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順義區農委退休干部張林成全家8口人,除兩個還在讀書的外孫女外,他和老伴兒、兩個女兒、兩個女婿6人都是共產黨員。對此,張林成萌生了把家中黨員組建成一個“家庭黨小組”的想法。他的倡議一提出,立即得到全家人的擁護,老張呢,也就自然成為了小組長。
張林成老伴董慧蘭說:“咱們家6名黨員,分別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不管干什么都要記住自己是黨員,都要率先做好本職工作”。
張林成的女兒張海燕說:“咱家的黨員既要講親情,更要講黨情、講國情,在重大問題上要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張林成說:“大家講得都很好,可家庭黨小組不能只是虛設,要過組織生活,辦實事。總書記提出要‘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今年是我們黨建黨一百周年,我們順義區三農研究會黨支部要辦百年黨史展覽,可是人手有限,特別是我對使用電腦又不靈,所以需要大家幫忙。”女兒女婿一聽,異口同聲:“沒問題,您就只管派活,我們保證完成。”聽兒女們這么說,老張高興極了,沒白天沒黑夜地整理材料,搞策劃、出草稿,和大家一起研究,征求大家的意見。
搞展覽對老張來說并不陌生,退休十多年來,老張在三農研究會參與策劃并親手干過很多次與展覽有關的工作,但這次他可真是下了不少功夫。他說,黨史展覽,要慎之又慎,一點都不能馬虎。《中國共產黨簡史》,毛澤東、習近平有關論述和相關文件,他不知看過多少遍;對重大歷史事件進行反復核實;設計方案經過多次推敲修改,直到經區委黨校審核又征求了黨史辦的意見后才定稿。
為了保證展覽在“七一”之前展出,老張又召開“家庭黨小組”會議,把一百個故事的編輯、配圖分配給女兒、女婿,要求限期完成。端午節期間,老張全家齊上陣,利用一天半時間和支部成員一起布置、安裝,就連身體不太好的老伴兒也拿起抹布、笤帚一塊兒搞衛生,保證了6月22日啟動儀式的按時舉行。展覽展出后,深受大家歡迎,區委黨校副校長龔學偉深有感觸:“張書記這展覽辦得很有特色,從構思、選材到編輯繪制,字字句句都飽含著他對黨的無限忠誠和熱愛,非同尋常,是一部黨史教育的好教材。”
7月22日晚,看到河南省多地遭遇百年不遇的強降雨、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的消息,張林成這個小組長立即召開了“家庭黨小組”會,果斷提出要購買礦泉水和方便面等急需物資送往河南災區,其余5名黨員齊聲響應,當即慷慨出資。
7月24日清晨,二女婿潘強陪同張林成來到石門市場,先后購買了336箱礦泉水、150箱方便面、100個面包、7斤糖果和100本圖書,隨即裝上卡車,由張林成親自押運,駛向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西姜寨鄉。貨車早上7點半出發,到達目的地已是下午6點鐘。卸車時得知,該鄉6個村的村民已從11個安置點轉移回家。當獲悉河南新鄉市鳳泉區潞王墳鄉災情更為嚴重時,張林成又在當地購買了64箱礦泉水、50箱方便面,加上車上留存的物品,第二天驅車前往潞王墳鄉。貨車開到西仝古村小學校,30多位村民看到車上掛著“北京順義張林成家中黨員馳援”的橫幅,又聽說是這個具有54年黨齡、現年已經74歲高齡的老黨員親自驅車1600多公里,出資兩萬多元代表全家來慰問時,深受感動,自發趕到現場幫助卸車,紛紛要求與老共產黨員張林成合影。
(作者系北京市順義區濱河小區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書記)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