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平原腹地,一個普通小村莊里,卻有著不一般的景象。藍天白云下,一座氣勢恢宏的建筑映入眼簾,其前高高聳立的大紅色石柱上,一團火焰熊熊燃燒。這是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紀念館,而這里,就是誕生了中共第一個農村黨支部的臺城村。
臺城村之所以會有這樣史詩般的光榮,源于弓仲韜這位革命先驅。弓仲韜,1886年生于臺城村的一個書香門第。1923年,于北京任教的弓仲韜,在中國共產黨創始人李大釗的介紹下,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李大釗的鼓勵下,他回到故鄉發展農村黨組織。為向農民傳播革命思想,他挑燈夜戰編寫了“平民千字文”,賣掉自家地開辦了“平民夜校”。在他的介紹下,思想進步、積極肯干的農民弓鳳州、弓成山加入黨組織。1923年8月,3人成立了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弓仲韜任黨支部書記,因受北京直接領導,被稱為中共臺城特別支部。
臺城特支如革命的火種,以燎原之勢從冀中燃燒蔓延開來。在臺城特支的影響下,安平縣黨組織迅速發展,一大批優秀兒女奔赴全國各地,開展革命工作,為中國的解放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歷史不會忘記,薪火還在傳遞。”如今,臺城村有2360人,其中黨員87人。黨支部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大力開展“基層黨建質量提升年”“脫貧攻堅黨旗紅”“1+10”黨員聯系戶等活動,以黨建促發展、以發展強黨建;積極用好紅色資源,全力推動“星火臺城紅色景區”建設,以村集體名義成立了河北仲韜農業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打造“農旅融合”創新示范點;引導群眾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園林苗木產業,持續植樹造林,既改善了人居環境,又鼓起了群眾的口袋。
目前,村民人均年收入超過萬元,大部分村民買了汽車,生活越來越好。“過去,這里是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誕生地,以后就應該成為現代農村發展的榜樣。無論有什么困難,也要帶領鄉親們過上更好的日子!”村黨支部副書記的楊建輝說。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