試驗村的契機,通過構建村民聯戶聯治、黨員服務、積分管理三大體系,有效提升了組織管理能力。以10戶至15戶群眾為單元,形成了覆蓋全村的69個基層網格聯合體和聯戶長,實現聯戶體聯獎聯罰。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村辦公樓設置黨員先鋒模范服務崗,將全村51名黨員進行分類,創設了櫻桃技術服務、政策宣講、矛盾調解、環境整治等多個黨員服務團,定期開展為民服務活動。通過建立農戶積分超市、樹立害羞墻和榜樣墻、推行“黨建+積分”等方式,充分調動了普通農戶和黨員干部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2016年以來納雍縣通過扶貧特崗的形式引導青年人才返鄉,探索出了“編制在鄉、崗位在村”的用人新舉措。陶營村周邊的李子村書記金麗就是納雍縣509名扶貧特崗中的一員,4年來舍小家為大家,長期在村宣講政策、落實政策、謀劃發展、服務發展,成為了村民們都信任的自家人。

  三是調整優化扶持政策,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脫貧不脫政策,保持扶貧政策總體穩定是我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決策部署。營盤和陶營兩村在強化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戶監測和幫扶的同時,積極優化現有扶持政策,逐步消除貧困戶與非貧困戶之間的政策懸崖效應。在產業和就業方面,體現就業機會的公平性,逐步取消容易引發糾紛的扶持政策。如營盤村茶葉收購時已采用統一收購價,不再對建檔立卡戶和非立卡戶進行區分,公益性崗位在優先考慮建檔立卡戶的同時,也開始增補有勞動意愿的非立卡戶。在社會保障方面,通過發展村集體經濟、健全保障制度體系,逐步提高非立卡戶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的保障力度。此外,更多的扶持資金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傾斜,以村集體的形式入股產業發展,進一步改善生產生活環境,讓全村老百姓共享發展成果。

  兩村發展的啟示和思考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繪就了美好藍圖,如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穩步有序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將是我國“十四五”時期“三農”事業發展的核心主題。從兩村調研來看,有如下幾點啟示和思考。

  一是要始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沒有鄉村的振興,就沒有民族復興。“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關系到工業化、城市化、共同富裕等一系列長期發展的重大問題。高度重視“三農”工作也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經驗。正是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各級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三農”事業發展才能取得如此顯著成效。按照經濟社會發展規律,我國未來的農業產值比重仍將逐漸下降,農村人口仍將持續減少,但農業的“壓艙石”功能依然需要堅守,鄉村的多重價值需要更深入挖掘,農村居民的生活福祉還需要進一步提升,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讓充滿希望的鄉村實現全面振興。

  二是要充分發揮基層干部群眾的首創精神。我國地域面積廣闊,地區資源稟賦和發展條件差異較大。在政策制定過程中,要給予地方更多的創新自主權,在政策落實過程中,要鼓勵地方探索總結適合各地特點的經驗做法。長期以來,貴州是全國農村發展水平最為落后的地區之一,但是貴州一直堅持改革創新,多項農業農村改革成果全國矚目。畢節試驗區經過30年的創新探索闖出了扶貧開發與綠色發展相結合的新路子,獲得習近平總書記的高度肯定;六盤水市2017年被增補為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其“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經驗連續幾年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2018年貴州全省組織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農村“產業革命”,鄉村產業快速發展。要加強相關經驗的總結分析研判,挖掘出具有復制性、推廣性的實踐案例,講好基層的創新發展故事。

  三是要把產業振興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抓手。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基本前提。在脫貧攻堅偉大實踐中,產業扶貧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大量涌現,鄉村產業融合加快推進。以綠色生態產業為基礎,加快推進三產融合,也是貴州產業革命的重要經驗。鄉村產業的發展,同時也為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改善鄉風文明和農村生態環境提供了堅實基礎。要聚焦產業發展瓶頸制約,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品牌創建,拓寬市場銷售渠道,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創新組織方式,扎實推進鄉村產業振興。

  四是要持續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大量干部下沉一線,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巨大貢獻,也培養鍛煉了一大批優秀干部。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帶來了挑戰,但在兩村的調查中了解到,疫情的影響有限,貴州全省防控及時有力。去年大年初一,兩村村干部全部上崗,挨家挨戶排查外地返鄉人員,宣傳動員、設卡點登記,全方位防控;同時,主動對接市場需求,3月底就開始全面復產復工,集中組織勞動力外出務工,支持當地產業充分吸納現有勞動力,保證了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的如期完成,這充分證明了基層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重要性。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充分吸收脫貧攻堅中形成的典型經驗,并進一步創新組織管理方式,更好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協調和服務作用,全面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

  (作者單位: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