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18平方米家里的幸福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魏龍飛 字號:【

  因為疫情,我們一家三口留京過年。雖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略有遺憾,但走親訪友,共話桑麻,亦有不少收獲。

  大年初三,我和愛人帶著5歲的女兒如約來到小姨家。

  她住的地兒,離天壇不遠,正是老北京的胡同里,橫七豎八的小巷跟迷宮一樣,一不留神就走錯。大雜院里分布著好幾間不規則合租的平房,一般是每戶一間。每次來這兒我都會仔細琢磨路邊的風景:豆腐坊、糧站、熟食店、大樹……甚至頭上飛過的小鳥我都認為與眾不同,因為他們更有生活的氣息和溫度。正如《我與地壇》里所述: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這樣一個寧靜的去處,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身兼雙職樂觀堅強的小姨

  “快來屋里。”小姨邊炒菜邊招呼。

  “怎么又換地方了?啥時候搬過來的?”我忍不住問。

  “之前那個人家不租了,剛搬過來沒多久。”小姨總是快人快語,“一年換了3個地方。”

  屋子大概18個平方米,分內外兩間,里屋最里面是一張雙人床和衣柜,最外面是一張單人床。兩床之間是飯桌、電視和茶幾。外屋是洗衣機、冰箱、灶臺、熱水器、洗手盆。這幾乎是他們生活的全部。

  看著她忙碌的身影,我思緒萬千。

  小姨今年48歲,來北京打工5年了。這5年,她一直干著兩份活。上午七點到下午四點在附近一家快捷酒店收拾房間,完事兒再趕到附近一家快餐店做小時工,再工作六七個小時,一個月下來能掙個大幾千塊。這樣的收入,跟老家的大部分工資相比都不算少。

  然而,她還得沒日沒夜地這樣拼,因為兩個兒子相差五歲,老大剛工作,老二還在上大學,用老家的話說,就是“還沒有完成任務”,買房子、娶媳婦等,為了這些幸福的煩惱,她不得不干兩份工作。但是我很少看到她抱怨,日子再難,她總是把悲觀消極的情緒隱藏起來,堅強樂觀地面對生活。

  特立獨行的姨父

  姨父的故事很多,三天三夜都講不完。他愛犟嘴抬杠,很少人云亦云,別人說一,他總要說二,講出自己的道理,經常讓人哭笑不得,無言以對;他老喝酒,老家人送外號“不倒翁”;最重要的是,雖然他只是小學文化,但博學多識,精明能干,總能用最簡單的話講出最深的道理,這一點,認識他的人大都不會否認。

  他之前在老家干過廚師,后來做塑鋼鋁合金生意,據說沒怎么學,看了兩天就回去自己干了。其實他做塑鋼鋁合金沒少掙錢,但不少是死賬、呆賬,因為資金鏈出現問題,才來北京闖,在順豐一干就是十來年。

  這次我最大的發現是他把煙和酒都戒了。

  吃飯期間,我們多次“引誘”他,但是他從始至終堅持原則,讓人很佩服。

  “你就是把中華煙和茅臺酒放在眼前,我都不沾。”姨父說,因為體檢查出來“三高”,所以才戒煙戒酒。

  吃飯的間隙,看見我們數落孩子,姨父忍不住說:“你們應該看看《動物世界》。你不讓孩子干這干那,豈不是束縛了他的本性,毀滅了他的想象力,剪掉了他的翅膀?”聽了他的話,我們無言以對,深受啟發。

  設計師和“頑主”

  小姨的老大今年24歲,從內蒙古科技大學畢業后就在北京一家設計公司。他誠懇善良,踏實勤奮,高中學了畫畫,通過藝術生的渠道順利考上大學,雖然不是“985”“211”,但對于老家普通的農家子弟來說,也很難得。

  我要感謝這個踏實靠譜的弟弟。每次見面,他總是不厭其煩地笑著陪我女兒玩,這種耐心,多次讓我感到汗顏,難怪孩子在家里時不時提出要跟他視頻。他的成長讓我堅信,努力并且善良的孩子,運氣不會太差。

  老二今年19歲,在長沙理工大學上大二。從小我們就了解他,腦子聰明,但打架、打游戲、偷煙,這些事沒少干。北京話兒里的“頑主”,放他身上也許合適。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七八歲的時候來北京,在天安門玩的時候跟父母走丟了,站崗放哨的民警問他是哪里人,他居然用老家的話說出我們村里的名字,讓人哭笑不得,幸運的是,在警察的幫助下,最后順利找到父母。“現在他去果多美打工了,賣水果,掙個零花錢。”姨父常用“自食其力”教導我們。

  小姨和姨父,用辛勤的雙手供出了兩個大學生。在別人眼里,可能這不算什么。但在老家,我明白這背后的付出有多少。

  這頓飯雖然不是山珍海味,但是我吃得很香。因為收獲滿滿。從小姨的身上,我看到了樂觀和堅強;從姨父的眼睛里,我發現了睿智和擔當;從老大的話語里,我聽到了努力和善良;從老二的調皮中,我嗅到了聰慧和希望。

  18平方米的屋子,雖然不大,但在我看來,這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港灣。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