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廣東十大美麗鄉村”之一,汕尾新山村位于廣東省海豐縣附城鎮鹿境鄉境內,背靠鹿境山,前臨麗江河,后繞黃江河。民間有俗語:“兩水夾一龍,不出富貴出英雄”。革命精神在這片紅色熱土上代代相傳,歷久彌新。農民運動先驅彭湃曾在這里宣傳發動農民運動,廣大村民踴躍投身革命,涌現了“一門七英烈”“父子三烈士”等廣為傳頌的感人事跡。
新山村自古崇文尚武,人才輩出。1922年,農民運動先驅彭湃和妻子蔡素屏(即新北村人)回鹿境鄉開展農運宣傳工作,并在這里開設武館。在曾為彭湃貼身護衛、后任廣東省農會執行委員等職的萬維新帶頭發動下,新山村于1925年成立農會。村里的呂培其、呂煥標、呂祖貽、呂銘珍等先進分子積極響應參與,會員迅速發展至近500人。從此,新山村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轟轟烈烈的革命熱潮,在大革命時期,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新山村都做出了很大的犧牲,許多英雄為革命獻出生命和鮮血,英雄的歷史使新山村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紅色村莊。
近年來,隨著豐富的紅色資源逐步被挖掘,新山村那段刻骨銘心的紅色歷史逐漸為人們所知,英雄的事跡口口傳頌聲名遠揚。村里建起了新山革命紀念館、紅色故事雕塑、火炬廣場,復建了農會館,修繕了烈士舊居,來這里參觀學習、瞻仰英雄事跡的省內外游人絡繹不絕、摩肩接踵,新山村日益煥發出新的時代光芒。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