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來,黑龍江省尚志市元寶村經歷了三次土地改革,從“斗地主分田地”到家庭聯產承包,再到“確權發證”,山鄉發生了巨變。
元寶村的不平凡始于1946年。這一年,黨中央為建設和鞏固東北政權,率先在東北開展了土地改革運動,把地主的田地分給貧雇農,元寶村便是這場土改中的第一村。
作家周立波作為一名土改工作組成員,見證了這個小村莊里轟轟烈烈的土改運動,并以此為原型寫成了著名的長篇小說《暴風驟雨》,一群翻身農民也被寫進了中國的歷史。
“讓大家過上好日子”,是元寶村70多年來一直咬定的目標。改革開放后,村里土地進行了第二次改革,實行家庭聯產承包,把集體土地分包給村民,元寶村走上了富裕之路。1985年,包產到戶剛剛3年,元寶村農民平均收入翻了10倍。1989年,元寶村產值達到1億元,成為令人羨慕的“億元村”。
如今,在元寶村看到的是一幅幅有著鮮明改革發展印跡的現代農村圖景。第三次改革是土地確權,為的是進一步鼓勵土地流轉集中,便于現代化耕種。
村黨支部開創“黨組織+企業”“黨組織+合作社”的模式,致力于新農村示范園區、現代農業園區、鉛筆工業園區和土改文化園區建設,注冊哈爾濱元寶屯暴風驟雨旅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新建大米加工廠,旱改水由原來的不足500畝,現在已達到6000畝;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先后建設了6000平方米的鉛筆文化休閑廣場,逐步走出了一條“精農業、穩工業、興旅游”的鄉村振興發展之路。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