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24日,一場歷史罕見的極端暴雨天氣席卷河南,一時間,中原大地變得滿目瘡痍,農田被淹、房屋沖毀、橋梁倒塌,暴雨給經濟社會發展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巨大損失。此次河南暴雨,農業農村同樣是重災區,面對農作物絕收、田間積水等不利局面,全國農業農村系統快速反應,積極應對,第一時間深入田間地頭,實地查看災情,研究救災措施,千方百計將損失降到最低,一場抗災保生產行動在中原大地如火如荼地展開。
7月17-24日,河南遭遇了歷史罕見的極端暴雨天氣,馬路變河道;大水漫進地鐵站與隧道;超過50個景區臨時關閉……這次極端降雨給河南部分地區的農業生產造成了嚴重影響。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截至7月29日,河南省全省農作物受災1450萬畝,成災940萬畝、絕收550萬畝。受災區主要集中在新鄉、周口、開封、安陽、焦作、鶴壁、鄭州等地,受災作物主要是秋糧作物,玉米、花生和大豆,由于部分地區的河道水位還很高,農田排水困難,災情還在發展。
災情發生后,農業農村部各項抗災救災工作進行如何?災情對糧食、生豬、菜籃子等影響有多大?如何更好地防范應對災情?7月30日,農業農村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當前農業抗災救災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多措并舉,災后生產恢復取得積極進展
“目前已排出農田積水1190萬畝,改種補種15萬畝,災后病蟲防控240萬畝,追施肥100多萬畝。”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介紹,“災情發生后,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迅速行動,積極應對,第一時間調度雨情、災情,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實地查看,研判災情,切實指導河南抗災救災。”
潘文博介紹,災情發生后,農業農村部與氣象部門實時會商,研判雨情災情發生發展動態。部領導帶隊深入田間地頭,實地查看災情,研究救災措施。組織專家根據災區的生產實際,編制了農業防災減災技術手冊。派出4個救災專家組蹲點包片指導重災地市搞好災后生產恢復。做到積水不排完、生產不恢復、專家組不撤回。面對救災物資緊缺的情況,動員全國農業農村部門支持河南搶排農田積水,先期已經調運了2000臺抽水設施支援災區,調集100臺無人機組成50個作業小分隊,開展災后施肥打藥作業服務。同時,調用國家救災儲備種子,協調16省的種子企業捐贈救災種子,可滿足500萬畝災后改種補種。中央財政先后兩批次下撥了1億元的農業生產救災資金,協調金融機構給予受災農戶免息貸款,支持河南災后恢復生產。在上下共同努力下,救災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組織農機作業服務隊、社會化組織等專業力量,支持災后田間管理。組織專家開展技術指導服務,指導當地農民生產自救,抓緊改種補種青貯玉米、甜玉米、綠豆、蔬菜這種短生期作物,增加產量、增加收入、減少損失。同時做好病蟲害防控工作,減少水災帶來的次生災害。
糧食價格未波動,全年豐收有基礎
河南是我國冬小麥和夏玉米主產區,這次局部地區發生嚴重洪澇災害后,很多人都比較關心我國糧食市場運行是否會受到不利影響。對此,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介紹:“從農業農村部的調度分析和監測情況看,我國糧食價格沒有出現明顯波動,市場運行仍保持基本穩定。”
從國內市場看,小麥市場購銷總體正常,價格繼續呈穩中偏弱趨勢。6月底前后河南的小麥已經基本收獲完畢。今年小麥單產高、品質好,市場購銷活躍,開秤初期收購價每斤普遍比去年高1毛錢左右。這次鄭州、新鄉等地發生強降雨災害之后,部分農戶和貿易商手中的糧食保管難度加大,售糧意愿加強,導致小麥價格繼續走弱,但跌幅不明顯,較受災前跌1分錢左右。玉米價格局部地區小幅上漲,全國市場變化不大。河南等地暴雨災害發生后,市場擔心玉米生產供給受影響,華北部分地區價格短期內出現了小幅反彈,收購價每斤上漲2~3分錢,但并沒有帶動全國玉米價格上漲。7月26日全國玉米收購均價約每斤1.3元,仍然保持基本穩定。從國際市場看,近期也沒有出現大幅波動,總體仍然是高位震蕩回落的走勢。7月26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小麥和玉米的主力合約收盤價都比一周前有所下跌。
與此同時,唐珂表示,今年我國夏糧已經豐收到手,秋糧長勢總體較好,再加上糧食庫存總量充足,糧食保供穩價基礎牢固,后期糧價有望繼續以穩為主。“今年盡管局部地區農業災情較重,但全國范圍還是相對較輕的。據農情調度,1-7月全國農作物累計受災6300多萬畝,比去年同期少9000多萬畝,比近5年同期少1.2億畝。”潘文博介紹,“目前雙季晚稻栽插已基本進入尾聲,秋糧的播種面積基本落地。預計今年秋糧面積12.9億畝以上,比去年有所增加。特別是大家都關心的玉米,面積增加較多?,F在看除河南外,全國大部分地區災害發生程度輕于上年,秋糧長勢較好,奪取豐收還是有基礎的。”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繼續立足抗災奪豐收,力度再加大、措施再加強,努力實現重災區少減產、輕災區保穩產、無災區多增產,狠抓秋糧田管,狠抓防災減災,狠抓病蟲防控,確保全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3000億斤以上。
畜牧業生產秩序總體正常,“菜籃子”市場平穩運行
“從全國面上看,畜牧業生產秩序總體正常,洪澇災害對全國畜產品生產影響是有限的。比如,生豬死亡24.8萬頭,與全國6月末生豬存欄4.39億頭相比較,占比很小。”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介紹,近期,河南等地發生洪澇、臺風等災害,局部地區畜牧業的損失很重,但從全國面上看,近期全國畜禽養殖和出欄上市總體保持正常,豬肉市場價格比較平穩。與7月中旬也就是災情發生前相比,近期,禽肉、禽蛋和牛羊肉價格略有上漲,總體平穩。7月最后一周最新的豬肉價格顯示,全國集貿市場豬肉價格每公斤25.9元,比今年1月份的高價位54.2元下降了一半還多,從中可以看出,畜產品的供應基礎是比較好的。
民生無小事,特別是在遭遇重大自然災害的時候,“菜籃子”保供往往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洪澇、臺風等災害發生后,農業農村部第一時間調度了河南、浙江、江蘇、上海等災情較為嚴重地區的情況。總體上看,近期全國“菜籃子”產品量足價穩、產銷順暢,供應有保障,蔬菜、雞蛋價格季節性上漲,豬肉價格基本穩定。“從重點地區看,河南等災區短暫田間積水對蔬菜生產影響不大,沒有發生持續大范圍的脫銷斷檔。蔬菜價格短期上漲后已經出現回落。上海、江蘇、浙江等沿海地區受臺風影響,農業生產遭受一定的損失,局部地區出現蔬菜采收、道路運輸等困難,短期內市場有一定波動,臺風過后,預計會有所回落。”唐珂介紹。
抓好防災措施落實,確保農業農村經濟平穩運行
夏季極端天氣頻發,河南遭受洪澇災害后不久,江蘇、浙江等地遭受臺風影響,造成了3艘漁船沉沒,152艘漁船受損,還有58座漁港碼頭受災。水產養殖受災面積18.4萬多畝,直接經濟損失10億元。
臺風發生后,農業農村部迅速反應,第一時間給出海漁船播發預警信息,第一時間組織漁船回港避風,第一時間開展漁業防災減災技術指導,第一時間督促有關保險機構及時開展查勘定損和防災減災工作,妥善推進理賠支付,穩定受災漁民的生產生活。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的預測,今年登陸的臺風可能有6-8個。農業農村部新聞發言人、辦公廳副主任劉均勇表示,“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繼續抓好各項主要的防臺措施落實,加大指導幫扶力度,幫助受災地區盡快恢復漁業生產,防范次生災害,確保水產品穩定供應。”
同時,針對暴雨洪澇災害與臺風災害,農業農村部將繼續發揮包片包省督導作用,分品種、分區域研判災情趨勢,提早做好防御準備,重點防范東北洪澇、伏秋旱和早霜,黃海地區洪澇,長江流域高溫熱害,西南西北干旱,華南臺風等,千方百計保障糧食生產。持續加強畜牧業防災減災指導與服務,強化災害應急響應與災情上報,做好因災死亡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落實好免疫、監測、消毒等各項疫病防控措施,指導地方及時消除疫情風險隱患,努力確保大災之后無大疫。抓好菜籃子供應的應急保障。督促各地建立健全常態化溝通協調和應急保障機制,組織調動一批重點生產企業、批發市場、電商平臺等主體,及時掌握生產供應動態,確保關鍵時刻產得出、供得上、運得走。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