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女人不尋常”“刁德一有什么鬼花樣”……革命樣板戲《沙家浜》中有很多膾炙人口的戲詞唱段。1939年,新四軍老六團以江南抗日義勇軍名義東進,他們克服敵人掃蕩、藥品奇缺、環境惡劣等困難,勝利保存了“蘆蕩火種”,鑄就了“一心向黨、英勇頑強、百折不撓、熱愛人民”的“沙家浜精神”。
蘆蕩村是《沙家浜》故事的重要發生地,是蘇常太抗日游擊區的一部分,曾涌現出阿慶嫂式人物干桂寶、小交通員孫大生、赤色群眾黃俊慶等一批典型人物。
阿慶茶館、新四軍養傷老宅……近年來,蘆葦村積極挖掘本村特色,利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將紅色元素建在村莊田園間,還原場景,塑造氛圍。2021年,蘆蕩村入選“2021年推動紅色村組織振興建設紅色美麗村莊試點”。
傳承紅色基因,推進鄉村治理。蘆葦村黨總支探索出黨建網格和綜治網格“兩網融合”的新型社會治理模式,在網格內試點建立“紅色鄉鄰”蘆蕩先鋒站,探索構建“村黨組織+網格黨支部+紅色先鋒站”的構架。
在紅色先鋒站所輻射的支部和黨員中,蘆蕩村黨總支以“支部+黨員+群眾+志愿者”的思路,設立“行動支部”,劃定安全生產、消防安全、環境保護、違章監督、治安巡邏等責任區間,使“行動支部”成為引領基層治理、團結服務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為培育壯大水產產業,蘆蕩村組織黨員專家團隊,外聘專家指導,內育技術骨干,為養殖戶提供技術支持,先后培育出“金毛鐵鉗”“陽鰲”“菊黃”“水中行”等多個知名品牌,注冊 “華鰲”生態蟹商標,打響沙家浜水產品牌知名度,水產經濟不斷壯大,畝均效益達到8000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