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石峪位于河北省遵化市中部,早先遍山青石板,缺土乏水長糧難,吃穿全靠國家救濟。
一聲吆喝一聲錘,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沙石峪村老黨支部書記張貴順帶領鄉親們開石填澗、擔土造田,墊出了第一塊土田,奏響了一曲“當代活愚公”的壯歌。
“這塊田有多大?才一畝啊,卻實實在在點燃了老百姓的心火!”
有了土還缺水,大伙兒索性不靠天,一條扁擔一雙肩,往返10里外擔水澆灌莊稼苗。經過一春奮戰,23畝梯田鋪在了北山上。
憑著這股實干勁,鄉親們再不靠國家救濟,他們一代接一代,愣是在光禿禿的荒山上墊出了1200畝梯田,用鋼釬打下了16眼深水井,用鐵錘鑿出了254米長的隧道……
周恩來總理先后兩次來到沙石峪視察,贊譽沙石峪人為“當代活愚公”。
日子越過越好,一次村民大會上,張貴順提出了村子發展夢想——山上松柏戴帽,山中果樹纏腰,山下千畝千斤水澆田。
如今,沙石峪借助“當代活愚公”紅色招牌吸引游客進村,盤活體驗式休閑度假吸引游客留村,探索出一條以“紅”扶“綠”、以“綠”推“紅”的發展之路。眼下,村里又在謀劃建設外交小鎮、葡萄酒莊,生態旅游與紅色基因相結合的發展脈絡更加清晰。
近年來,沙石峪被評為“全國文明村”“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國家森林鄉村”“中國特色村”,陳列館入選“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這個僅有900余人的山村,更帶動周邊60多個村實現共同富裕。
50多年后,北山山腰,張貴順長眠于此。俯瞰全村,老書記的夢已然成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