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大力發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勁牛力,不用揚鞭自奮蹄,繼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時代創造新的歷史輝煌!”
迎辛丑牛年、話百年夢想,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春節團拜會的重要講話中特別勉勵全黨全國人民大力發揚“三牛”精神。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現階段做好“三農”工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牛”精神同樣不可或缺。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從穩住農業基本盤,確保糧食與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到推動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推進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贏現代種業“翻身仗”,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問題,再到傳統農業轉型升級,謀劃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布局……要實現這些目標,自然少不了創新發展的拓荒牛精神。作為拓荒牛,就要發揚銳意進取、勇于探索、敢于實踐的改革創新精神,敢蹚別人沒走過的路,敢拓別人沒墾過的荒。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兩橫一豎”一個“干”。要實現農業強,需要發揚敢為人先的拓荒牛精神,加以苦干實干與巧干,努力貫徹落實綠色發展新理念,奮力書寫現代農業高質高效發展的新篇章。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十四五”時期,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現階段做好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尤為重要。脫貧攻堅勝利后,開啟全面鄉村振興新階段,黨的“三農”工作重心隨之發生歷史性轉移。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非一朝一夕之功,扶上馬還須送一程才行,這其中更需要發揚艱苦奮斗、持之以恒的老黃牛精神。行至半山理應快馬加鞭,船到中流更是奮楫者先。現階段要實施鄉村全面振興,實現農村宜居宜業,除了要抓好富民產業的有效抓手,打好農村環境整治戰,不折不扣地實施鄉村建設行動,還要有“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的歷史擔當與“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實干情懷。
“一切為民者,則民向往之。”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再到落實“六穩”“六保”;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寫入黨章,到“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人心;從田間地頭到辦公案頭,一批批黨員干部堅持在基層工作中不留空當,政策落實中不留空白,全心全意為農民謀幸福,切切實實為群眾排憂解難,他們前赴后繼作出榜樣……這一切都源自于“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的初心,為民服務的孺子牛的精神可謂歷久彌新。開局多壯麗,奮進正當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為民族復興繪就了宏偉藍圖。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要帶動廣大農民奔向富裕富足的美好生活,提高億萬農民的幸福感與獲得感,就要在鄉村產業發展中激發廣大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農民分享更多產業增值收益,在深化農村改革中繼續尊重基層和群眾創造,在鄉村廣闊舞臺上打造一支飽含為民服務的孺子牛精神的干部隊伍,合力擘畫社會主義鄉村全面振興的美麗畫卷。
牛開豐穗景,雨動辛丑春。在春節長假后第一個工作日,恰逢農歷雨水節氣,農業農村部召開部黨組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春節團拜會上和貴州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會議要求,要大力發揚“三牛”精神,凝聚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堅持為民服務、無私奉獻,創新發展、攻堅克難,艱苦奮斗、吃苦耐勞,一步一個腳印抓好工作落實,努力開創鄉村全面振興新局面。在辛丑牛年來看如何發揚“三牛”精神,為中國鄉村開啟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征程開好局、起好步更顯意義特殊。
新時代呼喚新擔當,新征程當需新作為。在此,寄望奮戰在鄉村振興一線的黨員干部、廣大產業帶頭人與億萬農民一道,努力發揚創新發展、艱苦奮斗、為民服務的“三牛”精神,鉚足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勁兒,深耕“三農”沃土,繼續書寫“春天的故事”,以優異成績向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交一份時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