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陳業淵 投身熱帶種業37年 打造“甜蜜水果王國”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康景林 字號:【

  陳業淵的微信頭像,是一個巨大的芒果,由百十個各色芒果拼成。他是國家芒果品種認定牽頭專家,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下稱熱科院)芒果行業科技首席專家。海南是陳業淵的“根據地”,37年來從未離開。他憑香蕉科研成果獲得過海南省科技進步特等獎;憑種質資源成就幾乎拿遍國家農業科技領域最為知名的各項大獎;不久前,他剛剛為海南農業進行產業技術支撐體系設計,為海南主要農業產業獲得長期穩定支持出謀劃策。單位年輕人眼中,“他對工作要求苛刻,達不到要求會發脾氣訓人。可只要忙完工作,他立馬變身成和藹可親的小老頭兒,喜歡與我們打成一片。”

  “8小時內出不了科學家,不吃苦怎么能干農業?”

  1984年,陳業淵從華南農業大學畢業后回到海南,進入熱科院工作。陳業淵中等身材,黑黑瘦瘦,不茍言笑,看上去格外嚴肅。他常說,“種子的科學進程周期長,科技含量高,難出成果。做種業科研,要沉得住氣,坐得住冷板凳,吃得了苦。”

  陳業淵所學專業是果樹栽培,可那時海南規模種植的經濟果樹很少,剛工作時他只得跟著前輩研究油棕。一年后,他被派往西非塞拉利昂,指導當地人栽種油棕。

  30多年前塞國條件格外艱苦,大家住在鐵皮房里,想吃蔬菜只能去挖野菜,電還得自己發。陳業淵每天要帶領100多名當地人步行到基地種油棕,徒步往返需要兩個多小時。為了改善生活條件,大家開始圍圈養豬,開荒種菜,給菜園澆水得從河里挑——那里有鱷魚“常住”,異常兇猛。駐塞3年,來自中國的年輕人沒一個離開塞國,流在田里的汗水換來油棕產量明顯提升。

  有塞國經歷打底,陳業淵回國后“覺得干啥都不叫苦”,對自我要求嚴格,經常忙到凌晨三四點。沒曾想,這樣的作息幾乎貫穿了他的整個職業生涯。他有時會無奈地說:“我每晚12點前總是特別清醒,難以入睡。睡不著的時間只好用來工作。”

  “老師對物質需求簡單,娛樂極少,盡量躲避應酬。”羅海燕是陳業淵帶出的碩士研究生,陳業淵長時間專注工作的能力讓她特別敬佩。

  名列世界第二位 提升海南芒果種質資源保存量

  陳業淵的事業從熱帶水果起步。1989年,熱科院重建院果樹研究室,由他來牽頭。

  當時香蕉是海南產量最大的熱帶水果,也是他最早的科研方向。幾年時間,他解決了生產過程中的關鍵技術,使每公頃產量提高了6噸。更重要的是,他在國內首次研發、規范香蕉種質資源的評價、保存技術標準,并制定了新標準。這一成果讓他獲得海南省科技特等獎。

  “我們高度關注著海南熱帶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20世紀末,芒果在海南還是小眾產業,全島只有零星種植。香蕉科研中后期,陳業淵注意到海南芒果產業發展科技含量不高,種質資源尤其落后。

  于是,陳業淵從已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香蕉轉戰芒果。他主持了多項省部級芒果科研項目,構建了一支芒果產業技術創新團隊,20多年間,團隊共為海南收集保存國內外芒果種質資源721份,占國內全部保存量的99%,成為世界第二大芒果資源國,“第一位是芒果原產國印度”。

  成為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下稱品資所)主管科研的所領導后,陳業淵率領團隊參與國家重大資源引進項目,熱帶作物中珍貴的抗病、豐產種質資源被陸續引進。拿海南來說,20多年來,入圃(庫)保存熱帶種質資源共4萬份,其中2萬份是陳業淵負責的國家項目引進的。“最初僅僅是參與國家項目,因為成績突出,我們的項目最終被納入國家工程。”

  在國家支持下,陳業淵推動項目滾動實施近30年,經過海南廣大種業科研人員共同努力,至2021年5月,海南入圃(庫)保存的熱作種質資源數量居世界第二位!他帶團隊創制了50份優異芒果種質,篩選出42份優良育種材料,被100%直接推廣。培育出的13個品種,現已成為我國主栽品種。

  “2000年以后,陳首席策劃了全國芒果行業重大科技項目,將全國種植芒果的6個省份共60多位專家組織起來,從育種、栽培、保鮮、物流,對芒果進行全產業鏈的科技支持。”李貴利是四川知名芒果專家,主要負責攀枝花干熱河谷芒果種植項目。他加入這一項目時,攀枝花的芒果種植面積不到20萬畝,在項目的支持與推動下,5年時間,迅速擴種至103萬畝,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在貴州、廣西芒果科研人員眼中,陳業淵不遺余力地推動科研服務農業產業,“陳業淵做科研,從不盯著一城一地,而是放眼全國,促成熱作資源大聯合、大協作,形成協作研究網絡。”廣西芒果研究院院長黃俊斌說,陳業淵為全國芒果科研人員搭建了全國芒果科研共享平臺,大家可以自如調動芒果資源,解決生產問題,參與產業規劃。

  近十來年,陳業淵還搭建了國家自然資源共享平臺“熱作子平臺”,聯合全國熱區各省份的23家單位、359名專家和科技工作者,將全國熱作資源圃(庫)連接在一起,融匯成一個巨大的網絡,沉淀了海量數據。平臺現已運營18年,步入成熟期。“2020年,該平臺全年僅實物共享服務就超過8萬份(次)。”陳業淵告訴記者。

  引進資源,發力芒果,搭建平臺,陳業淵為海南、為我國熱作資源策劃了三大工程,也贏得殊榮加身——先后獲省部級獎勵20項,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為海南農業產業設計長期支持計劃

  隨著國家全方位建立產業技術體系,海南有橡膠、香蕉、荔枝等作物入選,海南省隨之謀篇布局省級配套技術體系。

  今年春節后,陳業淵受委托制定海南省農業技術體系工作,他組織30多位專家共同參與。項目涉及海南種植業、養殖業與畜牧業,僅種植業就涉及幾十種作物。

  陳業淵為每個產業從種源到產中、產后以及保鮮加工進行了科學規劃,同時設計崗位科學家跟進,對產業予以長期支持。100多頁方案交上去,國家項目審核專家看后評價道:“報告的主持者應該是位老手,很熟悉產業,編寫符合海南實際與國家要求。”

  “我剛工作時,看到老同志拿了國家項目,三五千元足以讓大家激動好久。等我們接過擔子時,國家撥下來的項目經費動輒數百萬、上千萬元。”對比前輩,陳業淵明白自己肩頭的使命與責任,“我們60后是幸運的,踩著改革開放大潮,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工作。現在熱帶種業科研在很多領域是領跑狀態。”

  不久前,他剛剛卸任品資所所長一職,現任院務委員。一輩子研究“種子”,接下來,他對自己下一步的科研規劃是投身南繁。37年堅持奮戰在祖國熱作資源領域的陳業淵,已經在為海南種業的明天,謀劃著更多的領跑項目。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