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4個3”機制壯大村集體經濟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吳德均 朱艷 字號:【

  近年來,四川省廣安市前鋒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重要決策部署,以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為抓手,全面盤活村集體資產、資源、資金,探索“4個3”機制,走出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全區101個行政村集體經濟總收入超過600萬元、同比增長20%,年收入超過10萬的村占32%,最高的大良村達100萬元。脫貧攻堅期內,全區62個貧困村人均集體經濟收入達10元以上,2020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7907元,榮獲2020年度全省農民增收工作先進縣。

  以“三大抓手”為載體,挖掘發展“潛力”。一是抓好基地建強。著力構建以糧油和生豬為主導、青花椒和茶葉為特色的“2+2”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連片發展廣安青花椒10萬余畝,高山有機茶葉基地2萬余畝,鞏固拓展優質糧油面積至24萬余畝,形成大批頗具特色的“花椒村”“茶葉村”等特色主導產業集群,有效帶動48個村取得集體經濟收入。二是抓好利益聯結。突出龍頭帶動、品牌培育、利益聯結作用,建立“龍頭企業+村集體+農戶”等多種利益聯結機制,實現行政村利益聯結機制100%覆蓋,培育省級以上龍頭企業、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52家,“三品一標”達11個,“廣安青花椒”“廣安松針”獲得國家地理標志商標認證,“前鋒產”特色農產品遠銷國外市場。三是抓好業態融合。整合產業基地、村落民居、自然風光等資源發展康養旅游新業態,打造大良田園、四方山、歡喜坪、廣安青花椒主題公園等10條“大+小”旅游環線,成功培育農家樂、民宿客棧等23家,帶動13個村取得村均集體經濟增收2.5萬元。

  以“三大路徑”為紐帶,修煉發展“內力”。一是深入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以兩項改革為契機,原205個行政村優化調整為101個村,摸清“三資”家底,清理核實資產總額4.1億元,量化集體資產6680萬元,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為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68個、經濟合作(聯合)社33個。二是扎實抓好兩大戰略銜接。將農村集體經濟壯大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的重要抓手,按照每村3~5人,正組建鄉村振興駐村工作組,設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專干,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貸2.16億元,探索將1000萬元規模的原貧困村產業扶持基金轉化為鄉村振興集體經濟發展基金,力爭脫貧村2021年人均集體經濟收入達12元以上。三是高標準建設現代農業園區。與四川農業大學開展校地合作,高標準編制《現代農業園區發展規劃》,建設廣安青花椒現代農業園區、觀閣糧油現代農業園區、龍灘茶葉現代農業園區等4個現代農業園區,按照“園區建到哪里、產業就發展到哪里、利益聯結就跟進到哪里”思路,配套發展主導產業,提檔升級園區內基礎設施,實現產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今年1月,前鋒區建設青花椒現代農業園區做法獲得省政府領導肯定性重要批示。

  以“三大模式”為載體,激發發展“活力”。一是自主生產“經營”模式。村集體經營種植養殖業,由村集體牽頭創辦領辦種養農民合作社,農民合作社作為市場主體直接參與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收益直接成為村集體經濟收入來源。該模式涉及近40個村、占比村約40%,以廣興鎮寨坪村為例,創辦永康宏發花椒種植合作社,2020年發展500畝青花椒產業,獲得集體經濟收入12萬元。村集體收取管理費,與縣內外工業園區開展勞務合作,“訂單式”輸送勞務人才,按照用工月工資的5%收取勞務派遣費用;依據國家新出臺的土地流轉管理辦法,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轉土地過程中,因村制宜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費,作為集體經濟收入。全區16個村通過收取管理費取得集體經濟收入,最高的高嶺村達37萬元。二是三資入股“分紅”模式。將土地、產業扶持基金、資產收益試點各類財政扶持資金等資產資金資源入股到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產業,合同約定各自占股比例,實行按股分紅。該模式涉及43個村、占比43%,代市鎮龍山村流轉土地1200畝給池銘種養殖專合社發展龍安柚產業,2020年通過分紅取得集體經濟收入2萬元;虎城鎮茶花村利用30萬貧困村產業扶持基金,入股到業主創辦的雙河葡萄種植專合社,取得1.8萬元分紅。三是資源資產“出租”模式。搞好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清產核資成果運用,通過盤活村集體所屬的土地、房屋、臨街門面、庫房、設施設備等閑置資產,采取出租方式實現集體經濟收益。該模式涉及近80個村、占比村約80%,以觀閣鎮七谷村為例,2020年流轉1200畝土地,通過收取土地租金取得集體經濟收入45萬元。

  以“三大要素”為保障,增強發展“動力”。一是強化財政投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優先保障三農資金投入,區級財政投入支農資金同比增長10.2%,整合扶貧、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等項目資金1.2億元,撬動民間投資8.5億元投入農業農村重點領域,構建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格局。二是強化人才保障。結合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全面拓寬選人用人視野,成功引導外出務工創業能人、農村致富帶頭人103名進入村“兩委”班子。整合高等院校、龍頭企業等資源共建人才實訓基地,實施“千名致富帶頭人”培訓行動,近三年累計培育新型職業農民2.3萬名、合作社帶頭人330名,吸引185名優秀農民工返鄉創業。三是強化激勵扶持。區委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納入基層黨建工作重點任務和各鎮(街道)黨(工)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內容。對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成績顯著的,評選為集體經濟發展先進鎮或先進村,對表現優秀人員在提拔使用、職級晉升、職稱評定、崗位競聘、評先評優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

  (作者單位:四川省廣安市前鋒區農業農村局)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