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始終高度重視青年干部學習教育,緊密結合青年特點,充分發揮青年干部主觀能動性,推動青年黨史學習向深度推進、向廣度拓展、向業務延伸,以培育獸藥監察事業可靠接班人為目標,大力倡導青年干部堅守“初心如磐”,堅定“使命在肩”,堅信“強國有我”,推動全所青年干部黨史學習教育取得良好成效。
黨史所史結合學,讓黨史學習教育“活起來”。筑造黨史學習教育多元化陣地,搭建黨史學習主課堂。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行政學院原副院長楊克勤,國家首席獸醫師李金祥,所長李明,黨委書記黃偉忠等領導專家先后為全所黨員干部作專題黨課輔導報告,聯合農業農村部黨校邀請中央黨校專家舉辦青年黨員干部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培訓班,通過理論課堂引導青年干部堅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厚植愛黨愛國情懷。利用井岡山、韶山、嘉興等革命圣地的紅色資源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組織參觀國家博物館、全國農業展覽館等主題展覽,重走、重溫中國共產黨百年來強國強軍、重農惠農的光輝歷程,讓青年干部的思想認識在歷史與現實的碰撞中受到了洗禮與鼓舞,打造黨史學習教育的移動課堂。在黨史、農史的學習教育中,融入中監所獨具特色的70年獸藥監察史,聚焦國家獸藥監察制度的歷史變革,邀請所老黨員、老專家定期作主題報告,以編纂《中監所志》為契機,組織青年代表對所離退休干部開展系列訪談,通過“傳幫帶”的良性循環,形成新老同志相互交流、共同進步的互動課堂。
所內所外聯動學,讓黨史學習教育“動起來”。堅持把握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主線,發揮聚力獸藥監察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紐帶作用,實現多層次學習的同頻共振。與部畜牧獸醫局聯合開展青年干部學習交流活動,圍繞畜牧獸醫國家隊主責主業,明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行動方向;與省級獸藥監察部門聯合開展獸藥典與獸藥標準系列調研,大力推進獸藥行業標準化建設,通過跨層級聯動,夯實業務根基,強化履職盡責能力。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將學黨史與辦實事緊密結合。青年干部赴新疆、貴州、河南等十余個省市地區,開展獸用抗菌藥物使用減量化行動調研、動物疫病防治科普等主題實踐活動,宣傳解讀獸藥相關政策制度,幫扶提升農戶科學用藥水平,通過跨地區聯動,為保障畜牧業綠色發展、動物源食品安全扎實力行。與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等單位開展聯學共建,以切實維護養殖業生產安全、社會公共衛生安全為己任,通過跨部門聯動,著力破解業務工作“卡脖子”難題,為引領獸藥行業進步、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技術支撐。
找準抓手深入學,讓黨史學習教育“燃起來”。圍繞引深引實黨史學習教育,鼓勵青年干部參加多種活動,為建黨百年激揚青春風采,激勵青年干部快速成長成才。成功舉辦青年干部黨史學習教育讀書征文演講比賽,青年干部集中展示干事創業的奮斗熱情,鼓足力爭上游的干勁決心,努力將理論轉化為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實踐力量,拿出為祖國三農事業建言獻策的創造力。積極組織參加“黨在我心中”中央和國家機關青年黨史知識大賽,以賽促學,以學促干,充分營造“幫學比趕超”的濃厚氛圍,所黨委及青年干部在集體和個人方面均取得優異的成績,賽出了中監所人的戰斗力。作為我部參賽代表隊之一,參加中央和國家機關“學黨史·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黨史學習接力賽,在讀原著學原文中,不斷提高青年黨員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截至8月16日,中監所代表隊累計成績在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328支代表隊中暫列第9名,充分展現中監所人蓬勃向上的凝聚力。
豐富內容全面學,讓黨史學習教育“亮起來”。通過創新方式方法,多點著力助推黨史學習持續升溫、勢頭不減。開展學黨史傳家風活動、送溫暖愛心捐物活動、迎所慶植樹活動等,以家庭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為落腳點,促進廉政建設、文化建設,夯實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引導青年干部向上向善,傳承自強不息的家國情懷。持續打造特色團建品牌“中監所·青年說”,用一個個青春建功三農的勵志故事,為講述者提供成長體悟的分享交流平臺,以挖掘先進典型、引發情感共鳴為著手點,充分發揮榜樣的引領作用,用實際行動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堅定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理想信念。緊緊圍繞解決四川甘孜藏區農牧民疫病防治實際困難,以藏文版獸藥安全使用掛圖、明白紙等材料為依托,青年干部赴高寒地區開展包蟲病防治科普宣傳、疫苗使用評價等相關工作調研。以助力民族團結、民生改善為著眼點,提升藏區牧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投身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信心和決心。
中監所始終重視對青年干部的培養,高度關注“青年強所”的作用,努力搭建青年人施展才華的舞臺。青年干部作為中監所發展的生力軍,把黨史學習教育同推動業務工作緊密結合,堅持學有所思、學有所得、學有所行,真正在黨史學習中領悟為民情懷,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征程上,繼承弘揚初心與使命,義不容辭扛起新時代的責任與擔當。
(作者單位: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