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菜籃子”供給一直是政府關心、社會關注的民生大事。臨近春節,按照中國人的習俗,老百姓都會置辦點年貨。由于國內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暴發疫情的風險始終存在,在京過節這一倡議被提上日程,春節前后穩住北京“菜籃子”,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平穩運行成為老百姓廣泛關注的話題。近日,我們組織記者分別赴北京東城、海淀、門頭溝、房山等四區,走訪了解物資供應和商販的經營情況。
春節是中國人最看重的傳統節日,也是闔家團圓的日子。往年這個時候,通往火車站的地鐵上可以看到很多拖著大包小包趕火車的農民工,旅途縱然辛苦,也難掩即將返鄉的喜悅之情。2021年,受疫情影響,雖然大家都盼望著和親朋團聚,但很多人響應號召選擇在京過節,為保障首都人民的“菜籃子”“果盤子”“米袋子”作貢獻,他們是這個城市的無名英雄。
真情更濃一點,守住老社區“人間煙火”
和平里位于東城區最北端,是北京最早的蘇式住宅區,歷經近70年風雨,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備的商業設施體系。2019年底,和平里西街的果多美開始售賣蔬菜,而與之一墻之隔的“百世鄰里”超市里,也有人做起了生鮮的“小買賣”。這就是來自山東菏澤的劉常彬、董慶芳一家。
今年是他們在和平里賣菜的第27個年頭,原先在地壇北門的社區服務站內擺攤賣菜,有了點積蓄后劉常彬在和平里西街租了個門面開小超市,受2020年初疫情影響,社區擔心人員聚集便將原來的攤點拆除了,兩人只得把家當全挪到了超市里,生活日用區、堅果調料區、蔬菜水果區、冷鮮肉區分配得井井有條。
“那可真是流著眼淚看著攤子拆掉的,二十多年啊,跟街坊都熟得不得了。”董慶芳說。記者在店里的這會兒工夫,顧客絡繹不絕,董慶芳一邊耐心介紹各種菜品的質量和價格,一邊跟熟客談天說笑,見誰都能熱熱鬧鬧地聊上幾句,劉常彬和臨時來幫忙的親戚張經雨忙里忙外搬運菜品、兌換零錢。據劉常彬介紹,來買菜的一般都是上了年紀的顧客,用現金比較多,其中大概有八成是多年的老客戶,寧愿多跑兩個街區也認準自己家。
記者注意到董慶芳身后的紙板上寫著“熟人,欠14.8元草莓”幾個字,好奇之下請她拿出來一看。記賬為啥不寫名字?那還能記得住是誰欠的嗎?董慶芳爽朗一笑:“本來也沒想著去要,有時候熟人借錢去小市場買東西,過兩天還回來,我早都忘了。而且咱老街坊素質都很高,我有難事的時候他們也想著我??偫碚f的‘人間的煙火’,大概就是這種人情味兒吧!”
超市只有60多平方米,因為賣的種類多,門前的臺階有時候也成了貨物“展示架”:成堆的菜蔬前放著手寫的牌子,“最好吃的砂糖橘,3塊8一斤”和隔壁果多美小黑板上“砂糖橘3.99元”的價格相映成趣。
“別看便宜這點錢,很多顧客都是這么吸引來的。”董慶芳說得頭頭是道:“首先要便宜,還得質量好,性價比高了顧客才會過來買,所以進貨的時候,我們只挑好的拿。還有就是要賣‘俏頭貨’,滿足顧客需求。”
“我們夏秋賣香白杏、京白梨,現在賣紅肖梨,都是老北京最認的品種,前陣子賣磨盤柿,好多人想買,進都進不到。還有從老家取的大紅富士、老鄉做的大饅頭,都又好又標!吃貴了吃差了永遠都不再來我也認了!”董慶芳很驕傲。正巧有個老大爺問有沒有山楂賣,她利索地回答:“又做山楂醬呀?有那種比較甜的,不合適,我給您盯著點,不敢打包票一定能進來,別讓您白跑。”
小店的貨大都是從批發市場取的,也有少部分是產地直供的。三人起早貪黑,忙起來飯都顧不上吃,劉常彬熬出了高血壓、糖尿病。“我們也沒辦法呀,沒文化,沒技術,不賣菜又干啥呢?”董慶芳很無奈,說自己手機也玩不好,只會用用微信,現在社區生鮮行業打得火熱,店里總是有美團、拼多多的業務員想說服他們也加入,但兩人都搞不清楚操作,只得作罷。
“以后沒有文化路都走不動,所以我天天跟家里小孩說要好好學習。”董慶芳的兒子從小在北京長大,結果回老家高考只上了個職高。兒子結婚后,家里在縣城買好了學區房,決心不讓下一代落后在起跑線上。
這個春節,三人都不打算回老家過年,“不給國家添亂”,還能多掙些錢彌補疫情造成的損失。超市租期三年,今年就該談續租的事了,劉常彬嘆氣:“一年房租就要十多萬,如果保持這么貴,可能就不干了。”
董慶芳感慨,以前用街道的房子不用花錢,每個月交幾百塊清潔費就行,現在不得不把菜價往上提一提,至少把房租掙回來。希望政府能多考慮一下這種“小型便民點”,從房租減免和補貼等方面提供更多幫助,“我們也能讓菜價回落回落,更多地回饋街坊鄰居們”。
手機購物更便捷,上門服務不斷線
位于北京市海淀區翠微中里16號樓1層的每日優鮮門店,店長胡燕奇坐在電腦前,一會兒低頭看PDA(手持揀貨工具),處理客戶訂單,一會兒抬頭看電腦屏幕,查看快超時的訂單,一會兒又接聽手機,跟客戶溝通……旁邊的音響里,訂單提示的聲音此起彼伏;三五名內倉揀貨員不停地進出冷藏庫、冷凍庫揀貨,把訂單包好放到貨架上;外倉配送員掃碼查看,確認無誤后,拎包就走。整個門店的空氣,緊張而忙碌。
等了十分鐘,揀貨員才提醒胡燕奇。“真是不好意思。”利用這個采訪時間,他才抽身離開座位。
胡燕奇是河北邯鄲市峰峰礦區人。32歲的他來北京10年了,開始在聚美優品工作,后來在一家生鮮電商平臺負責物流。2019年7月,每日優鮮門店招聘店長。“我想去試試,因為這跟我之前的工作大同小異。”店址都是公司選好的,租金也不用管,來這兒就是負責接單、分揀、派單、完成配送等業務。
門店覆蓋周圍3公里范圍,主要包括頤源居、翠微中里、翠微西里等社區??商峁┳羁?0分鐘達服務,平臺有3000多種商品,覆蓋生鮮、日用百貨全品類。
“簡單來說,大超市里日常生活有的,我們平臺基本都有。”胡燕奇介紹。
疫情初期,用戶對線上生鮮需求旺盛,期間產生過恐慌性囤貨,對供貨、一線門店、員工都是巨大的考驗。線下購買頻次減少,需求轉移至線上,導致平臺訂單量明顯上漲。翠微中里店訂單量達到平時的1.5倍。
“疫情突發后,人手確實比較緊張。我們向總部提出申請后發布招聘。”同時,胡燕奇也把老家的親朋好友發動過來,“現在整個門店一共20人,老家的人占了一半,包括我的老婆。因為要長時間值班留守,我們租住在附近。”
與傳統采購方式相比,每日優鮮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商品采購鏈和物流供應鏈。商品采購鏈上,建立了覆蓋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采購網絡,300多人的買手團隊深入產地直采,品類全、品質優,且能保證充足的生鮮品供應。物流供應鏈上,實現大規模分布式倉儲體系的數據化管理,每天3000多種商品到每個前置倉的精準補貨,生鮮庫存周轉近1.5天,損耗率控制在1%,遠低于傳統采購模式。目前,每日優鮮平均配送時長已提速至43分鐘。
“通過用戶形成的大數據,每日優鮮可以提前指導上游產地種什么、種多少,減少損耗;目前全國擁有1500多個前置倉,結合每個倉的區域屬性、天氣系數、星期系數,及商品屬性等,以大數據賦能供需補貨系統,精準預測每個前置倉每天對每個蔬菜商品的需求量。第二天一早,這些商品基本售罄,新一批的補貨又來了,整個過程無縫銜接。”胡燕奇解釋。
春節怎么過?胡燕奇告訴記者:“由于疫情形勢較為嚴峻,公司號召大家原地過年。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春節不打烊,網購不斷線’。以這個店為例,全部員工都堅守崗位。”春節期間,包括店長在內,八成以上的員工都留守崗位,并將蔬菜、水果、酒水飲料、糧油速食等高頻商品供應量提升至平時的2.5倍。無論日常的果蔬肉蛋、包子餃子,還是饋贈親朋的酒飲禮盒、零食日百,確保貨量充足、價格穩定,讓年夜飯“味美價廉”。
“我女兒才兩歲,說不想回家是假的。但是目前的情況,只能把思念轉化為動力,多掙點錢給家里發紅包,這個比較實在。”胡燕奇介紹,公司對每一位員工都給予了豐厚的獎勵機制,并嚴格工作流程確保一線員工安全。
“希望家人注意疫情防護,等疫情結束后我們再團聚。”胡燕奇說。
品質更穩一點,顧客選購少操心
剛下過雪的北京冬日,空氣更溫潤一些。踏著暮色,掃完健康寶小程序,記者走進位于門頭溝區龍泉鎮的三家店古街。街兩邊菜店、肉店、小吃店鱗次櫛比,約三里長。三家店是一座千年古村,現仍存有天利煤廠、龍王廟、白衣觀音庵等多家文物保護單位。如今,這里是眾多外來務工人員的生活地,店鋪也因此繁華。街上賣主食的店有好幾家,經記者觀察,一家名叫“山東戧面大饅頭”的小門店生意最好,路過的人中幾乎有一半都光顧,時不時還排起了隊。
“我就愛吃你家的饅頭,兩天不吃還想咧。”一個剛下班的年輕人一邊掃碼支付,一邊對店主賈大哥笑著說。今年40歲的賈大哥家在山東樂陵市,夫妻倆出來打工已十多年,一直做戧面饅頭。
“饅頭的口感不僅取決于手藝,品質好的面粉也不可或缺。”賈大哥說,干這行不能昧良心,只能掙辛苦錢,7毛一個的饅頭扣除成本利潤微薄。從早上五點到晚上九點,是他每天的工作時間,至少賣40屜,全年基本無休。
“光賣饅頭也不行,后來我又學做其他面食。”賈大哥自豪地說,“在我這買主食,你不用操心,每樣都是當天現做的,都是地道的味兒。”記者觀察到,不到半小時的時間,柜臺上糖三角、豆包、面條、大餅都很快就賣完了。
往年一進臘月,賈大哥就會開始算計著回老家的日子,今年響應號召不回去了,他們計劃干到大年三十,因為住在村里的年輕人也大多不回老家了,“趁這期間收入增加一點是一點。”
出了饅頭店,往前走不遠就是記者平時常去的一家炒貨店。“你看我賣的開心果,絕對沒有染色劑,保你吃著好。”今年51歲的徐中謀和妻子一起經營著一家炒貨店,他們的店稱得上是這條街的老店,從2000年來北京,就一直在此經營,好品質是保持客源的秘訣。
剛來北京時,老徐喜歡進原料自己炒制,現炒現賣,光香味就吸引不少顧客。2008年北京出臺規定禁止露天炒瓜子,老徐便尋覓了可靠的進貨渠道。為保證品質,每次新到果,他和妻子都要先把壞果、碎殼挑出去。“小本買賣就得實在一些。”這是記者在采訪中多次聽到的話。“比價格,我肯定比不過網上那些低價的,但我賣的都沒有添加劑,吃了不上火。”老徐說自己的供貨渠道是門頭溝區最大的一家,每次他都進質量最好的果。
走進店內,可以看到炒瓜子的口味就多達十多種,除了常見的原味、咸味、五香味,一些山核桃味、話梅味、海鹽味瓜子等網紅產品擺在十分顯眼的位置。“現在年輕人都喜歡新口味,我平時總關注網上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