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項目引領 破解鄉村產業錢地難題——江蘇鎮江高質量推進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近年來,江蘇省鎮江市持續發力,高質量推進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截至7月底,省考核市區的丹陽、句容、揚中、丹徒四地,在建項目共52個,總投資達100.41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44.35億元,已完成投資30.22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達68.14%,項目個數、投資計劃、投資總額都實現較大幅度提升,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33%、29%、68%。

  精準發力,奏響發展最強音

  鼓勁加壓,吹響建設集結號。今年3月15日,鎮江市召開全市農村工作暨鄉村產業發展推進會,鎮江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明確提出,要動員全市上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部署鄉村產業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在全省召開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暨重大項目現場推進會后,將農村防疫與推進全市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兩手抓,召開全市農業農村重大項目推進會(視頻會),進一步明確下半年工作重點,健全工作機制,把工作中心放到項目招引與落地上,農業招商與重大項目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一是強化黨建引領作用。引導黨員干部樹立“一盤棋”理念,狠抓隊伍建設,強化服務意識,做好項目協調、推進、調度等工作。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將協調農業項目建設等納入為民辦實事內容,通過“黨建+重點項目”,不斷推動黨建工作與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深度融合、互促共進,以高質量黨建助推重大項目建設。

  二是建立領導掛鉤機制。鎮江市和各市(區)黨委、政府分管領導及農業農村部門主要負責人分別掛鉤聯系12個省級重大項目,全市67個重大項目(含省考核四個市區)均建立“一對一”領導掛鉤服務,嚴格落實項目交流通報制度、定期調度制度,通過現場推動、專題協調等方式,多措并舉解決“堵點”“難點”問題。

  三是形成工作專班與考核機制。市縣兩級成立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形成重大項目推進工作專班,從組織領導、規劃引領、政策支持等方面全方位保障項目建設,并按照“周跟進、月調度、季督查”要求,做好重大項目巡回督查,多渠道跟進項目建設進度、把握項目建設全貌。市級層面根據省重大項目實施水平考核評分細則,分解考核任務,制定對比分析表,同時將項目推進情況納入鄉村振興考核,活躍項目建設氛圍,調動干事創業積極性。

  要素保障,全程服務增底氣

  通過加大部門聯動幫辦力度,鎮江圍繞土地供給、財政扶持、金融支持、政務服務等要素,構建農業農村重大項目“一個項目、一個推進工作組、一套推進方案”的“1+1+1”全程服務模式,強化政策配套服務,協調項目落地要素保障,確保重點產業項目盡快落地見效。

  今年上半年,鎮江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安排160畝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用地指標,各地在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財政局等部門協調下,進行了摸排和調度,在土地、環評等項目要素保障上加速推進給予支持。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引導全市金融機構積極踐行“金穗行動”,引流金融“活水”精準澆灌“三農”。今年上半年,全市涉農貸款余額2522.22億元,比年初增幅9.63%,高于全部貸款增速0.3個百分點,占各項貸款比重超三成以上,達37.61%。今年推出20多個農業金融創新產品,用于推進項目建設、擴大農業產能、建設家庭農場和發展鄉村旅游等。部分項目已開工建設,形成有效信貸需求,如句容康緣養生谷中醫藥文化園項目,已穩步完成三期建設。

  特色明顯,提升項目質效

  資源稟賦多元、產業形態多元、經營主體多元使得鎮江市農業產業多元,農業項目建設也根據實際,立足于不同的農業發展現狀和特點,因地制宜鼓勵多元化、特色化發展。

  丹陽市依托老牌糧油加工基地,致力實現產業“強鏈”“補鏈”“延鏈”。把農業重大項目建設作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突破口,通過技術改造、產能提升項目,改造提升優勢傳統產業,補齊和升級產業鏈條。今年計劃建設12個項目,其中稻米加工、小麥粉生產、醋業生產等項目占比達三分之一,下一步將加快產業規模提升和產業集聚,實現高質量產業集群。

  揚中市突出園區漁業特色,重點發展特色水產養殖。今年,建設12個項目,總投資21.5億元,其中5個項目為漁業養殖相關領域,投資額達8.64億元。揚中市不斷密切與南京農業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等涉農高校、院所的合作,為特色產業發展培訓培養技術人才和職業經理人。

  丹徒區找準發展方向,盤活特色資源。依托特有的“北部江島、中部茶山、南部丘陵”資源稟賦,發展高效園藝、特色水產、優質畜牧、休閑觀光、優質糧油五大主導產業,重點打造集生產、加工、觀光于一體的茶葉產業鏈、一二三產融合產業鏈、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鏈。

  句容市聚焦康養產業,建設藥學產教融合實訓基地、藥材產業園、生態農場等項目;鎮江新區在公共空間治理領域發力,著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能力。

  (江蘇省鎮江市農業農村局供稿)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