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芒果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廣西百色的209個貧困村,5.2萬貧困戶共計19.29萬貧困人口脫貧,是百色市覆蓋面最廣、支撐力最強的扶貧產業,百色也成了全國最大的芒果產區。在百色,芒果成長為該地區的一個新地標,一張新名片,撐起老區鄉村振興一片藍天……
2021年7月,全國首屆芒果產業發展大會在革命老區廣西百色市田東縣順利召開,這是繼2017年第十二屆世界芒果大會之后,百色承辦的又一次芒果盛會。百色芒果經過數十年的沉淀與積累,以昂揚的姿態走在中國芒果產業發展的前列,為實現百色鞏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提供有效的產業支撐。
政府重視,科學引領促發展
20世紀80年代,原百色地委、行署提出打造右江河谷經濟帶,建設芒果商品生產基地,把百色芒果作為振興百色經濟、加快老區人民脫貧致富的一項支柱產業來抓,百色芒果產業化發展大計自此拉開大幕。
30多年來,百色黨委、政府對芒果產業持續重視并堅持科學引領。
2010年,百色市委、市政府結合實際提出“兩擴、兩改、兩提”,即在百色芒果老產區和新興產區擴大百色芒果種植面積,改造低產果園,改良果園品種,提高百色芒果的座果率和市場占有率,以此進一步壯大百色芒果產業。
2014年,市委、市政府出臺了百色百萬畝芒果產業發展規劃,提出百色芒果種植面積突破一百萬畝,產量突破一百萬噸的“雙百萬”目標,將百色建設成為全國最大最優的芒果生產基地,為百色芒果產業化發展提供了戰略目標和科學規劃。
2018年,召開百色芒果高品質發展大會,在科學分析百色芒果發展現狀及面臨形勢的基礎上,提出“調結構、重標準、提品質、強品牌”的發展思路,為百色芒果的轉型升級指明方向。
針對不同芒果生產主體因采收時間的不一而導致品質參差不齊的情況,百色建立了芒果統一上市制度,即每年在組織開展百色芒果主要品種上市時間的調研、論證的基礎上,通過印發政府公告的形式,給各主栽品種最早采收時間“劃了一條線”,為百色芒果的品質提供了科學保障。
“十三五”以來,百色整合投入芒果產業發展的財政資金達5.28億元。同時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有效撬動社會資本10余億元投入百色芒果產業。
科技支撐,創新驅動增動力
百色芒果經歷了近40年的產業化發展歷程,群眾基礎扎實,技術積累深厚。
然而,這遠遠不夠。著眼于芒果產業發展,百色先后成立了百色市現代農業技術研究推廣中心、百色市亞熱帶作物研究推廣中心,2016年,又成立百色芒果研究院。自此,全國第一家以芒果研究為主的區域性科研機構誕生了,百色市芒果領域的技術研發和推廣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
百色持續致力于國家和自治區級芒果科技研發推廣機構和平臺落戶百色,先后建成1個國家級芒果種質資源圃,1個國家級、6個自治區級科研平臺機構。截至目前,全市市級以上的芒果科研平臺或機構已達12家。
與此同時,國際園藝學會芒果工作委員會主席陸平,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院務委員、農業農村部公益性行業科技芒果專項首席專家陳業淵,廣西亞熱帶作物研究所芒果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廣西芒果創新團隊首席專家黃國弟,一批全國頂尖芒果專家齊聚百色,他們為百色芒果科研技術力量補充新鮮血液,為百色芒果種植管理把脈問診,為百色芒果產業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建言獻策。
人才隊伍強了,科技支撐足了,百色芒果發展后勁更足了。
品牌創建,齊心協力助騰飛
曾幾何時,百色芒果走出果園之后,悄悄穿上別人的“外衣”走向全國,百色在為他人做“嫁衣”。曾幾何時,百色轄區范圍的“右江芒果”“田陽芒果”“田東芒果”單兵作戰、苦苦支撐。
2014年,百色印發了《關于統一全市芒果產品區域品牌標識的通知》,要求百色范圍內生產的芒果產品統一使用“百色芒果”字樣作為區域品牌標識,整合力量共同推進“百色芒果”區域品牌建設。自此,“百色芒果”品牌化建設步入快車道。
2015年,“百色芒果”獲得原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2016年,獲得原國家工商總局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證書,通過了原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成為原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示范樣板工程”;2017年,獲批建設國家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并成為全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2019年,成為中國農業品牌目錄產品,品牌價值評估為173.23億元,品牌影響力指數評價為83.955分,分列當年農業品牌目錄產品百強榜第14和16位;2020年正式成為中歐地理標志互認農產品;2021年,獲批建設全國特色優勢農業產業集群。
首屆全國產業扶貧現場會、第十二屆世界芒果大會、首屆全國芒果產業大會等,一場場國際性或全國性會議因百色芒果而到百色召開。芒果,已成為國人認知百色的一個窗口。
宣傳推介,多管齊下促銷售
“酒香也怕巷子深”。百色沒有忘記這個道理,線上線下齊發力,東西南北同推進。
持續開展線下市場的宣傳推介。自2011年首次前往北京新發地市場開展百色芒果推介活動以來,百色持續連年開展百色芒果線下市場的宣傳推介,市縣合力做推介,多管齊下抓宣傳。一方面通過“走出去”的方式,前往全國范圍的一二線大城市開展百色芒果宣傳推介,另一方面也通過“引進來”的形式,在百色轄區內通過舉辦新聞發布會、產銷對接會、喜樂匯、高峰論壇等形式促進百色芒果品牌宣傳推介,實現產品產銷的無縫對接。近十年來,政府牽頭以“走出去”的形式舉辦推介活動40余場,以“引進來”的方式在百色開展各類宣傳推介和產銷對接活動16場,同時,企業、協會也自發組織了多場芒果推介活動。
注重線上的宣傳推介。2015年12月,百色成功打造并上線運營了淘寶百色特色館、京東商城、一號店、微店百色館和阿里旅行百色旗艦店“五大平臺”,強化百色芒果的網絡銷售力度。2016年6月20日,市政府與阿里巴巴、京東共同主辦了2016淘寶百色芒果節、2016京東百色芒果節暨京東美食地圖百色生鮮館啟動儀式,將百色芒果推介活動從線下拓展到線上,為百色芒果插上“互聯網+”的翅膀,飛到全國的每一個角落。
通過采取以上一系列持續的、多管齊下的宣傳推介措施,百色芒果由幕后走到臺前,成為全國家喻戶曉的區域品牌。
壯大產業,攜手共進促振興
2020年底,百色芒果種植面積超過133萬畝,投產面積超過85萬畝,產量突破77萬噸,鮮果產值達到45億元,約占全國總量的四分之一。就全國而言,百色是最大的芒果產區。
就百色而言,芒果曾是覆蓋面最廣、支撐力最強的扶貧產業,“十三五”期間,百色芒果帶動45個鄉鎮,208個貧困村,5.2萬貧困戶共計19.29萬貧困人口脫貧。
田陽區那坡鎮尚興村就是眾多通過芒果產業脫貧事例中的一個典型。該村原黨支部書記莫文珍因地制宜帶領弄蕉屯群眾,將芒果選定為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弄蕉屯通過芒果產業實現了增收。在弄蕉屯的帶動下,尚興村全村擴大芒果種植面積3200畝,全村人均純收入逐年攀升,輻射帶動弄坡、敢亮、那馱等村群眾種植芒果8000多畝。2020年,尚興村僅芒果產業一項就收入800多萬元,全村人均純收入達12520元,芒果成為全村增收富民的支柱產業。
放眼未來,老區人民只要一如既往地傳承和發揚百色起義精神,相信百色芒果勢必實現華麗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為百色老區鄉村振興之路開辟出一條產業興旺的康莊大道。
(作者系廣西百色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百色市果業發展中心主任)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