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福建向特色現代農業進“菌”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龔玉 陳雙焰 字號:【

  今年,福建印發《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提出要提高特色現代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推進食用菌工廠化自動化智能化生產,加快珍稀食用菌產業化。

  歷經數十年的發展,食用菌產業在八閩大地造就一番新氣象。2020年,福建食用菌產業全產業鏈突破千億元,隨著產業集群效應逐漸凸顯,食用菌產業在福建鄉村振興版圖中的地位愈發重要。

  技術提檔,產業升級增添活力

  “我們是全國第一家從事瓶栽海鮮菇的企業,也是全國最大的海鮮菇生產基地,目前產能每天有四十萬瓶。”順昌神農菇業有限公司生產副總經理謝長海說,“與袋栽海鮮菇相比,瓶栽海鮮菇更便于實現機械化生產,可節省將近30%的勞動力。”

  順昌神農菇業有限公司的菇房內,一瓶瓶乳白海鮮菇整齊排列,裝瓶滅菌、采收、包裝、入庫打冷、裝箱、出貨……自動化生產一氣呵成,每一個生產環節都要按照相應技術參數和時間要求,才能保證生產過程的同步性,形成高效的工廠化栽培。

  作為中國工廠化栽培珍稀食用菌的標桿企業,順昌神農菇業有限公司不斷把最前沿的技術用于生產和管理,其自主研發的“神農白雪”海鮮菇獲得“福建省著名商標”和“福建省名牌產品”榮譽稱號,在行業率先運用了滿液式羅桿變頻節能技術實現智能化溫控,把物聯網技術廣泛運用于生產。

  位于順昌縣鄭坊鎮俸窠村的福建九菇娘農業發展公司則獨辟蹊徑,利用海鮮菇菌渣栽培草菇、雙孢蘑菇,實現“環保”和“高效”雙贏,正好契合現代農業、綠色發展的內涵。

  “利用順昌海鮮菇廢渣栽培草菇,草菇采摘后,進行廢菌渣二次利用,栽培雙孢蘑菇,這是我們主推的食用菌栽培項目,輻射帶動周邊農戶增收致富。未來,我們準備成立以雙孢蘑菇為主原料的深加工罐頭企業,再度延長食用菌產業鏈。”福建九菇娘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湯仲為介紹。該公司年創產值可達千萬元,于2020年7月被順昌選定為“鄉村振興產業示范基地”。

  順昌海鮮菇產業發展較早,工廠化程度高,依靠規模優勢和優良品質,逐漸打進國內市場。近年來,南平市順昌縣以神農菇業為龍頭,推動當地三大農業產業之一的海鮮菇產業做大做強,著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形成生產、深加工、包裝、運輸等在內的海鮮菇全產業鏈。其中,順昌縣菌包生產配送中心項目設備設施投資高達2000多萬元,為順昌縣引進先進的自動化生產設備及生產配套設備。

  2020年,福建食用菌產業技術裝備提升加速,省級以上累計認定優新專用食用菌品種30多個,雙孢蘑菇2796、W192、福蘑38等品種在全國大面積推廣,食用菌工廠化生產加速升級,自動化智能化生產成為工廠化生產主流,規模工廠化生產企業166家,工廠化生產占比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0多個百分點,海鮮菇、繡球菌、杏鮑菇、銀耳等工廠化生產水平全國領先。

  融合發展持續深化,產業集聚步伐加快

  走進福建省祥云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數十間銀耳栽培廠房整齊布局,每個生產車間都安裝了自動化設備,空氣凈化、高溫滅菌、水冷變頻中央智能控制、數字智能應用等先進技術的使用,讓簇簇生發的銀耳安然酣眠于“溫室”。

  “我們的瓶栽銀耳工廠化技術是全國首創,現已建成日產銀耳鮮品20萬噸的兩條全自動銀耳瓶栽生產線,年產量占全國銀耳年產量的10%左右。” 福建省祥云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主管雷德寵說,“我們將會繼續加大研發設備費用的投入,開發銀耳延伸產業鏈加工產品,建成全國最具規模的銀耳工廠化生產基地。”

  朵朵銀花匯成古田致富路。

  翠屏湖畔,風光旖旎。有著“中國食用菌之都”美譽的寧德市古田縣,全縣70%人口從事食用菌產經銷活動,全縣農戶70%收入來自食用菌產業。

  依托獨具特色的“縣域工廠化”古田模式,古田縣食用菌產業引吭高歌,一路向前:從標準小菇棚到銀耳工廠化生產基地,再到食用菌產業園區,每一步都是古田食用菌產業發展的華麗注腳。

  時至今日,工廠化生產已融入古田食用菌產業發展的骨血之中:銀耳、香菇、竹蓀、黑木耳等30多個菌類實現規模化生產,“一園兩帶三區”產業空間布局已構建,古田食用菌批發市場推動古田食用菌全產業鏈加速完善。

  “三產融合”唱臺搭就。近年來,古田縣不斷推進食用菌精深加工,開發了銀耳餡餅、銀耳曲奇、銀耳面膜等一系列以各類食用菌為原料的深加工產品。同時,古田縣推進食用菌產業融合發展,啟動食用菌產業園建設,致力將其打造成為全縣首個百億工業園區。

  一朵銀耳成就一方山野,古田縣的銀耳發展昭示了產業集聚的巨大力量,也是福建省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優秀范本。

  福建產業集聚步伐加快。通過國家級、省級食用菌現代農業產業園及產業強鎮等項目建設,實現一批重點項目帶動一批新建投資,菌種生產科技園、食用菌精深加工園區及現代電商物流園區等園區建設在各地鞏固提升并發展壯大,食用菌產業集中度持續提升,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持續深化,區域化規模發展優勢正在顯現,古田、順昌、龍海、尤溪、羅源等優勢集中區在全國地位凸顯。

  政策護航謀深計遠,產業發展未來可期

  農業種植有風險,爛菇率一直是菇農心頭的首樁大事。2020年6月份起,福建省進一步完善設施食用菌保險,形成《特色農業(食用菌)保險實施方案》,新方案在保險責任、保險標的、保險費率上都做了優化。

  福建省推動政策盡快落地,增強菇農發展信心,助推產業發展闊步向前。2020年下半年,福建省啟動征求各有關保險機構對2018年特色農業保險實施方案執行情況的意見,進一步進行修訂完善農業保險政策,推動農業保險持續“擴面、增品、提標”。

  提質增效,示范帶動。連續幾年,福建省食用菌產業深入開展提質增效示范基地建設,把標準化生產作為基地創建的重要內容,大力推動香菇、茶樹菇、秀珍菇、銀耳等種類新建標準化基地和對現有生產基地菇棚標準化改造提升,扶持配備溫控、通風、綠色防控的設備設施,提升標準化設施化生產水平。

  把好質量關,打贏“福菌”牌。針對全省主栽香菇、黑木耳、銀耳、竹蓀、杏鮑菇、海鮮菇等特色優勢品種主產區,持續開展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積極引導并推動打造區域公共品牌,壓實當地政府質量安全監管職責和生產栽培企業主體責任,不斷提升“福菌”品牌影響力。

  目前,福建省已打造了古田銀耳等區域公用品牌5個、順昌海鮮菇等地理標志產品6個、知名商標 68個、名牌農產品9個,“福”字號福建優質綠色食用菌產品市場知名度、占有率不斷提高。

  菌菇朵朵,盛綻八閩,開辟鄉村脫貧路,撐起振興“致富傘”。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沖鋒號角已吹響,福建省食用菌產業凝心聚力,擂鼓征程,步履鏗鏘,勢不可擋,向高質量發展的特色現代農業進“菌”!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